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中的“反问”艺术

2015-03-02 04:45江苏大丰市草堰镇三渣小学224100余存根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9期
关键词:平均数分母半径

江苏大丰市草堰镇三渣小学(224100) 余存根

例谈数学课堂中的“反问”艺术

江苏大丰市草堰镇三渣小学(224100) 余存根

反问作为课堂提问中的一种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可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进而达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从“顺水推舟,欲擒故纵,追根溯源”三个方面谈谈反问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反问

在数学教学中,巧用“反问”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就地取材,顺水推舟

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顺水推舟,通过反问的形式,使学生在反问中认识到要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学片断1】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1:什么叫“单位1”?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对啊,什么叫“单位1”?

生2:“单位1”就是把所有东西都看成一个单位。

生3:“单位1”就是把所有要分的东西用“1”来表示。

生4:分数线下面的数为什么叫“分母”?

师:对呀,为什么叫“分母”呢?

生5:就像人有名字一样,它是一个名称。

师:是的,需要注意的是先有分母后有分子,有了分母才会有分子。

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适时地反问“什么叫‘单位1’”?“为什么叫‘分母’呢?”这种很自然的提问让学生能够顺应自己提出的问题继续思考,这样的提问,简单、有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

二、欲擒故纵,深化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使学生从与问题相关联的简单问题入手,引领学生试着研究,在学生解决完简单问题后,那个相对较难的问题也会随之浮出水面。

【教学片断2】平均数

师;瞧,前面的数始终不变,只有最后一个数从1变成5再变成9,那么它们的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生1: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生2:我还发现,总数每增加4,平均数并不是相应地增加4,而是只增加1。

师:要是这里的每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还会只增加1吗?

生3:不会,而是会增加4。

师:真的是这样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为了深化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的教学方法,当学生表明自己的见解时,教师采取了欲擒故纵、触类旁通的反问策略,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认识。

三、追根溯源,直抵本质

任何数学问题都有其本质规律,教师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追根溯源,直击问题的本质,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反问下迅速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向。

【教学片断3】圆的认识

师:和其他对称图形相比,圆还具有无穷对称性的特点,你们还有其他确定圆的半径的方法吗?

生1:把圆对折,沿着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找到圆心以后,就可以量出半径。

生2:其实不展开也行,直接量出对称轴的长度,然后除以2,就是半径。我刚才测量的半径就是4厘米。

师:不是说半径都相等的吗?怎么有的同学量的半径是4厘米,有的同学量的是5厘米?

生3:半径相等指的是在同一个圆内,我们量的圆大小不等,当然半径也就不同了。

师:是这样吗?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比比看,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生4:与半径有关系。

师:圆的半径越大——

生:这个圆也就越大。反之,半径越小,这个圆也就越小。

为了使学生对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采取了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浅层时,教师适时地反问“不是说……”“是这样吗?”使学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反问作为课堂提问中的一种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适时恰当的反问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29-051

猜你喜欢
平均数分母半径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不一样的平均数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