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2015-03-02 16:35王国胜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初级中学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1307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可行性篮球素质

王国胜(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初级中学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王国胜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初级中学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素质拓展引入初中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还处在初期阶段,所以很难保障相关目标达成。老师要关注教学场地,合理安排课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的可行性。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可行的。

素质拓展 教学场地 课时合理 整合教学

素质拓展是专门设计的挑战性项目,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中,帮助学生挑战自我、磨练意志、提高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初中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把素质拓展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学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同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成果。[1]

一、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拓展训练引入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有十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与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初中体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以来,很少有人真正掌握、理解、熟悉这种培训机构的,市场训练与素质拓展明显不足。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必须具备的素质,目前很多学校都已将素质拓展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就目前学校开设情况来看:还处在初期阶段,所以很难保障相关目标达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从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来看:更多的是球类,如:排球、足球、篮球,田径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如:跳远、跑步、投掷铅球、调高等。而健身操、武术类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适时把素质拓展带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引入拓展活动中,对新课标下的素质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因为课程单一,足球、篮球并不适合女子训练,这让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得不到有效使用,很多常规活动,难以激发练习兴趣,这对开展体育课程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学生更愿意和新的学习内容接触,以满足好奇心,更好的融入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2]

二、关注教学场地,合理安排课时

课时长短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与效率,如果课时较长,学生运动量太大,身体就会出现透支;而课时太短,又很难达到锻炼要求。从初中课时安排来看:一般在40分钟,一周2节体育课,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依然有体育课,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密度、练习负荷、强度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变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障40分钟内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初中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基础设备与场地的条件下建成的,如果缺乏器材、场地,那么学生的锻炼效果将大打折扣,如:篮球、足球、田径都需要专业的练习场地,这样才能保障教学与练习的有效性。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的可行性

初中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具有可行性。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拓展训练其实这也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要更新。

体育课利用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质与塑造高尚的道德理念与情操,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打造健康体魄,对集体主义、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体育课意义与价值,主动放弃填鸭式教学的局限,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可以围城一圈跳兔子舞,以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热情,感受集体的温暖。当兔子舞熟练后,再逐步加大难度,以保障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兴趣。

2.人群因素不可忽视。

老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培训师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素质拓展,只要老师按时参与培训,就能胜任培训师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挖掘潜能,对教育学生也有很好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拥有勇敢的品质,在素质拓展中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中,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等生,通过素质拓展,都能有效提高自身价值。在相关活动中,利用品质与毅力,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团队、集体。如:在背夹篮球这项活动中,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6个学生为小组,对气球进行搬运,手挽手、背对背的配合,从起点将篮球送到终点,如果篮球中途落地,可以捡起后继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小组人员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拓展活动不止是游戏,更是得到启示与感悟的过程。

四、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可行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这一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两者都是利用主体活动达到锻炼个体的目的,结合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得到乐趣。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利用引导权利,对其进行分组、集中练习,这样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就能得到个人与团队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中,两者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心理与身体的双丰收。因此,在教学期间,需要一定的安全保障,对于素质拓展中的单杠、双杠训练,必须拥有正确、科学的保护措施。[3]

1.拓展训练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体验中。从学生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入手,通过具体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训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从而形成体育相关品质。

2.从教学内容来审视。

两者在教学上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技能传输,而素质拓展则要求精神与技能整合,两者既相似,又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将素质拓展引入初中体育教学满足初中生心理与生理特点,在优势互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激发潜能,产生更多积极的功效。因此,在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素质拓展与体育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通过优化课堂模式,健全教学机制,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1]李小伟.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学周刊b版》,2013(06).

[2]徐平.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导学》, 2016(03).

[3]陈卫.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5(05).

猜你喜欢
可行性篮球素质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