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2015-03-02 16:35德吉白珍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西藏日喀则8570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高尚人格师生

德吉白珍(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德吉白珍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播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在他们心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枝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给予信任和关怀,鼓励和期待,就等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真诚、善良、温和的种子。

在教学中一定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丰富的学识引导每一个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每一个学生人。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努力的同时,有些许领悟。

一、爱学生,尊重学生。

人,有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感情。无论是谁,对于和他相处融洽的人都有一份情感,愿意听他的话,喜欢她做的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就愿意和他对着干,就会产生逆反心里,就不愿看到他。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也热爱老师,尊重教师,尤其是小学生,还经常把他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上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想尽办法学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传递知识成功的前提。 每个班都会有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调皮的孩子。教师也不要着急、要冷静、和善的对待学生,要耐心的查明原因,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间融洽的感情,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师生间建立融洽感情的关键是什么呢?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爱,是感情本质的体现。由爱产生的感情则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极端的追求升学率,使得优秀生受到教师偏爱,而对学困生表现出冷淡,甚至放弃他们,导致这部分学生有种被遗弃的心理,变成爱说话爱捣乱的差生。其实,这部分学生比优秀生,更加渴望老师的关爱,只有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些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所谓平等是创造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主动去学习。在课堂上,我把教学中的问题分成等级,创造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那些难度大,有发挥性的问题让优秀生答;较容易的客观题让中等生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同时,我还侧重发现差等生的优点并加以赞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一个公平公正的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师生关系焕发迷人的光彩。

三、多与学生沟通,充分关心学生。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老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地重视,希望教师能够和他们平等相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沟通,带着爱心同他们多交谈,说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尤其是差生,通过接近他们,使他们改变胆怯自卑的表现,主动和老师推心交谈,增强了自信心,也让学生知道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他们就会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心心相通了,就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

四、赏识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只有赏识学生才能驾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从而使学生的在心里上产生一定的愉悦感,并转化成巨大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这种赏识又是建立在爱与信任的基础之上。一个生活中的关切问候,一个学习上的真心帮助,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唤醒学生热情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刚接手时,他的数、语、外三科成绩不好,但他的字写得不错,抓住这一闪光点,我不惜时机的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如:你的字写的非常漂亮,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高兴,相信你今后会继续努力,加油孩子等。有一次,他的母亲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儿子近段做作业特别认真,字也写的非常工整,每天作业都能及时完成。我说靠鼓励,靠赏识。后来,这个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一个学期结束后,他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对学生热情的关爱,慷慨的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还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做教师的应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学会用欣喜的目光发现学生微小进步,把肯定和赞赏的语言慷慨大方地送给我们的学生。因为在你的赞叹声中,在你欣赏的目光中,会出现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努力。

五、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行为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与生活的模范和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那么作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①,教师要具备积极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其次,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③,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所以,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学高、德高的光辉形象。这个形象一旦树立,学生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对你这个人的学识、道德人格感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了。

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丰富的学识引导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这样才可能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教师的职责。

猜你喜欢
高尚人格师生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高尚的人
麻辣师生
高楼的家与高尚的家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