浅析《马桥词典》中湖湘民俗文化色彩

2015-02-28 04:23林信炜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桥熟语湖湘

林信炜

(广西民族大学, 南宁 530006)

在韩少功的笔下,湖湘民俗,或者说是楚风楚俗楚文化,都能够得以展示,他的小说犹如展示湖湘民俗文化的专柜,将这些纯正的民俗文化巧妙地放进玻璃柜里,让往来的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湖湘民俗文化的魅力。在《马桥词典》中,作者选取了115个马桥词汇,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各个门类的民俗都有涉及。可以说,《马桥词典》几乎涵盖了当地每一个门类的民俗事项,每一个民俗事项的背后又都传达了深刻的含义。接下来,笔者从婚丧仪礼、民俗信仰以及民间语言三类民俗事项在书中的呈现及其传达的民俗内涵来论述该书的主要内容与湖湘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婚丧仪礼

在《马桥词典》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叙述马桥的婚丧仪礼,使得读者可以立体、多方面地了解马桥人民对于人生仪礼的态度。

(一)婚礼

书中收录了“放锅”、“撞红”等词汇。“放锅”是结婚的同义词,在马桥,女子出嫁,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是新娘把一口新锅放到夫家的灶上,打水淘米,劈柴烧火,煮上一锅饭,表示她已经是夫家的人了。而马桥的婚礼一般都选在冬天进行,不仅仅是因为要避开农忙,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冬天,新娘可以多穿几层棉袄,防止在婚礼上年轻人打闹取乐太过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在马桥人看来,这些受伤害的新娘才是受欢迎的,如果大家不来打闹取乐,夫家会很没有面子,说明被人看不起。而“撞红”则是指马桥人以前娶妻忌处女,如果洞房之夜发生“撞红”,是很不吉利的现象。反之,如果新娘未婚先孕,挺着大肚子进门,倒能赢得夫家的满意。作者由“撞红”又引出了另一个词汇,叫做“宜弟”(即杀长子),因为马桥男人对第一胎都心生怀疑,认为不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常常将他杀掉。

从韩少功对马桥婚礼的词汇诠释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女性地位低下。一个女性在成婚之时居然要被打闹取乐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方能显示自己受欢迎,而被中国传统妇女视为贞操象征的“处女之身”在马桥竟成了一种不吉利的现象。可见,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妇女被视为生育的工具,最大的功劳便是孕育劳动力。在《马桥词典》其他词汇的诠释中也多多少少提到女性地位低下的部分,比如女人是没有“话份”(即话语权)的,等等,无不显示出马桥女性十分卑微的地位。二是浓厚的农业文化背景。在新娘“背锅过门”以及未婚先孕大受追捧的表象之下,我们可以看出迫于生产力低下、劳动力缺失的窘况,马桥人民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这个生活重心形成的。即使有可能让自己妻子怀上别人的孩子,他们也依然以农业需求为首,以杀害长子为代价从而保证妻子的生育能力。

(二)葬礼

在丧礼方面,书中收录的词汇中没有对丧礼进行直接描述,但是有与死亡相关的词汇,例如:“贵生”、“贱”、“散发”、“企尸”和“背钉”等。整体来看,关于人类死亡的马桥词汇折射出马桥人民对待生命的态度,比起充盈着农业色彩的婚礼用词,死亡词汇显得更有审美哲理,更深刻。“贵生”、“满生”、“贱”是对一个人一生三个阶段的生命状态的价值评价,把男性的生命按照18岁和36岁两个节点划分成三个阶段,越长寿越不值钱,女性则以16岁和32岁为节点。“散发”一词是取代死亡、离世等表示生命终结的词汇而为马桥人民所用;“企尸”是指将棺材竖起,表示死者的冤屈;“背钉”则是对那些不忠不义之人在下葬时实行的一种手段,即让他们在墓穴里伏面朝下,背上钉上铁钉九颗,表示无脸见人,不得转世。

从马桥人民对待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梳理出马桥这个地区的死亡审美情趣:一是越年幼越珍贵。因为人在年长之后将会脱离父母,独立门户,娶妻生子,辛苦劳作,甚至还有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在年老之后将会面对身体器官衰老带来的不便,因而在马桥人民的眼中,越长寿越“贱”。这可以直接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把人视作农业劳动力的潜在认定。二是推崇忠义,怜悯冤屈。马桥人民对死亡的认真严肃的态度,以及用本地区特有的手段处理不忠不义之人的死亡,还有对待冤死之人的态度都直接反映出马桥人民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二、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1]在《马桥词典》全书中出现了大量关于马桥民俗信仰的词汇,并且都有生动的叙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信仰对象和信仰表现方式。

