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影《捉妖记》对国产魔幻电影的启示

2015-02-28 08:13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魔幻

余 霞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试析电影《捉妖记》对国产魔幻电影的启示

余 霞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本文以电影《捉妖记》为例,从影片类型、人物形象、特效制作、营销手段等方面分析其为国产魔幻电影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

捉妖记;魔幻电影;启示

随着西方魔幻电影《哈利·波特》《指环王》等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并受到观众喜爱,国产魔幻电影应运而生,开始在摸索中发展。《捉妖记》以高票房和好口碑成为国产魔幻电影的新典范,引起电影界的关注和讨论。该片给国产魔幻电影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值得借鉴和关注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杂糅类型创新,研发原创IP

国产魔幻电影在创作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影片类型多走杂糅路线,往往融入武侠、爱情、喜剧、惊悚等类型,尤其热衷以“爱情”为大主题,导致主题单一和内涵匮乏。二是影片题材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特别是《山海经》《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最受电影界的青睐,结果造成影片题材同质化现象时有发生。

《捉妖记》在创作中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于是立足于本土丰富的神话志怪小说基础进行了创新。首先,从类型的杂糅来说,其也融入了武侠、爱情、喜剧等元素,还增加了西方动画卡通元素,全片集中突出萌文化的特色,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动画加真人的杂糅新类型;而主题内涵方面更加丰富,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囊括了亲情、爱情及人性等多个主题。其次,从取材来看,其从《聊斋志异》中《宅妖》故事及《山海经》的“人妖共生世界”汲取灵感,提炼出了影片“万物有灵且美”的主旨,但影片文本并没有单纯照搬文学作品,而是构建了一个新的故事,即创造了独立IP,讲述了一个在人妖共存的奇异世界中发生的温情动人故事,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此,国产魔幻电影在创作时应该注意立足于当代去进行原创IP的研发,既从经典神话小说中汲取灵感,又要跳出原有的故事框架,重构能够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新故事,并注意丰富主题的内涵,避免呈现单一的爱情主题。同时,在类型融合中要根据受众的喜好加入多种元素,力图有新的突破,打造中式魔幻电影。

2 人物形象鲜明,擅长略貌取神

国产魔幻电影在题材同质化后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千篇一律,妖怪形象给人以惊悚、可怕、丑陋的感觉,现形后大多是动物造型,既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又让人很难对妖产生喜爱之情。《捉妖记》的一大亮点就是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独具匠心,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性格鲜明,且都突出体现了“萌”的特色。首先,妖的形象塑造和以往大相径庭,设计了带点萌态的妖怪形象。如妖后、胡巴、胖莹都是圆圆的身体,头发则是不同颜色的叶子,萌态十足且极有喜感。其次,主角形象塑造让人耳目一新,性格真实丰满。如男主角天荫被塑造成女性角色,其善良、擅于烹饪及缝纫,但腿有残疾,还有着怯懦、羸弱的一面,虽舍不得胡巴,但在小岚的坚持下还是把胡巴卖掉;胡巴有着妖喜欢吸血的特性,甚至吸过天荫的血,后来因被天荫感化愿意放走到手的小兔而改吃枣子,这样的情节设置让其性格展现很真实。最后,配角形象塑造也极为用心,每个配角性格特征都较为突出。影片吸取了略貌取神手法的精髓,善于设置简单的情节展现角色性格特征,尤其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情态来充分凸显性格特点。如爱美的胖莹喜欢抛媚眼,还使用美人计对付血妖并逃命;同样爱美的捉妖厨神一出场就身穿艳丽的红色华服,塑造了美艳的形象,而且在狼狈不堪的捉妖过程中还不忘随时照镜整理妆容,更突出其爱美特性。由此可见,国产魔幻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注意主、配角并重,真实展现每个人物的饱满性格,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3 加强特效制作,注重细节打磨

