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读书节目
——读书节目中不断变化着的主持人职能

2015-02-28 08:13李文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播音员广播电视主持人

李文琴

(作者单位:柳林县广播电视台)

浅析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读书节目
——读书节目中不断变化着的主持人职能

李文琴

(作者单位:柳林县广播电视台)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写到: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嫉妒的事”[1]。在林老看来是雅事的读书,广播电视媒体是怎样装在节目里与听友观众一起享受的呢?基于此,分析不同时期广播电视媒体在以读书题材做节目时,选择不同节目样式和不同内容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职能要求,进而探讨播音员主持人在读书节目不断变化的呈现样式和内容选择中承担的职能变化规律。

广播电视媒体;读书节目;主持人职能

从技术上讲“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2]”广播电视是人们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传递信息的一部分;是最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是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是用艺术的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的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这些功能都有赖于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做支撑。那么,作为因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给人类传播史上带来第三次革命的产物——图书,作为一个题材广播电视媒介怎么成为一道可口的精神大餐呢?阅读是人的行为,怎么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使阅读行为和阅读的图书影响范围更大的人群呢?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读书节目的作用很大。

1 广播类读书节目

广播以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能让图书变成有声语言,简单方便。《评书》《小说连播》和《广播剧》都是读书方式在广播载体中的衍生。这个时期说评书者、播音员是节目的主角,以播书为主。以《空中之友》等栏目为代表的主持人节目的出现给广播节目增添了活力,有了脱离书稿单调讲评书播小说听朗诵形式的可能,与此同时,还延展出了主持人访谈读者或者作者的节目形式。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需要了解书还需要了解访谈对象,了解访谈对象对书的了解,把访谈对象知道的,听众想听的都挖掘出来。

广播节目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这样两种朗诵欣赏和访谈的读书节目形式。因为以传递声音为载体的局限性从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讲,要求从声音的播者向说者过度,并从内在和深度层面进行挖掘。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深度,且具有声音的美感和穿透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听众市场。

2 电视类读书节目

由于广播的发展早于电视,最初把读书节目搬上电视荧屏是受到广播节目的影响,常以音乐、画面配朗诵的形式出现,在图书中文字语言的抽象性和电视有画面需求生动的两条线上,发挥的还是声音优势。电视与读书的融合是两个传播媒介优势互补的过程。的确,电视引导人们来看,而书籍更多的是引导人们去思考想象。起初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大都停留在线性编辑时代,没有展现想象力的空间,观众没有更为形象的东西可以去看。因为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在线性编辑时代,摄像机能拍到什么就播什么,写实的创作风格局限了展现想象力的空间,观众看不到凭想象要看到的东西。随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非线编辑技术发展,以及各种特技和虚拟3D立体空间的运用,使电视画面语言更加生动丰富,使想象力有了发挥的空间,更使电视主持相比广播主持传递信息的功能减弱,串联节目的功能在加强,《速读时代》就是这样的产物。电视读书节目的另一个方向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访谈作者读者,这样的节目形式在和广播大同小异的背景下向娱乐化(《华少爱读书》)和出书名人访谈(《非常接触》)的路上走。一个好的读书节目访谈主持人,就是节目的灵魂。电视读书访谈节目还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可以和广播读书访谈风格分出伯仲的制作模式,除了能看到作家本人的相貌,电视能访到的声音内容,广播大都也能做到。

总的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在电视读书节目中更多的是要退到内容背后,为主题服务。因为电视传递信息有画面字幕和解说功能,可以为主持人分担不少节目要求传递的信息量,压力相对广播主持人而言要少很多,但要明确知道自己在节目中需要做到控场且串联各路信息,如画面字幕。

3 结语

广播以声音为传播载体的局限性使广播读书节目发展到今天也只有朗诵欣赏和访谈两种节目形式。但是,从内容上看,单纯朗诵欣赏读书节目的减少和访谈节目的出现,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从声音的播者向说者过度,并需要适应节目内容需求从内在和深度的层面进行挖掘。主持人要有文化的深度、要有声音的美感和穿透力才会有听众市场。电视与广播较之有画面优势,但电视读书节目一开始也是广播的节目形式。电视读书节目作为艺术创作有了翅膀放飞想象,依赖视频数字工作站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末,结束了点对点的线性编辑之后,数字格式的图像采集和编辑系统的出现,使电视读书节目逐渐摆脱了广播的模式,进而逐渐发挥其画面形象优势。

[1]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播音员广播电视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