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3-03 09:10刘霞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舆情微时代

刘霞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刘霞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摘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微博、微信、QQ等为交互平台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的信息传输以实时互动、高效便捷、开放为特点,网络舆论内容上多样化、浅表化,在形式上圈群化、碎片化,网络舆论主体草根化,使得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难度加剧。微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互联网技术发展不平衡,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部门,系统分析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

关键词:微时代;互联网+;网络舆论;网络舆情

一、微时代及其特点

(一)“微时代”的提出

在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中,移动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并且提出要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培养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如,互联网与传统通信行业结合,就有了现在的微信、QQ等产品;互联网与传统的销售行业的结合,就有了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的繁荣;互联网与传统的汽车租赁行业的结合,就有了滴滴打的、快的打车等便民产品。互联网,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兴技术平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微博、微信、QQ等交互平台为方式的“微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概念即微时代的核心内涵。

(二)微时代的特点

在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网络时代,人、物、空间、介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人逐渐网络化。网缘,成为新的评价人际关系的标准,人类成为重型在线动物,人际交往逐渐圈群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群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人为划定或者选择的人际交往圈。圈群化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网络信息因此而出现碎片化。

2.物逐渐智能化。物的智能化,如扫地机器人、机器人导游、Apple watch、无人飞机,智能驾驶等等,它一方面解放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力。

3.传播介质移动化。除了以空气、水、金属等传统的现实空间为传播介质以外,互联网技术创造的“虚拟空间”作为移动的传播介质正蓬勃发展。

4.人类文明的形态逐渐数字化。近两年,清明节扫墓服务在淘宝、微商里迅速蹿红,电子博物馆、电子公墓等在网络盛行,人类文明形态的数字化正以应接不暇的姿态蹿入人们的头脑,令年岁稍长的人群感叹时代变迁太快。

二、微时代的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论

在我国,“舆论(public opinion)”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1]。在欧洲,18世纪的伏尔泰称“舆论”是世界之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2]。从古至今,人们都认同舆论的重要性,但对舆论的内涵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多数人概括一致的对社会感知和态度的反映。也有人认为,舆论是在一定的时空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3]。舆论是一定群体对特定事物带有倾向性的认知和看法。2015年5月2日,一篇名为“华山天价米饭15元一碗”的报道引起网友热议,随之成为舆论热点。有舆论认为,一碗米饭15元远远超出了实际成本,有敲诈之嫌;有舆论认为,明码标价,买卖自愿,无可非议;有舆论认为,对于景区里的经营行为,政府要做好价格引导,不能是暴利;也有舆论认为,虽然是明码标价,但消费者却别无他选,仍有“强迫消费”之嫌。2015年5月3日,四川成都一男司机因违法变道而对变道女司机进行殴打,导致其骨折并带有轻微脑震荡。事件之初,舆论强烈的谴责男司机的暴力行为;随着男司机车内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的公布,舆论突然逆转,甚者有人认为女司机挨打实属“自作自受”。因此,网络舆论,是网民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殊信息载体,对现实空间里发生的具体事件,在网络空间里共同表达并呈现出来的认知和意见。

(二)网络舆论在微时代的新特点

在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微时代,互联网空间里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性”。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个可以不受任何拘束的表达个人的见解、立场和情感的机会;移动终端,开辟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播音员”的传媒时代。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85.8%。网络舆论的“草根性”是与“官方舆论”而言的,微时代再不是“官方”一家之谈的时代,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性”,使得信息资料获取更加直接,从而比传统媒介更具说服力。

2.网络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微型化”、“多样化”并存。“微型化”,是指承载网络舆信息的形式微小,如一个短句,一张截图,甚至一个符号等等。“多样化”是网络舆论的信息内容多样,涵盖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获得并发表各类言论和发布消息的机会,自由选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舆论形式“微型化”和内容“多样化”并存。

3.网民人员众多,结构纷繁复杂。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它开放、无门槛,几乎无处不在。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见表1);10- 3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达到78.1%,其中,20- 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见表2);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见表3)。正是如此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正是在声势浩大的网民规模和参差不齐的人员结构才成就了如今的“微时代”。

