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目接地气有底气
——地方电视台打造接地气节目策略探析

2015-02-28 08:13王悦月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平民化栏目群众

王悦月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广播电视台)

让节目接地气有底气
——地方电视台打造接地气节目策略探析

王悦月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广播电视台)

目前,媒体行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地方电视台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资源,扬长避短,创新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创作更多接地气的节目,既是当今地方电视台面临的问题,也是媒体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与探究的新课题。基于此,本文立足重庆市渝北区广播电视台的现状,思考与探索如何打造接地气的节目。

地方电视台;打造接地气节目;策略

从地方电视台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人力、财力和技术水平有限,覆盖面不大,但是更具针对性、地域性和贴近性,更能吸引本地受众。地方电视台要具有平民化意识,制作出接地气、平民化的节目,只有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地方电视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发展时期,“接地气”是诸多地方广播电视台最热门的一个词。地方电视台怎样做出满足本土观众口味、接地气、有趣味的节目?这是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观众需求不断提高而对地方电视台提出的要求。只有接地气的电视节目才有底气,才能吸引更多本土观众。笔者以重庆市渝北区广播电视台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出接地气的好节目。

1 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接地气”的重要性

一些地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地方电视台在地理位置上离地方观众最近,应该是最接地气的。其实,不应该这么狭隘的理解接地气。地方电视台虽然在地域上与老百姓距离最近,但是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却并不接地气。例如,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通常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许多人围着会议室的画面,领导发表冗长的讲话,且这样的新闻节目在地方电视台出现的频率还很高,占据了大量的节目时间。对于这样的节目,观众都不会喜欢,这种节目形式就是不接地气。

地方电视台作为基层媒体,要想做出好节目,吸引更多的观众,就必须首先做到节目接地气。在新媒体没出现之前,电视上播放的节目,观众都会被动地接受观看节目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观看节目的习惯。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有选择性地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这种不接地气的节目就会被观众淘汰掉,收视率会大大下降,这给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作为地方电视台,只有创办出富有自己特色且接地气的节目,才能留住观众,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打造接地气的节目是当前地方电视台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与研究。

2 地方电视台打造接地气节目策略

2.1创新思路,设置“接地气”的栏目

不接地气的节目没有生命力。地方电视台要接地气,首先要在栏目规划上接地气。地方电视台在发展中往往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种种客观地因素,直接导致地方电视台节目制作质量不高、形式呆板,无法吸引观众。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地方电视台只有最大化地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制作思维,才能更好地接地气。在规划栏目时,不能直接模仿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套路,而是要要立足当地实际,从当地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尽力创作出形式新颖、观众喜爱的节目。地方电视台在节目规划设置时,要贴近当地群众、贴近生活、有针对性地走群众路线,发挥优势,制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如地方电视台可以制作《消费指南》类节目,节目紧贴老百姓生活消费需求,在节目中给观众推出住房、饮食、婚庆、家电价格等参考,这样的节目形式既增强了节目贴近性,又容易被观众接受和认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节目“接地气”。

2.2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镜头对准当地群众

接地气最重要的是贴近群众。地方电视台的受众是当地人民群众,地方电视台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播者,也是践行者,因此,在节目中要始终与当地人民群众保持统一战线,认真践行党和国家的群众路线,聆听群众心声,善用群众语言,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党的政策方针,贴近群众。地方电视台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当地的老百姓,接地气的新闻节目,应该是传播群众的心声,可以把话筒镜头多对准群众,让当地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让他们多说说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并对政府的工作提出好的建议。

到群众中去是电视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作为地方电视台,在节目中如果没有走到群众生活中去,没有深入基层,单凭一些文字材料,不做任何调查研究,不听群众呼声,既写不出好的民生新闻,也做不出接地气的节目。做接地气的节目,一定要与当地群众实现零距离接触,只有一心沉到基层中,才会彰显出节目的特色,才会使节目更加接地气,富有感染力。

2.3节目要走平民化

地方电视台是当地老百姓获取本地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地方电视台一定要凸显出平民化的特征。平民化是电视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如果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有所突破,一定要走平民化的路子。平民化是地方电视节目生存发展根本。在节目制作、表现形式上走平民化的路子,多报道和当地群众息息相关的人和事,能够通过节目传递一种对当地百姓关怀与关注。笔者以为,老百姓往往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关注,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欲望想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平民化是地方电视台节目创新的突破口。以萍乡电视台为例,该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有一个《九点一刻》的栏目,这个栏目从一开始就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分析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可以发现,该栏目的每一期内容都来自当地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节目帮助百姓解决生活难,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使该栏目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极大信任。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创办中走平民化的路子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题材选取上要平民化,符合当地群众的欣赏品味、生活习惯。地方电视台尽管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但更容易吸引本地的受众,在题材的选取过程中,要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节目类型,突出自身的本土文化,突出本土风格。其次,内容上要平民化,不能盲目模仿其他地方台的节目。利用自身的资源,如风土人情、地理资讯等,作为创作节目的素材,贴近本土。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优势,增强与当地群众的互动与交流。

3 结语

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地方电视台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接地气而制作出粗俗的节目,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必须传递出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兴利除弊,这不仅是地方电视台节目走平民化路线的方向,更是电视节目的目标与宗旨。

[1]王更生.地方台民生栏目的平民化定位[J].新闻天地月刊,2012(3).

[2]王星瀚,杨兆瑞.县级电视台节目平民化发展初探[J].新闻传播,2013(6).

[3]杨开宇.地市电视台新闻节目平民化探讨[J].新闻天地月刊,2012(6).

[4]郭海洋.浅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改进策略——以河南省地市级电视台为例[J].新闻知识,2012(10).

[5]陈学敏.构建电视时政新闻的平民化视完[J].当代电视,2010(2).

猜你喜欢
平民化栏目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关于栏目的要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栏目主持人语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新时代电视新闻中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创新思维——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作品为例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