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5-03-02 16:35赵亚辉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中学吉林东丰1363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人生观注意力创新能力

赵亚辉(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中学 吉林东丰 136324)

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赵亚辉
(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中学 吉林东丰 136324)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微故事贯穿到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微故事,能帮助老师凝聚学生注意力,缓解紧张的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质量。对拓展学生历史方面的视野、深入历史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渗透 历史故事 历史教学

将微故事应用到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同,把历史编辑成很多小故事讲给学生,不只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深化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国内教育正在逐步从传统向素质教育转换,很多学科开始关注学生发展,要求从学习兴趣着手,优化教学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历史微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微故事短小精悍,不仅能活跃历史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增加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起到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提供记忆的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同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基于初中历史课堂课时数有限,为使历史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它的最大效果。

1.设置历史故事,引入新课。

我认为,导入新课时, 设置悬念的历史故事,对初中学生学习动机单纯, 注重故事性、 趣味性的心理特征来说很容易被感染。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 时, 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 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 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 之为“悬念”设臵。同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设臵“悬念” 的历史故事,也能使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 欲望。

2.设置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为现代教学的重点,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总体较快,大众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明显缺少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创新作为民族发展的能量源,创新能力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从而促进国家发展。将微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对开发思维也有很大影响,它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灵感。例如:在《春秋五霸》这个章节中,先向学生设置问题:春秋时期的国家分别是哪些?将学生引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中,这样就能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历史微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不管是那个年龄段,学生都愿意为有兴趣的事物努力,在学习中也存在明显的倾向,有兴趣的课程会加大学习力度,强制学生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不仅会激发其反感心理,严重时还会消极怠学。

1.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历史。

中学作为学习的关键时期,只有好奇心的引导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并且主动学习。从初中历史教材安排来看:有很多和历史相关的故事,此时老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将历史贯彻其中,在历史故事中进行学习。例如:在《夏朝与商朝》这篇课文学习中,先为学生讲述和商朝相关的故事,实时引进《封神演义》,利用妲己与纣王之间的故事帮助学生激发兴趣,让学生理解商朝覆灭和纣王无道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初中作为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段,很多观点都是初中形成。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具有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故事。将微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例如:在《两汉时期的外交》一文中,先为学生讲述苏牧牧羊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民族气节与爱国之心的伟大与重要。在《张赛通西域》中,为了培养学生愿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的决心,就必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真实是每个国家历史都必须遵循的领域,历史微故事也亦然,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帮助学生激发动力,挖掘潜能,从而坚定信心,最后起到启发学生、发人深省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将历史微故事有机的渗透在历史教学中。

1.把历史微故事应用在前期阶段。

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老师的开场白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老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初中阶段的调查与研究来看: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或者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滋生抵触心理。鉴于此,在历史课程教学前,可以为学生设置新颖性、悬疑性的故事,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西汉历史,可以通过人彘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相关事件,并且发表看法,最后由老师详细的讲述该故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为后续《史记》的学习夯实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2.把微故事渗透到课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怎样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就成了每个老师必须思索的问题。为了让学生真正处在听课状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将微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中,能帮助老师凝聚学生注意力,缓解紧张的氛围。如:在学习秦代历史,针对学生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先向学生引出“大风起兮云飞扬”,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学生争抢着回答问题的同时,再由老师复述该故事,以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改善教学质量。

3.把微故事渗透到课末。

把微故事贯彻到课程末尾,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唐朝故事中,针对很多学生反映贞观之治深奥难懂的情况,可以结合武宣门事件缓解紧张感,利用该故事让学生掌握唐朝历史。在春秋历史学习中,将孔孟等先贤的故事引用到教学中,在学生明确社会动荡的原因与具体情况后,就能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信心。

综上所述,将微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拓展视野、深入历史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教学结合实际情况,更好的将微故事渗透到教学中,以此提高学习自主性,焕发学习兴趣,将相关知识真正贯彻到教学过程中。

猜你喜欢
人生观注意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注意力“飞”回来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