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

2015-02-28 08:13傅程程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纪实性艺术性纪录片

傅程程 孔 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

傅程程 孔 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纪录片的第一性是纪实性,随着电视发展以及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也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从最初电视纪录片一味的追求真实记录,发展到现今丰富化视听语言上,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质感而且增添了其艺术性。那么,我们怎样把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呢?基于此,认真解读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探究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策略,更希望为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中国电视记录片;纪实性;艺术性

现如今,对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时,我们往往都会习惯性地以纪实性是评判一部电视纪录片的准则为由,而将纪实性过分看重却忽略一部电视作品应有的艺术价值。然而,在如今的电视发展背景下,一部仅仅具有纪实性质的电视纪录片除了起到记录事实的作用就没有其他的意义了。本文以部分优秀电视纪录片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如何权衡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比重,在鉴赏过程中从纪实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赏析。

1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电视纪录片从以往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纪录性质的电视作品,扭曲的发展成以奇观化、猎奇化和技术性为上的影像作品。从过去过于重视电视纪实而忽视艺术表达手法,而导致电视纪录片显得生硬而又缺乏可观赏性,到现在逐渐重视艺术效果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体现,运用影视技巧和意象性的表达手段来展现纪录片中的故事及其所要表达的导演诉求。

1.1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基本风格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的建构是在导演的假设中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拍摄现场摄像机机位被安排好的一瞬间,已经融入了导演的主观情感,由于机位的设置取决于导演的个人判断,而我们都是有感情的人,所以这些选择都体现了我们的主观个人情绪。一般忠于纪实性的导演会把自己个人的看法埋藏在影像之后,他们通过近乎客观的影像来使观众自己感悟,用一种冷静的视角让观众领会纪录片独有的魅力。

1.2艺术性是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技巧

如果说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那么艺术性则是将纪录片表面化和客观化的影像更加生动化,使其有利于观众们理解和接受。人们常说影像上所表达的情感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那么纪录片的艺术性则是高于生活的真实现状。而近年来在纪录片创作中运用最多的则是同期声,它的引用不仅使画面感增强,而且通过感性的文字解说,其深化、发挥、揭示主题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在感知画面带来的冲击感的同时,更能通过提炼的解说词感知影像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本质,这种桥梁的收效则是可以真正打动人心。如《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档介绍美食类的节目,但又不仅仅是一档美食节目,它在探讨中国普通民众和食物关系外,运用了精美和极具感染力的解说词。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近乎细节性的解说中,人们的关注点不再被一桌桌丰富而又生活化的饭菜占据全部的视线,而是在一点一滴生活的影像中感知一顿饭联系着生命的诞生、成长、团聚、离别、高兴、感伤等,在家长里短和娓娓道来的解说中一点点感知中国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1.3电视纪录片中统筹纪实性与艺术性

纪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纪录片的第一要义就是真实,不管是真实性的生活表象还是深层意义的真实探究,我们都要从“为什么”过度到“怎么办”。拿《帝企鹅日记》为例,我们通过幕后影像可以得知创作人员都是24小时轮班坚守在极地低温环境下,只为了再现其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引出导演想让大众思考人与自然环境该何去何从。真正的纪录片工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完全再现其表面的生活模式和状态,而是应该以一种近乎客观的方式让观众知道为什们生活模式是这样。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和留有余地和空想的结尾,观众会更加的迷茫和怅然苦思,这样的表达形式只是向观众提出了问题可是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纪录片不好,但却让观众留有一丝遗憾。所以,现今纪录片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还要以丰富多元的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但这并非让每一个观众在看完影片后都有相同的观感和结论,而是观众在对影片中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有自己的解答,这不仅是一种救赎也是纪录片的一大胜利。

2 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互补是发展前提

纪实性注重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致力于影片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它的本来形态和逻辑。同时,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很重要,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在影片中通过真实的细节来表现;倡导纪录片纪实性的导演一般是通过客观的影片表述让观众自己去体悟生活根本的真实,这样客观性就会存在着缺乏艺术渲染性和感染力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升纪录片的吸引力,就需要运用各种纪录片的创作的技巧来体现艺术效果使其变得好看。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没有明显的故事线索,看不到固定的人物,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所呈现的是各地美食故事碎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地方的人在相同条件下(即对待事物的时候)的行为表现。这样的片子就如同具有纪实性的视频笔记一般,故事简单真实却又丰富多彩。这种叙事手法不同于以往追求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叙事手法,而是从平民生活的细节和行为言语中看到一个超乎想象的美食世界。所以,首先要确立纪实风格,在拥有大量素材的支撑下我们才有可能运用后期的叙事技巧和剪辑技巧对现有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完善。

3 视听元素多元化是发展方向

纪录片在选题上以歌颂主旋律和边缘的人物为主,也关注我们身边普通人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迅速得以其发现了观众的关注点,以就业、婚恋等题材为主,纪录片也应在贴近群众的基础上实现其艺术性、社会性和商业性的高度统一。写实是纪录片满足观众期待的基础,而镜头和拍摄人在场这个事实就已经影响被记录的情况,而且纪录片的写实性受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喜好的影响。

4 结语

不仅要求纪录片的创作人员要保证影片的真实性,要做到是在认识和观察这个表象的世界,充分了解和感知客观对象下,把某一生活形态和事件的发展脉络详尽记录下来的过程,这种纪录片既具有生活气息而又具有艺术性的魅力。这种经过前期的探访研究和摄取素材,再通过后期的再创作,使其更加生动和具有活力,这就是纪录片编辑的精妙之处。

[1]程宗璋.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J].西部学坛,1998(6).

[2]周春慧.写意与传情:视听语言传达纪录性美学特质——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电影评介,2012(7).

[3]孙琳,田霖.《舌尖上的中国》——一场纪录片创作的实验[J].影视制作,2012(6).

[4]金丹元.关于“纪实性”和中国纪录片文化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2001(2).

孔陶,女,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傅程程,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纪实性艺术性纪录片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纪录片之页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论人造皮草设计中几何图案的文化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