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2015-03-02 16:35吕春丽回民区教育局青少年工作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音乐课美育美的

吕春丽(回民区教育局青少年工作科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吕春丽
(回民区教育局青少年工作科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尤其是在近期国家提出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后,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地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少年儿童艺术启蒙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又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

如何把握音乐教学整体的质量,需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从而实现既提高少年儿童音乐素养,同时又在音乐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汲取艺术精华。

一、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要把欣赏美好旋律的方法与道德教育相统一。“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会发出美妙歌声的人,说话一定不会粗野,乱说乱吼,他的言谈举止一定十分得体,表现出好的修养。热爱音乐的人,他是用歌声去表现生活,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歌曲的情绪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因此,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会欣赏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二者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是音乐教学的基础。

2.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多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多媒体设备,仍然不能代替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范唱有着比录音范唱更为直观、形象的好处。从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浓厚的学习欲望,直接感染教师的教学情绪。“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单一与综合。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 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综合”更为适宜。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有生动的课堂教学,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3.传授知识、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音乐教学体系要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音乐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实际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学生在学校学习音乐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多学知识这就要靠我们音乐教师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学生在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时,我做了一个测试,一个班先听后看《音乐之声》,一个班先看后听。在纯粹的聆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一般,甚至不愿意听;而后者学生则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观看和聆听的同时,有的学生居然学会了歌曲中最难唱的衬句。多媒体的运用使两节课的效果截然不同。可见,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中激趣的重要性。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初探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

1.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

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五育并重”等观点,他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充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以美助德的主张。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

2.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

3.美妙的歌声陶冶人的情操、规范约束人的言行

会发出美妙歌声的人,说话一定不会粗野,乱说乱吼,他的言谈举止一定十分得体,表现出好的修养。热爱音乐的人,他是用歌声去表现生活,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歌曲的情绪去感染人和教育人。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为青少年积淀具备审美情操打基础,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4.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智慧,启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如《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是一首彝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热情欢快,又具有幸福、甜美之感,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配以电教片介绍祖国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从绚丽多彩的城市风光到小城镇风情,再介绍彝族山寨的风土人情,配上该歌曲的伴唱录音导入新课,富有彝族特色的热情曲调,使学生仿佛看到他们正载歌载舞的欢迎远方的每一位客人,这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出了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5.用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如在训练《母鸡叫格格》这条练习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分声部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达到了和谐的效果。接着归纳这条练习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等,通过这些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进而将学生分四组讨论,让学生进行重新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并从中体会到创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育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激发青少年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只有好方法的不断呈现,音乐教学才会更加精彩有趣。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的行列中,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音乐课美育美的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