(一)信仰对象

马桥民俗信仰对象主要通过“枫鬼”、“龙”、“走鬼亲”等词汇来体现。“枫鬼”指的是两棵在一场山火中幸存下来的枫树,正是由于野火烧不死的经历,使得关于枫鬼的流言传说开始在村庄里盛行,人们对其也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把其看成是附有灵魂的鬼怪。“龙”作为一种被中华民族广泛推崇的圣物,在马桥却有着其特殊的含义,这集中体现在马桥人民对于造龙舟的仪式中,他们把龙舟当成保护的对象,认为龙舟需要歇息。此外,“龙”还特指男性的生殖器,在马桥这个男性地位与女性地位悬殊的地区,“龙”早已经被赋予“人”的特性而不仅是神通广大的保护神。在解释“走鬼亲”这个词汇时,黑丹子这个13岁的女孩自称是荡妇铁香的转世,在河边认出了自己的嫂嫂,并说出只有铁香与秀芹之间才知道的细节,于是,年迈的秀芹抱着铁香的转世黑丹子痛哭了起来。

从对马桥灵魂信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判定马桥人民对于“万物有灵论”的推崇。“枫鬼”是植物的灵魂,“龙”是动物的灵魂,“走鬼亲”是人的灵魂。然而,在“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又体现出“人文”中心的观念,“枫鬼”不仅被赋予人的形态,而且被拟人化,“龙”的双重所指更是将人和动物的灵魂结合起来。因此,从马桥灵魂信仰的状况下可以看出他们对灵魂的崇拜,以及对人、对自己的信仰。

(二)信仰表现方式

马桥民俗信仰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预知和巫术。“预知”主要是通过“梦婆”一词来诠释,而描述巫术的词汇相对较多,有“汉奸”中提及的巫婆、有“嘴煞”中提到的诅咒忌语,有“磨咒”中提到的各种对付敌人的咒语,等等。

马桥人的预知主要通过梦婆来体现,志煌家的媳妇儿水水在失去儿子之后疯了,后被送回娘家,成了梦婆。在书中,梦婆拥有预知彩票的能力,还在“飘魂”一节中对兆青的死亡做出了预见。

如果说马桥人的预知能力仅限于像梦婆这样失去理智的人的话,那么巫术思想则存在更广泛的人群之中。像“嘴煞”中提到的忌语,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以诅咒他人的,而且灵验到会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是一时失言,也可以通过一些仪式来破除。而“磨咒”中提到的像“取魂咒”这样用于对待外敌的巫术也是人人皆可实施的,它只需要取得对方的一根头发,对其下咒语,就会使人行尸走肉。

书中对于马桥民间信仰的表现方式描绘得神乎其神,虽然作者的创作是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关于梦婆的预知能力和马桥人民的巫术能力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也无需判断。然而,从这些情节中确实可以窥见马桥人民的信仰所透露出的一些深刻内涵:正是生产力低下的艰苦环境所决定的,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因此将一切寄托在这些“不科学”的手段上以寻求心理的满足感,使得他们的民间信仰带上了浓烈的功利性。

二、民间语言

《马桥词典》作为一部词典式的文学作品,本身的作品框架就是由115个民间语言构成,每一个马桥词汇背后都有深刻的民俗意义,笔者无法将其一一列举,这里仅就将该书数量突出的三类民间语言,即物质生产熟语、生活熟语、称谓语展开叙述。

(一)物质生产熟语

马桥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村民们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像上文提及的“公地”、“母田”等词皆是该地特有的物质生产熟语。除此之外,与水稻种植相关的词汇还有如“月口”、“挂栏”等。“月口”指的是马桥人民把水田视作雌性,认为水田上的流水缺口是“母田”的生殖器,是一种拟人的用法。而“挂栏”一词则是从生产工具——牛的角度创造的,马桥人民把牛分成好几种,悟性好的牛叫做“懂”牛,养得亲的牛叫做“挂栏”。

