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特征

2015-02-28 04:30陈亚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民生信息

作者简介:陈亚静(1974—),女,安徽阜阳人,本科,中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写作和理论。

摘 要: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由于传播方式平民化,深受观众的喜爱,它不仅是广大百姓诉求的绿色通道,而且还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民生新闻的出现不但从表面上代表了一类新闻的类型,而且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操作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受众为本。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142-01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界为了更好地关注民生民情,提出了著名的“三贴近”方针,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时下一个热议的话题,这给民生新闻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平面媒体,或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新闻界已经将民生纳为最普遍的新闻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体和“民生”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民生新闻”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民生新闻”属于新闻样式、新闻体裁的一种类别,也是一种创新型的新闻操作理念,是新闻媒介以及记者实践活动做出的价值取向。

有些学者认为,“民生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它不算是一个新闻体裁样式具有科学性的概念。传统的新闻学领域在划分科学的新闻体裁样式时,往往遵循单一标准,而“民生新闻”从更大的意义上说是多种标准的共同划分标准。在内容上民生新闻关注“日常生活中平民百姓在衣食住行四个层面上的所想所惑”,但在实际的新闻表达中,限于新闻本身的文学色彩,民生新闻的“口语化”已经跟文学体裁发生了一定的融合,表达方式也就更加弹性。

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生新闻已经出现了雏形,如晚报、都市报上的市井新闻。2002年,江苏电视台更是在城市频道里推出了《南京零距离》栏目,这个栏目的推出开创了民生新闻节目先河。继这之后,南京很多地区也逐渐推出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由这引起了本地区较大规模的关注市民生活形态的民生新闻“大战”。

第一,关注民生现场,深入市民生活,逐渐增强平民色彩。业界普遍认为,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中的一个版块,是保证社会新闻完整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民生中的“民”也即是平民、大众,“生”也即是“生活环境或生活状态,生计。民生新闻以市民百姓日常状态下对衣食住行等层面的所想所虑,市民生活之中的酸甜苦辣为基本的切入点。民生新闻可以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百姓生活勾勒成一幅全景图。因此,当前的新闻媒体不应该仅仅是新闻工作者个性的空间,更应该成为平民百姓苦暖人生的投影仪。

第二,在信息服务上任你挑选、温馨生动,有较强的服务性。今天,各种信息有了多种媒体平台作支撑,在传播上更加广泛、迅速。有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层面的社会动态可以归纳为民生新闻的范畴。对于能为民众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相关信息,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都有高度的弹性、灵活性。小到交通信息、本地气象信息的提供,大到国家民生方面的法规、政策的发布,凡是跟民生挂钩的,媒体都有必要对其做出相关的报道。媒体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为了实现服务效能的提高,不应该通过简单说教的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大众,而应该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得这种信息能够为大多数百姓所理解、所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民生新闻具有服务性质,可以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民生新闻实质上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写照。民生新闻应该以正确的舆论作为导向,通过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向社会大众传达人情关怀,传达人间温暖。

第三,拓宽报道领域。民生新闻拥有一个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的素材库,相对于时政、经济、体育、科技等行业性比较明显的新闻,民生新闻具有广阔的外延,报道的内容对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可以对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并且国内外重大的经济、时政新闻基本与民生相挂钩。因此,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应该准确找到时政、经济、体育、科技等领域与民生之间的契合点,使得民生问题能从多领域、多层面上得到有效的表达。各地方各类媒体的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的时候,除了关注国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政方针之外,更应该拥有一般准确的“地域标尺”,对本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进行真实还原。在各类地方民生的新闻报道中,包含着当地政府、党委政策的出台或实施,同时也包含着政府部门或者各级组织实现民生问题解决的措施等。

第四,较强的区域性。一般来说,民生新闻地域特色比较浓郁,对民生新闻地域性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生新闻的价值诉求与竞争性策略。民生新闻对区域性资源的开掘和充分利用,有效地获得区域性受众价值上的认同。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将民生新闻生动地比喻成一个射击靶,本地信息在于靶心,对靶心越是靠近的区域,相关的民生新闻报道便也就越集中,市民百姓对新闻的关注度便也就越高。靶心的外围,随着区域外延的扩大,民生新闻数量便也逐渐减少。各新闻媒体在进行竞争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上的差异,民生新闻的内容选择也就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例如,合肥和阜阳的民生新闻在内容选择上便是相互不可复制的。因此,大量出现的民生新闻,不仅不会导致“同质化传播”恶性竞争的局面,还会充分凸显地方媒体优势和特色。

第五,经久不衰——在舆论监督上。舆论监督所属民生新闻的范畴,事关民生报道,其是新闻媒体下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职能,是新闻媒体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及义务。多年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层面做出过很多积极的努力,特别加大了有关民生新闻版块的报道力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伴随着各级媒体“民生新闻”的大量出现,作为新闻理论工作者逐渐开始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民经济类新闻、时政新闻、统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的异同点,如何界定民生新闻等;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和采编模式;民生新闻在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这些还有待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民生信息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订阅信息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就业是民生之本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