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参与体验教学模式的开展路径

2015-03-02 16:35丁醒梅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1307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4期
关键词:品德创设情境

丁醒梅(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参与体验教学模式的开展路径

丁醒梅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00)

引领学生从社会场景中进行自我体验与探究,从而达到改善思想境界,生成有效的道德素质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进行情感体验;提供思维空间,进行操练体验;优化教学方法,增强体验。为了解决该问题,老师必须整合体验式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做好探究、感知、体验工作,将客观的道德准则变成主观意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与道德素养。

创设情境 操练体验 优化教法 体验教学

为了得到“激情真、晓理准、导行良”的教学效果,在品德与社会的“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社会实践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展现学生特征,引领学生从社会场景中进行自我体验与探究,从而达到改善思想境界,生成有效的道德素质的目的。为了解决该问题,老师必须整合体验式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做好探究、感知、体验工作,将客观的道德准则变成主观意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与道德素养。

一、创设情境,进行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要求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合作、体验,培养 情感,实现道德品质内化,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素养,是 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教学改革的必然追求。心理学研究指出:在特殊情境里,人会产生一定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信息变成个人意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参与,对问题进行探究,以体验各种道德行为与认识。[1]

在教学期间,用较好的情绪引导与感染学生,让学生自信满满的回答并探究问题。每堂课都面带微笑,并用亲切、柔和的语言进行教学,以减小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师生距离,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与讨论,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让教学效果有了保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事先搜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利用这样的故事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如果低年级小学生思想品德课能够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通过音像进行情境渲染,通过影像、音乐提供多种试听场景,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

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不能离开自身价值,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品德修养与道德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内心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行为活动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情感体验,在激发共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母亲节之际,通过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歌,让学生大胆交谈与母亲的生活,让学生树立起尊重父母、关爱父母的好习惯,只有真正明白父母艰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3]

二、提供思维空间,进行操练体验

在现代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其提供宽松、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其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体验中获取知识。首先,为学生提供联想体验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对道德事物的情感反应,所以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寻求思想内化与教材的整合点,当某个形象出现后,加工类似事物,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结构。对生活场景进行模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模拟场景的机会,以此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新感受。

如果将情感体验定义成学生的内心感受,操练体验就属于外化行动,只有真正表现内心情感,体验式教学才更有意义。如果缺乏真实表现和体验,那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失去了本真,教学任务也将难以实现。对此,在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必须带领学生做好训练,将品德素养渗透到行动中。如:在重阳节来临前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和老人进行交流,并且为老人表演节目,让学生知道老人也需要关爱,进而更加耐心、细心的关爱自己身边的老人与亲人,最后达到改善自身品德素养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方法,增强体验

从传统的教学过程来看: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更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优化教学途径,才能让学生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问题式探究中,该方式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帮助学生挖掘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辨机会,以提高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先由老师质疑,利用内心矛盾激发学习欲望。在组织探究期间,先由老师设计问题或者学生自己质疑,将问题作为导向,不断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与资料查询,进行实地考验与合作辨析,最后才能收到情感升华与知识内化的作用。在解决问题期间,同对道德知识的分析与探讨,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习的规律性与目的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游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明确该做什么,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例如:在《走进商场》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体验,向学生设计了《文明售货员》的游戏,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设计《不讲文明的顾客》为其提供反面教育,在正反思考的情况下,让小学生明白做文明公民的重要性。[4]

从现实社会反馈的信息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必须立足教学途径,放眼教育,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才能让教学更加有效。如:可以让学生从辩论中深化道德,从玩耍中明确情感,在实践中规范行为。

综上所述,将探究与体验渗透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能为学生创建出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格局,最后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因此,在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出发,提高教学质量。

[1]卢建华,韩百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路径探微[J].《中国体卫艺教育》, 2010(06).

[2]覃成德.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思考[J].《新课程·小学》, 2016(01).

[3]杨鸿雁.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生活教育》, 2016(05).

[4]晁海军.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 2013(5).

猜你喜欢
品德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