以“月口”和“挂栏”为代表的马桥物质生产熟语带有强烈的拟人化倾向,这不仅反映了马桥人民长期以农业生产为生而衍生出对土地和耕牛的亲切感,而且还折射出马桥人民性格中的人文关怀的一面。

(二)生活熟语

生活熟语指的是包含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民间用语,对于《马桥词典》来说,每一个词语都是被马桥人民用于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不胜枚举。但是将这些生活熟语进行深入分析思考之后,会发现马桥人民在使用熟语的过程中透射出来的人生哲理。如马桥人习惯用反义词表示本意,“醒”是愚蠢,“觉”是聪明,这就打破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词汇含义使用的习惯,将事物的发展观念融入其中,愚蠢也可能是聪明的,聪明也可以是愚蠢的,打破定式,彰显哲理。又如马桥人将傻气说成“宝气”,将漂亮说成是“不和气”,这其中不仅带有该地区对于某事物的价值判断,还带有一定因果哲理在其中,尽显底层民众的朴素哲学。

《马桥词典》中收录的词汇涉及到了马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述两类生活熟语的用法是凝聚了马桥人民的思维智慧在其中的,是值得读者透过作者所举的事例而进行深入思考的。

(三)称谓语

《马桥词典》中涉及到的称谓语主要有“老表”、“同锅”、“小哥”、“渠”和“隔锅兄弟”。其中“渠”与“他”相对,“他”指的是远的人,“渠”指的是近的人,作者考证出在古代就有“渠”这种说法,是传统用法的延续,可见当地对楚文化的保留。“小哥”指的是姐姐,相对应的“小弟”指的是妹妹,这是马桥地区女性地位低下的体现,是一种女性无名化或者女性男名化的情况。“老表”是湖南人和江西人相互之间的称谓,以此来表示地域的亲近,也折射出历史上两地人口迁徙之繁。“同锅”可以理解成同宗、同族,“隔锅兄弟”是指本为同宗的兄弟却因各种特殊情况如逃生、私生、过继给他人等不能“同锅而食”。“同锅”、“隔锅”再加上用“放锅”指代结婚,这无疑在告诉我们“锅”之于当地人民的重要性,再次佐证了农业文明的影响力。

作者将他曾经亲历过的那个乡村的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传说、人物等等,汇编成一部名副其实的方言词典。[2]在这个词典里,无所不在见缝插针地把湖湘民俗展示无遗,独特创新的作品结构让读者省去在作品中寻找民俗事项的功夫,直接地接触马桥风俗。可以说,该书本身就是湖湘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二、结语

韩少功是一名深受湖湘民俗文化影响而形成独特写作风格的湘籍作家,其有志于将湖湘民俗展于笔下,《马桥词典》便是其优秀的代表作品。作品因其词典式的独特结构,几乎全部内容都与民俗文化“沾亲带故”,因为作者把人物情节都放进民间语言的大环境底下,使得所有内容都无法脱离民俗而独立存在。作品也将马桥各个门类的民俗都做了呈现,其中又以婚丧仪礼、民俗信仰和民间语言的使用为主,体现了马桥人民的生命价值观、生活哲理与智慧以及农业生产背景下的心理需求等。

“马桥”是韩少功虚构的一个名词,虽然地名是虚构的,但我们仍旧可以从作者的自身经历和文本中的内容可以按图索骥地找到现实生活中的“马桥”。《马桥词典》的成功,得益于民俗文化的渗透与使用。其实,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根本无法脱离民俗文化的渗透,因为作家作为一个人本身也是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就算是大城市也有大城市流行的俗文化,更别提那些倾心于乡土的作家了。而《马桥词典》最成功的一点应该算是打破了民俗在传统小说被利用于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局势,因此,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浪潮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让作家、作品和民俗三位一体,让民俗不再是为作家所用,而是成为作家笔尖上自带的组成部分,让一切变得自然而真实。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82.

[2]张吕.民俗文化与韩少功的文学叙事[J].吉首大学学报,2008(3):47-51.

猜你喜欢
马桥熟语湖湘
看图猜熟语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河南马桥北马庄矿区二2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瓦斯含量分带性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马桥地区找矿远景分析
从《马桥词典》看民间对词语的二次阐释和误读
解读《马桥词典》中“词条”蕴含的儒家文化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