4.网络舆论的传播实时互动、高效便捷。网络舆论的传播方式依靠当前强大的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例如网上论坛,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空间,各类聊天工具等等,让舆论的传播高效便捷、实时互动。如,在恐怖信息和恐怖事件上,网络舆论更容易引起网民情绪化的评论,网上与网下的快速互动,成为引起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的导火索,使得一些群众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问题或矛盾都会借机利用网络舆论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导致比恐怖事件更加可怕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威胁国家的发展。

表1:

表2:

表3:

(三)微时代的网络舆论管理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是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述[4]。事实上,网络舆情,应该是对网络舆论的一种综合评价。如“华山天价米饭”引起网友热议,而形成4种不同观点和态度,持不同观点态度的人数以及在整个网络舆论中所占比重,这就是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因此,网络舆情,是对网民对其关注的各种话题及事件在网络上公开表达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分析甄别、归纳总结综合评价信息。通过对“华山天价米饭”的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归纳之后,这4种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基本上表现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信任,为此5月3日,华山景区的官方微博、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局的官方微博先后对该事件进行回应,引导网络舆论逐渐趋于理性。同时,该事件也给景区管理以深思:公众对旅游景区服务经营不满,现行的旅游经济、景点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网络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是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的重要手段。与网络舆论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舆情以网络舆论为基础。网络舆情以网络舆论为基础,网络舆论是网络舆情的“原材料”,网络舆情是网络舆论的“产品”。“舆情分析软件”、“舆情分析专家”以期能为特定的主体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

2.网络舆情是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在各种舆论充斥着网络空间,从数以亿计的信息海洋中研判出有价值的信息,就是网络舆情的主要任务。

3.网络舆情为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到的网络舆情,往往能帮助决策者、管理者或者当事人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控制舆论。

三、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规范已经纳入政府工作

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发展和规范网络空间,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网络空间的发展和规范已经载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这是政府主动适应微时代的到来而制定的政策方向,为微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互联网技术成熟且有市场广泛

微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是柄双刃剑。任何技术的发展不应受到国籍、立法和政策的造成任何限制或偏袒,决定某种技术发展状况的标准只能是技术本身是否成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5]。任何对技术的发展造成的障碍行为都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现今,互联网技术成熟且有广泛的市场,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网络舆论引导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国际社会对互联网的管理已基本达成责任共识

2002年7月25日世界经合与发展组织理事会在其发表的《经合与发展组织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准则:发展安全文化》中就指出:“所有参与者均对信息系统与网络的安全负有责任”。2003年日内瓦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第一阶段会议上的主流观点认为,互联网关系到各国和人民的利益与安全,必须提到联合国框架下讨论互联网的治理问题。2005年6月,“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提出,“网络治理是指国家、私人部门和公民社会在它们各自角色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的原则、标准、规定、决策程序,以及规范互联网发展和使用的共同计划”。这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及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为微时代下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和责任意识。

四、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治安形势变幻莫测

微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武器及其杀伤力的竞争,而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文明之间的较量。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下,互联网空间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网络空间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争相抢夺的重要阵地。国际社会中意识形态的较量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新的意识形态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战胜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社会文明、价值观等在互联网世界碰撞,相互作用、此消彼长。20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仍警示着我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切勿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二)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

美国斯诺登事件警示我们,网络空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十分激烈。全球已进入网络空间安全重大变革时期,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宇宙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6],已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新战场。许多大国已经采取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保护其网络空间安全。因为一句“奥巴马说话做事总是太鲁莽,像一只热带丛林里的猴子”,朝鲜的互联网就曾被美国切断,全国无法上网。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顶级域名“.iq”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所有网址以“.iq”为后缀的网站全部从互联网蒸发,伊拉克这个活生生的国家竟然在虚拟世界里“消失”了。2004年4月,由于在顶级域名管理权问题上发生分歧,利比亚顶级域名“.ly”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上消失了三天。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终极武器,网络安全,是我国网络舆论自由与控制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网络空间里的“蝴蝶效应”和“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蝴蝶效应”即,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引申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7]“维特效应”是菲利普斯提出的重要理论,即自杀模仿现象,自杀诱发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自杀事件广为宣传的地区。而且,这种宣传越是广泛,随后的自杀者就越多[8]。“蝴蝶效应”和“维特效应”对盲目、分化的网络舆论,更是煽风点火、火上浇油,“蝴蝶效应”和“维特效应”对网络舆论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就像细胞被放置在显微镜之下,尤其值得关注。

