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与数学、生活真实相遇
——“复式统计表”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5-03-02 04:4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赵兆兵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9期
关键词:复式统计表血型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 赵兆兵

让儿童与数学、生活真实相遇
——“复式统计表”课堂实录与评析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 赵兆兵

“复式统计表”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复式统计表 生活实践 分析数据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运用统计表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中,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提高用统计表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初次见面,大家可能对我还不太了解,咱们互相认识一下,好吗?这是我的一个小档案。(出示教师小档案,包括身高、体重、血型、爱好等信息)

师:大家了解我了吗?但我对你们还不太熟悉呢!下面请大家填一填小档案,让老师也认识一下你们,好吗?

(两名同学借助卡片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评析:课前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彼此距离,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同时,学生小档案的填写,为课堂上真实的统计做好了数据准备,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将学习主题牢牢镶嵌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中。】

二、引发冲突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你们觉得老师可能对这里的哪一条信息最感兴趣?

生1:可能是最喜欢的学科。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你是数学老师,肯定要关心大家是不是喜欢数学。

师:你对老师真是太了解了。确实我最关心就是大家是不是喜欢数学。为此,我还专门在学校做了一次调查,这是四(1)班的情况。

出示:

师:能看懂吗?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2:四(1)班喜欢数学的男生多一些。

生3:四(1)班一共有21人喜欢数学。

师:其他班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也来看一看!出示:

师:通过这四张统计表。老师还想知道两个问题,能回答吗?

出示:(1)哪个班喜欢数学的男生最多?

(2)四年级喜欢数学的男生有多少人?

师:看这四张统计表能很方便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吗?

生4:不方便!

师:不方便在什么地方呢?

生4:要一张张地看,还要计算。

师:是啊!这里每张表格只反映一个班的情况。如果要了解整个年级的情况,或者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显然就不太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生5:可把四张表放到一起,把它们合成一张统计表。

【评析:“你觉得老师会对哪一条信息最感兴趣?”简单一问,让单式统计表自然进入学生的学习视域。对四(1)班的统计表放大解读,既是对已有统计经验的激活,也为后面的比较、体会埋下伏笔。此后,教学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制作复式统计表”这一关键问题展开,借助两个真实的统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学生真切感受到单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方面的局限。那么“该怎么办呢?”由此,“放到一起”、“合并”成为学生的共同呼声,新知学习的需求自然引发。】

三、建构新知

1.初步合并

师:究竟该怎么合并呢?这里的四张表格可以任意拖动。谁来试一试?

(学生到电脑上操作,将四种统计表合成表1)

师:还能再简化一些吗?

(学生再次操作,进一步简化变成表2)

2.逐步优化

师:再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觉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生1:可以把“人数”改成“班级”。

师:是这样吗?(演示:将四个“人数”分别改为四个班级)这样一改就更清楚了!

生2:“性别”也要改一改,下面是“班级”,上面不能用“性别”了。

师:但是右边是性别啊?该怎么改呢?

生2:可以把这一格分成两栏,一半写性别,一半写班级。

师:这个同学真聪明!一下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这样一分不就行了吗,上面这一半就表示性别,下面这一半就表示班级。(演示:把表头分成两部分)

师:在统计表中,横着的一栏称为“横栏”。竖着的一栏称为“纵栏”,中间的叫做“数据栏”。(同步闪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里,横栏表示性别,纵栏表示班别,但数据栏还没有表示,怎么办呢?

生3:可以把它分成三栏。

师:是啊!分成三栏不就行了。(演示:把表头分成三部分)现在可以了吗?

生4:还可以再增加一行。

师:是这样吗?这一行叫做总计栏。(演示:增加一行总计栏)

师:增加一行很简单!但这里每一格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再添上标题和日期,得到了一张新的统计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出示:

【评析:从教材的静态呈现到围绕“复式统计表是怎样形成的”而展开的自然、丰富、生动的动态过程,教者拉长了学生思维爬坡的过程,围绕“怎样合并?”“还能再简化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一个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考热情与创造的欲望。在亲身经历复式统计表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与价值。】

3.回顾比较,体会特点

师:表格已经有了,上面的数据你们会填吗?

(在学生填好统计表后组织他们进行交流,重点指出:①这里有一个数据非常特别,根据它,我们能大致判断表格填得是否正确,你知道是哪个数据吗?②计算“总合计数”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再来看看这个统计表,你又能知道哪些新的信息?与单式统计表相比,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总结得出复式统计表具有“信息全面,便于比较”的特点)

师:如果还有一个四(5)班,该怎么办?

生5:可以在表格的下面再增加一行。

师:看来,“总计”这一行在上面还是有好处的!要是放在下面,四(5)班就添不了。再想一想,增加四(5)班除了要添上一行,表格还有地方需要改动吗?

生6:上面的总计数都要改动!

师:看来同学们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了。

【评析:学生填表之后的汇报交流,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突出对“关键数据”的精致化处理,体现了统计教学中“数据分析”的核心诉求。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回顾与梳理,在与单式统计表的比较中,进一步明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及特征。而之后“四(5)班”的介入,则再次触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将学生对复式统计表内在结构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实践运用

1.呈现数据——血型调查

师:再来看一看这张小档案。你们知道最常见的血型有哪几种吗?

生1:常见的血型有4种,A型、B型、AB型、O型。

师:如果想研究咱们班同学的血型情况,该怎么办呢?

生2:我们可以进行统计。

师:也就是要收集数据。如果要清楚地呈现班级男生和女生的血型情况,需要用什么样的统计表?你能想象一下这张统计表的样子吗?

(呈现两张不同的统计表)

师(现场统计完成血型统计表后引导):再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一下全国的血型情况吗?哪一种血型的人数最多?

【评析:新教材编写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在于突出强调“一手数据”。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活动所获得的数据,比教师提供的“现成数据”给学生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因为这里包含着问题,附着经验,也寄托着情感。统计班级学生的“血型”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考量。更进一步,通过班级“样本”推理全国的血型“总体”,适度的拓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与价值。】

2.数据分析——生活中的统计表

师: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复式统计表吗?什么时候会用到复式统计表呢?老师也带来一些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体重情况统计表

出示:

师:与前面的统计表相比,这张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如果班主任看到这张表格,会有什么想法?

(2)水果营养成分统计表

出示:

师:有一个同学感冒了,医生建议他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你推荐他吃哪一种水果?

(3)常见运动消耗热量统计表

出示:

师:赵老师也想进行体育锻炼,你推荐我做哪一项运动?

3.思维拓展——解决实际问题

师:这张五年级乐器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被破坏了,你能把它修复完整吗?

【评析:教学唯有与生活实践发生联系才能生动和富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只有在真实的、多彩的生活场景之中,从“体重情况”到“营养成分”,从“热量消耗”到“兴趣小组”,多样的生活素材不断丰富、滋养儿童的课堂学习,课堂成为儿童与数学、生活真实相遇的地方。】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29-018

猜你喜欢
复式统计表血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澳门复式住宅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复式亭全计重收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