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生成,激活数学课堂

2015-03-02 04:45江苏东海县牛山小学222300黄春雷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9期
关键词:加减法小兔果园

江苏东海县牛山小学(222300) 黄春雷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关注问题生成,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

【教学片断】厘米和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厘米,谁能说说自己常见的事物是几厘米?

生1:我手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

生2:文具盒的长度约为20厘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做单位,下面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测量,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3:他量得太慢了。

生4:这种测量物体的办法太麻烦了。

生5:我想知道怎样才能快速测量出教室的长度。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原来的设定是通过让学生用直尺测量黑板长度,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这种计量单位的不足,进而引入新知。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在直观对比中,自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改变了原来的设想,顺势而为,在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教学,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

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和看法。

【教学片断】丰收的果园

师:秋天到了,果实成熟了,你们想到果园里去瞧瞧吗?我们马上就出发,请大家注意安全,讲究卫生,不要损坏果园里的植物。(播放音乐: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

师:果园到了。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1:果园里果树真多,有的树上结满了梨,有的树上结满了苹果,还有许多运送水果的汽车呢!

生2:树上有3只猴子,树下有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生3:一只小兔捡到了3个梨,另一只小兔捡到了3个梨,还有一只小兔捡到3个梨,请问它们一共捡到了几个梨?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创设了学生喜欢的音乐和动画情境,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培养了问题意识,达到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从学生个性体验入手

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起点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也是各有特点。

【教学片断】10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要领。下面有一道题“35-14+40”,看哪位同学最先解答出来。

生1:原式=21+40=61。

生2:原式=35+40-14=75-14=61。

生1:我觉得生2的计算方法反而复杂了,不如我的简单。

生2:我觉得先加后减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生3:我觉得还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简便些。

师:我觉得每道题的情况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灵活改变。请大家结合自己所学,举出例子来,用事实来说明。

(学生就常见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习题进行整合分析、提问、概括)

当学生意见不一时,教师以此为引子,让学生对自己采取的方法进行猜想验证,在综合分析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总结了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要领。这种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又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就要关注问题生成,把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思想意识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唯有如此,数学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具活力!

猜你喜欢
加减法小兔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我家果园丰收了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