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评课“十要”

2015-03-01 21:06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本部校区管建刚
新课程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文作文

◆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本部校区 管建刚

讲评课“十要”

◆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本部校区 管建刚

讲评课例有3个环节,欣赏、挑刺、训练或指导。怎样上好讲评课?本文给出了10点小建议。

小学;语文;讲评课

怎样上好讲评课?给大家10点小建议。

第一,讲评要“欣赏”。笔者的讲评课例有3个环节,欣赏、挑刺、训练或指导。第一个环节即“欣赏”,以至给老师们一个错觉,好像只有在“欣赏”环节里,才“欣赏”学生的作文。其实不是。“挑刺”前,欣赏没有“刺”的句子;也可以“挑刺”后,欣赏没有“刺”的句子。“训练或指导”,从学生作文的优点中引出,也有欣赏。欣赏是讲评课的主旋律。有人说,“讲评课”可以改为“赏评课”,笔者本人是赞同的。写作的辛苦远远高于阅读。迷上阅读,不一定要夸;迷上作文,一定要夸。你表扬A同学,B同学、C同学也会倾听,因为A同学是他们的熟人。充满“欣赏”的课堂,教师格外亲切,学生心理格外安全。人,只有在心理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呈现主动、愉悦、创造的学习状态。

第二,讲评要“正确”。讲评课,要欣赏什么是好的,也要指出什么是孬的。有老师欣赏“母爱是温暖的阳光,给我们温暖与明亮;母爱是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夏天,给我们阴凉;母爱是……”“童年是一个漂流瓶,它装载着我许多美好的愿望。童年是一本日记本,它记录着我许多难忘的回忆。翻开一页日记,取出一个回忆,让你和我一起分享”,这些都不是学生自己的话,是可以在不同的作文中反复用的“套话”,你要以为好,欣赏了,那就糟了。有的老师跟学生说,“作文要用自己的书面语”。小孩子有什么“自己的书面语”呢?小孩子作文,用自己的话就是好啊。讲评要“正确”,对语文老师来讲应该是个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出了差错,那往往就是大问题。

第三,讲评要“浅白”。讲评课上,时有老师说一些很专业的术语,什么“写作能提升你的人格”“抓住读者的心灵和眼球”,小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语文老师的本领在于,能用非常浅白的话、适合儿童的话,将作文知识讲清楚。如上面的话,不妨改为“作文写好了,你的人气指数就高了,你的粉丝就多了”“作文写好了,给身边的人看,他们觉得好看了,那才是真好”。千万不要在作文课上,说什么“人物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的某些细微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具体而细致入微的描写”之类的话。将论文中的、教参上的学术化的语言,转化为小孩子一听就明白的话,这是小学老师的语言基本功。

第四,讲评要“归类”。欣赏学生作文里的句子、段落,要归类,“时代感”的语言,归一类;“幽默感”的语言,归一类;“含蓄感”的语言,归一类;“娱乐感”的语言,归一类……好的句子、段落归类出示,有冲击力,学生印象深刻。给学生的语言挑刺儿,也要归类,“关联词”病的,归一类;“时间”病的,归一类;“我想”病的,归一类;“开头”病的,归一类……归类出示问题,问题很严重,学生自然引起重视。归类出示问题,也可以避免被出示病例的小作者的尴尬,这样的问题不只出现在我一个人身上嘛。

第五,讲评要“少”。一堂课的训练点不要大,大了容易空洞、空泛。要小,小了才可能练扎实。讲评中的“练”,小步走、不停步。每节课都往前走一小步,一学期下来,就会有不得了的进步。不少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哎呀,这也是问题,那也是问题,急得不得了,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胖子没吃出来,倒噎着了。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有0.5分的进步,那就是了不起。一学期20个星期,20次练习,那就进步了10分;一学年下来,那就进步了20分;两年下来,进步40分,那是不可能的事。每一节课进步0.25分就够了。常有老师,写一件事,要求学生写好人物对话、人物动作、人物心理。其实,光一个人物对话,就可以分出很多个训练“小点”,如:(1)认识作文中的“人”原来如此会说话;(2)说话句的五种形式;(3)表示“说”的字词有很多;(4)多余的“说”字;(5)精彩藏在揭示语中;(6)提示语位置的细微差异;(7)说的话要符合人的特点、身份;(8)各种说话句的综合使用;(9)直接说话句和转述句的差异;(10)哪里写对话,哪里不写对话;(11)哪里的提示语要略写或不写;(12)返璞归真的提示语;(13)说话句写法的新发展。

第六,讲评要“透”。上面说训练点要“小”,要戴放大镜看学生作文。不戴放大镜,只能看到一些粗略的、大概的问题,找不到“小”的“点”。以“心理描写”为例,不能只说,你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要从小到大、从粗到细地带着学生一步步地进入。讲评训练点的找寻,好比电脑的存储盘,从总目录——根目录——子目录——孙子目录,究竟“小”到哪一级,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和接受情况来定。训练点“小”了,才容易“透”。这个“容易”,不可能不请自来,要设计。一般地,讲评课上的“练”,我有以下几个环节:(1)欣赏,出示学生作文中的好的写法;(2)病例,出示学生作文中缺少这类写法导致的缺憾;(3)示范,看老师怎么改,看刚欣赏的小作者怎么改;(4)练习,出示病例或营造情景,片段练习;(5)巩固,可以朗读巩固,也可以小结巩固。宁掘一口井,不挖万条沟,讲评课的“小”“透”,就是这个意思。