(四)网络大V居心叵测,网络舆论真假难辨

在社会矛盾突出的今天,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在网上交流、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也为别有用心的网民、网络大V传播煽动推翻或分裂国家政权、煽动民族仇恨、盗窃、诈骗、敲诈勒索、赌博等违法犯罪提供了方便,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网上与网下的互动快速便捷,一些群众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问题或矛盾就会利用网络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或者容易受到网络负面舆论的教唆和影响,极易成为引起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导火索,导致更加可怕的社会问题,威胁国家的发展。

五、微时代网络舆论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的应对微时代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网络舆论管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维护网络安全

1.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战略。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战略实施工作机制,加大力度,建立国产化实施、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国产化试点,全面组织对芯片、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等核心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分步、分类实施国产化战略,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核心。

2.加强对国家级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和监管。美国斯诺登事件为我国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思科、IBM、谷歌、高通、Inter、苹果、甲骨文、微软”号称美国“八大金刚”,其产品几乎垄断了全球产业命脉,并已深度渗透至我国电信、金融、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国家级重要信息系统作为国家和行业的重点保护对象,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互联网空间管理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网络舆论可控可防,并非洪水猛兽。虽然,我国成立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早已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强微时代的网络舆论管理亟需制度规范。

2.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研判、应对机制,完善国家级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事故)报告、调查和应急处置机制。网络舆论研判、应对机制,在各部门之间加快构建信息化体系,形成一个稳定的、光滑的、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尤其是遇到国家级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事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调动和整合各种网络力量积极应对。

(三)肃清和维护网络空间

1.信息公开要及时、主动、全面、客观,把握舆论引导权。及时、全面、主动、客观地公开信息,不仅能将网民尽可能的引导至主流舆论之中,还可以避免引起新一轮的舆论危机,只有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才能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2.严厉打击利用网络的违法犯罪行为。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同一被认定为诽谤信息的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行为可定罪。据此,中央加大力度整治网络秩序,针对网络乱象,重拳出击,及时追究那些散布不良信息的媒体和个人的责任,如秦火火、薛蛮子、立二拆四等一批网络大V,有效地清理了网络空间。要保持网络空间的清朗,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犯罪行为必将继续。

3.建立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发挥公安机关主导的网络安全管理职能,建立网上网下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能有效的肃清并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前所述,我国网民数量以10- 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为最,其中20- 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高达31.5%。根据我国国情,10- 29岁年龄段的人群基本上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对学生成长成才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微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赋予了引导和教育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1.利用网络宣传传统文化观念、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复杂而多元,学生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而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彷徨、困惑、无所适从,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是微时代的要求。

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火已经绵延到网络空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意识形态教育刻不容缓。同时,沉迷网络,适应现实的能力急剧降低,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严重时导致人格的异常。据有关调查,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迷恋症”和“网络孤独症”的倾向。

3.加强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据有关调查,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内容,47%与暴力、色情有关,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有些意志薄弱者就有可能丧失是非判断能力,由欣赏走向趋同,由无意识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成为网上色情暴力的俘虏,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9.

[4]何军.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3,(22).

[5]“中国行业研究网”.也淡技术中立[EB/OL].http://www. chinairn.com/doc/50160/11235.htmI,2005-04-20.

[6]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考与启示[J].金融电子化,2014,(6).

[7]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6).

(责任编辑:落落)

[8]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到的伦理规范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5).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Internet Opinion in Micro- network Era

LIUXia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Abstract: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n real-time interactive micro era, convenient and universal, opening for the characteristics.Internet opinion is diversified and superficial in content, ring-grouping and fragmented in form, the subject of internet opinion is mainly grass-roots, all of those mak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more difficult.Micro-era,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internet opin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s analysi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to guide and control the internet opinion, maintaining network security became imperative.

Key words:Micro-network Era;Internet +;Internet opinion;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作者简介:刘霞(1982-),女,湖南新邵人,湖南警察学院讲师,刑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治安管理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基于突发事件应对的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研究”——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YBB079)。

收稿日期:2015- 08- 20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1140(2015)05- 0070- 06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网络舆情微时代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