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齐下 共襄残运盛会

2015-02-28 08:13李晓玲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双流宣传报道火炬

李晓玲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双流县广播电视台)

四“点”齐下 共襄残运盛会

李晓玲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双流县广播电视台)

2015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举行,这是宣传双流、展示双流、传递双流正能量的绝好机会。双流县广播电视台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残运会期间的宣传报道,整个报道从双流县筹委会8月21日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到火炬传递、开幕式,以及后来双流赛区盲人柔道比赛9月16日结束,共计26天,全程报道井然有序。据不完全统计,电视新闻37条296次,专题2期,双流县广播电视台上送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体育频道播发新闻(专访)15条次,在央视“新闻联播”发稿1条,在省、市电视台发布相关新闻70条次,新媒体报道241篇次,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整个报道找准了整体报道的切入点、突出了重大活动的引爆点、尝试了网络互动的新颖点、抓住了自强不息的闪光点。

1 找准整体报道的切入点

一是在前期场馆改造上的报道,很好地吸引了群众的视线。从2014年12月起,双流县就开始进行开幕式场馆的改造工作。这时期的宣传报道很好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双流县举行”的消息向全县人民作了预告。其中较突出的报道有:双流县广播电视台《双流微报》9月6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你不得不知道的这些事儿》、7日《火炬传递明天在双流举行,火炬手、传递路线…你想要的都在这儿》等几篇报道很好地报道了此次残运会的会标、会旗、会歌、火炬和吉祥物等要素;并深度介绍了残运会的由来、项目设置、比赛分组分级等等具体情况,应该说读了这几篇报道后基本上对残运会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二是对重头戏开幕式报道精彩纷呈。双流台全程转播了央视5套的现场直播节目,零差错,并在2015年9月8日《双流微报》中及时推出图文并茂的报道《【微直播】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开幕式》。

2 突出重大活动的引爆点

在宣传报道期间,双流县广播电视台组织精兵强将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报道,准确抓住了大会的吸睛点。特别突出了9月8日火炬传递、9月12日开幕式等重大活动的报道,对扩大双流县在全国体育领域的影响,提高双流县声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火炬传递活动的报道,密集、有序,双流县广播电视台自9月1日起在新闻频道开设了开幕式“倒计时”专栏,宣传效果十分理想,很好地抓住了群众对残运会的关注点,也进一步展示了双流县开放和谐的良好形象和“当好东道主,办好残运会”的积极行动,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3 尝试网络互动的新颖点

此次报道中,网络媒体的宣传效果显示出巨大力量。媒体和观众有了互动,能够达到传统媒体所不能达到的亲民效果,这是新媒体的巨大优势,这将是媒体人要重视和努力的方向。整个报道期间网络图文报道达232条次,双流县广播电视台的《【微直播】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开幕式》阅读量达1234人次,关于火炬传递的报道点击达到4906人次。不少观众跟进留言,为残疾运动员加油、为志愿者点赞、为大会圆满成功祝福,满篇洋溢着浓浓的正能量。

4 抓住自强不息的闪光点

在整体报道中,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对火炬手、运动员、志愿者等的新闻特写,折射出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引导双流全县群众向健康、乐观、向上、意志坚定等精神看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这方面的报道有:《无臂周雪鹏:勇者无畏 水中逐梦》、《双流残疾运动员 奋力拼搏 自强不息》聚焦我县本土运动员,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猜你喜欢
双流宣传报道火炬
国内首条双流制市域(郊)铁路开通运营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接过火炬高举起
双流板坯侧面鼓肚与边角挂钢原因与对策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新时代党报的新使命新实践——以《嘉峪关日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