第七,讲评要“类比”。很多作文的道理,光靠讲解,说不清、道不明,要将抽象的作文的道理讲清楚,最常用的方法是“类比”。“类比”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学生就开窍了。第一;跟电影、电视类比。什么叫“悬念”?看一个有着强烈的悬念的微视频,一下子就懂了。什么叫“特写”?看一个电影特写镜头就懂了。什么叫“借景抒情”?看一段电影里的暴风雨镜头表现人物心情的镜头,一下子就明白了。第二,跟生活类比。你要讲“事情到作文”的剪裁问题,不妨类比成一块布剪裁成一件衣服,不妨类比成拍照的取景框。你要讲把中心含在故事里,不要太直白,请准备一个杯子,一点点盐,一瓶矿泉水。中心好比盐,水好比故事。盐溶化在水里,好比中心融化在故事里。盐水卡不到盐,可盐在里面。中心融化在故事里,似乎看不到中心,读者一品,就明白了。第三,现场演示。你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当场演示几个细节给学生看,请学生来“抓”细节。

第八,讲评要“打通”。要跟学生的生活打通,跟学生以往的认知打通。这里要重点说的,跟课文打通。课文,是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范文。用学过的课文佐证或巩固讲评中的知识点、训练点,是我常用的有效手段。入选教材的课文,写法上大都有可取的地方。环境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课文里有;选材、构思、语言对称美、段落匀称美,课文里有。作文的开头套话、空话、大话满天飞,看《师恩难忘》,看《水》的开头,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开头都这么干净、简单。课文与作文打通,学生渐渐从“写”的角度去读课文,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也大有好处。

第九,讲评要“预设”。讲评课教什么,由学生的作文说了算。很多时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跟老师预想的出入很大,这个时候,要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以写定教。然而,这并不是说教师完全处于被动。《记一次争吵、争论、辩论、讨论》,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对话,学生在对话上的问题都差不多;学生写家务劳动,动作描写大都粗糙、不细致;学生学做盲人,体验盲人生活后写作文,心理描写大都粗糙、不细致……这说明,语文老师在作文题上下功夫,学生既有话可写,写出来的话又有表达倾向上的一致性。讲评课的“训练要点”可以预设。预设的前提是,你心里要有一个儿童作文的训练系统,没有儿童作文的训练系统,即便知道这次作文学生可能存在什么问题,不知道怎么指导、怎么训练,那也枉然。

第十,讲评要“敢说”。不少老师的讲评课上,不敢讲,总要先问学生,这个句子好在哪里,那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学生总说不到点子上,老师急死了,学生也急死了——他们不知道老师要什么,也急啊。学生肚子里的作文知识不多,要么说用了比喻,要么说用了拟人,根本答不到你想要的“娱乐感”。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你还一个个地问这个字念什么,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好解释的。讲评课,老师要敢说。学生还没什么作文知识,老师就要敢于大胆地说,说学生不知道的,说学生感兴趣的,这是我们老师的重要本领。

附带说一下,讲评要会“偷懒”。讲评课,如果要认真批改学生作文,花时费力。语文老师大多是班主任,一般都很忙。忙的时候,不妨想些偷懒的办法。如:(1)批“一半”。这次批男生的,女生一起来评讲;下次批女生的,男生一起来评讲;这次批前三排矮个子的,下次批后三排高个子的,看个子高的厉害,还是浓缩的是精华。(2)批“一段”,这次解决“开头”病,那就主要批开头;下次解决“结尾”病,那就主要批结尾;这次作文主要讲评外貌描写,那就主要批外貌描写。(3)批“一点”。这次主要欣赏“时代感”的语言,那就主要看这一方面的语言。这次治疗“关联词”病,那就主要看有关联词的句子。(4)批“一篇”。批一篇最好的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批一篇问题最多的作文,大家一起来帮忙; 批一篇中等文,大家来找优点和缺点,优点大家夸,缺点来训练。

(编辑:刘金华)

评论:拿什么促进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

◆ 张武升

普通高中的发展需要把学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学校发展的动力既有来自学校外部的,也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外部的改革创新只能提供给学校发展的条件和机遇,而学校实现真正的发展,还需要在外部条件和机遇下进行内部的改革创新。也就是说,学校的发展在路径选择上要实现以外源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致力于学校内部的改革创新,调动和优化学校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

普通高中的发展必须明确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不同,面临的生源、师资队伍和发展环境等实际状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发展定位,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普通高中之所以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学校没有明确发展定位,或者是定位不准确;还有一些学校的发展定位经常发生变化,几年一个提法,直接影响了学校发展。所以,普通高中首先要明确发展定位,并保持稳定性。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学校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设计,将之贯穿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提升学校发展的系统性,最终形成师生的共识与认同。

普通高中的发展还需要审时度势,选准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工作十分复杂,千头万绪,只有选准发展的突破口才能实现发展。不同的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不同的,学校的传统优势、薄弱环节、某种教育理念、学校发展的机遇都可以成为突破口。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等等。这对一些生源基础差、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的学校就是重要的突破口。

普通高中的发展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规划,开发好校本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现在,课程不再仅仅是指学科和教学计划等静态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个体性的收获。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就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重构,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大量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实施和管理机制,并通过走班制,让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

管建刚,江苏省名师。

G623.24

A

1671-0568 (2015) 31-0026-03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背课文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