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误区

2015-03-02 16:35郑孝楠农安县万顺乡中学吉林农安1302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想象多媒体

郑孝楠(农安县万顺乡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误区

郑孝楠
(农安县万顺乡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农村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改观,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一句教育名言。心理学家也曾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趋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重要动力。多媒体教学以它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fl ash等形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如在教《黄果树瀑布》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体会大自然无限生机的魅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通过多角度多场景去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那里的奇异风光,随着瀑布的出现,轰鸣的声浪声,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信息作用,培养和提高“运用多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

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材,演示网络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阅、选择所需信息的能力。如在教《荔枝图序》一文时,我考虑到这首诗歌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写的,在网络上有白居易的专门网站,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白居易和他写的诗歌的资料。学生查找到了有关白居易其人、其诗、其故事等很多网站,网上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和配有动画的诗歌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而且学生还能在课余继续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光局限在课堂,而延伸至课外,延伸至丰富多彩的广阔的网络上。学生在接触、收集、处理信息过程中提高了信息能力,增长了知识,拓展了阅读视野。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面对的大多是一块呆板的黑板,教学形式单一,而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由静变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多媒体可将英雄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出来,也可将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加以记录和重放。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克服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较差的缺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爱莲说》一文时,我找出了这篇文章的视频朗读,“水陆草木之花......”伴随着古筝名曲《出水莲》缓缓响起,乐曲时而委婉连绵,时而跌宕回环,学生被创设的音乐氛围感染了,形象的画面,抽象的乐曲,表象的文字,互相交融,在学生的脑海中构成一幅立体的美妙图景,学生的想象有了质的飞跃,情感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但是现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1.干扰学生对语言功能的认识和感受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首先具有表意性,而我们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充分认识语言的这一基本功能,并学会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方法。所谓“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认识和感受语言功能方面,却干扰了学生的视线,使他们的目力在眼花缭乱的声光电刺激中忽略或忘记了去体会语言本身表情达意的精妙,拾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似符合“直观教学”,实则没有搞清楚语言学科的直观对象首先是语言文字。

2.限制学生对语言内容的联想和想象

语言本身并无直接的可感性,它必须借助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中介来实现语意。读者根据眼前的语言符号,调动现存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由此及彼地联想并对自己记忆中的有关内容扩充加工、再现或再造,从而进人作者所精心构制的语境去玩味他的旨趣,理解他的情感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层次。

所以,用一些固定的画面去图解蕴蓄深厚而复杂的语言,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思维简单化,导致理解力逐渐退化而丧失学习语言应有的心理素质。

3.淡化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和体味

应当承认,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多种传达信息的方法,加大了信息量,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有利于扩展他们的视野,触发他们的感知,使他们触类旁通。但是,也正因如此,如果使用不当,反而容易冲淡语言的韵味,使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减弱或转移,对语言本身的体会变得浅淡。从而失去了咀嚼玩味课文的兴趣,甚至降低了对语言的审美情趣。

4.妨碍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把握和品评

我们曾指出过语言内容有模糊性,但这并不等于否定它同时也具有准确性和精确性。认识了前者,就有利于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想象发挥;理解了后者,就便于要求学生将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要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还得靠在课文本身上做文章,现行于中学课文课堂的许多教学片,其实并不能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目的的实现上殊途同归。这是因为一方面有些课文内容不适合制成教学片,另一方面有些教学片没有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本意和风格。

总而言之,语言学科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组造能力、对美的体验能力和对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而这些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对语言的“悟性”。多媒体教学正是一个能直接关系培养这一“悟性”的教学手段。要使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将其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联系而深入研究,使它避免或尽快走出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的误区,真正为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大显身手。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想象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