魔幻电影要展现虚构的架空世界,制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需要高端数字技术的支持,而3D和CG技术的应用不充分是目前国产魔幻影片的一大掣肘。《捉妖记》有1100多个特效镜头,占据影片一半的内容,还有妖后、胡巴、血妖等CG角色的设计,其特效制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耗时近两年时间才完成;让人欣慰的是,影片的视觉效果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说明国产魔幻影片也能制作出令观众满意的特效,加强特效制作对国产魔幻影片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制作中尤其要注意三点。一是制作出好的特效既需要高成本的投入,更要舍得花较长时间来精雕细琢。二是要寻求多家经验丰富的特效制作公司通力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捉妖记》聘请了好莱坞工业光魔公司做前期和拍摄的特效指导,工业光魔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代表世界电影特效制作最高水准。同时,让本土的Base Fx动画公司担任特效制作主力军制作800多个特效镜头,Base Fx公司曾参与制作过《碟中碟4》《变形金刚4》等多部大片,具备一流的制作水准;另外,还雇佣了几家本土特效公司制作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特效镜头,这样分工合作才能加快工作进度。三是注重细节打磨,充分理会导演意图。影片制作了大量CG角色,其动作、神态的设计有一定难度,需要反复研究;当设计妖的动作时,导演许诚毅亲自演练每个妖的动作,动画师拍成视频作为设计参考的底本;特效技术团队在许诚毅的带领下注重对完美细节效果的追求,即便是妖怪手掌与地面相交的微小细节,也要努力做出接触的真实感;而胡巴的每个表情、动作更是经过反复推敲才设计出来的,如胡巴大哭的样子是研究了大量婴儿哭泣的素材后寻找出最萌的样子设计出来的。

4 营销多元化,全方位宣传

《捉妖记》的高票房离不开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尤其值得关注以下五点。第一,受众定位要精准,强化影片与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如《捉妖记》主要目标受众是年轻女性,片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均突出萌的特色,这是满足年轻女性对萌文化的喜爱,还特别设计了萌萌的胖乎乎胡巴让人怜爱,进而产生情感共鸣。第二,运用活动营销为影片预热。2014年,选择“六一儿童节”在北京开展嘉年华活动,胡巴的人偶形象首次亮相;同年11月与上海大悦城合作打造中式鬼屋,用深度还原电影场景来吸引观众;接着又开始了影片全国巡回展览活动,在杭州、青岛、潍坊、武汉等一二级城市展出影片中四大萌妖模型,让萌妖形象深入人心。第三,巧用话题营销。影片未上映便遭遇挫折,出于客观因素原男主角不能出演,制片方决定删掉其戏份重新拍摄,这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于是关于影片的重拍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这是巧妙化解危机为宣传助力,增加影片的关注度。第四,要选择合适的档期。《捉妖记》选择暑期档上映,且是“国产电影保护月”,为影院排片提供了更多机会;每年贺岁档也可作为魔幻电影备选档期。第五,全方位宣传,实现影视、互联网及户外跨屏营销。如2014年6月在爱奇艺发布了《捉妖记》制作特辑视频,重拍后多次在腾讯视频节目中进行影片视频推广。同时,胡巴、白百何及井柏然等参与红火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2》;胡巴的可爱形象还出现在各地影院、地铁及户外广告中;并将胡巴玩偶赠送给诸多明星,通过他们微信、微博发布与胡巴合照提高影片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总之,《捉妖记》的成功让观众对国产魔幻电影有了更多期待,相信未来国产魔幻电影将会有更大突破与发展。

[1]李欣.国产魔幻电影的发展之惑[J].电影新作,2015(7).

[2]曾真.专访《捉妖记》制作团队:打造中国自己的特效电影[J].现代电影技术,2015(8).

[3]李欣.2013年国产魔幻电影创作回顾[J].电影新作,2014(3).

余霞,讲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魔幻
Cook School魔幻厨房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魔幻与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魔幻招牌大赛!简直承包了我整个六月的笑点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水上魔幻阵
镜头下的魔幻世界
精彩的3D魔幻馆
3D魔幻馆失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