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以“倍数与因数”教学为例

2015-03-02 04:45江苏灌南县实验小学2225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9期
关键词:合数个球质数

江苏灌南县实验小学(222500) 施 泽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以“倍数与因数”教学为例

江苏灌南县实验小学(222500) 施 泽

提升学生的化归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自己去进行思考,自己完成知识的学习,而且这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化归能力 小学数学 倍数和因数 教学

化归能力,就是指转化和归结的能力,即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某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化归后,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面,以“倍数和因数”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一、复习已学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现在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哪两个数相乘之后能够得到12?

生1:2和6相乘能够得到12。

生2:3和4相乘能够得到12。

生3:1和12相乘也能够得到12。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正确。想要得到乘积12,有许多种方法,如1×12=12、2×6=12、3×4=12等。那么,在这些等式中,1、2、3、4、6及12就是12的因数,而12就是1、2、3、4、6及12的倍数。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数的因数有多少个?一个数的倍数又有多少个呢?

生4:12的因数有6个,而12的倍数也有6个。

生5:不对,12的倍数应该是无穷多个。前面说的12是1、2、3、4、6及12的倍数,并不是说12的倍数是6个。

师:说得不错。12的倍数的确有无穷多个,因为能够将12整除的数都是12的倍数。

……

课堂引入主要是让学生对已学的乘法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新知的学习中,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样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化归能力,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二、引入数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师:如果要把36个球装在盒子里面,应该如何装呢?如果是37个球呢?在装完之后,同学们再思考一下,36和37的因数与倍数分别是什么?

生1:36个球可以按照1×36、2×18、3×12、4×9以及6×6的方式来进行分装,即一个盒子里面可以装36个球,也可以装在36个盒子里面,每个盒子里面装一个球,以此类推。但是对于37个球来说,只有两种分装方法,也就是说只能够在一个盒子里面装37个球,或者在37个盒子里面,每个盒子里面装一个球。

生2:1、2、3、4、6、9、12、18以及36是36的因数,而37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生3:36和37的倍数都是无穷多个。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有所了解了。那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中有没有发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规律?

生4: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个的,而倍数是无限个的。

生5: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而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生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生7:有的数的因数比较多,而有的数的因数只有两个。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正确。有的数的因数很多,而有的数的因数只有两个,因此就将拥有很多因数的数称之为合数,而将拥有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称之为质数。

……

通过情景化的例子,让学生能将刚学习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应用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倍数和因数的规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在面对合数和质数这样新的概念时,学生如果出现思维误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堂引入的过程,将合数和质数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化归能力得到提升。

三、进行课外练习,总结学习过程

师:在9、13、15、18、23、27以及29这几个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生1:13、23和29是质数,9、15、18及27是合数。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请说明理由。

生1:只要将乘法口诀背熟,就能够将质数和合数的判断与乘法口诀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按照概念来进行判断。

师:没错。能够对质数和合数进行正确判断,就需要对乘法表熟练背诵。因此,大家需要对乘法计算进行熟练掌握,才能够有利于倍数和因数、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

这样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将整个课堂的学习内容整体联系起来,在以后遇到数学难题时,也能够将其与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化归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具备化归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细致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新课的内容和以前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杜 华)

G623.5

A

1007-9068(2015)29-032

猜你喜欢
合数个球质数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质数找朋友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质数“嫌疑犯”
踢你个球(1)
质数嫌疑犯
巧记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