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军事系统在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努力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15-03-07 05:18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张肖南
国防 2015年7期
关键词:军民民族团结云南

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肖南

发挥军事系统在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努力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肖南

习近平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先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并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近年来,经过云南省军地共同努力,全省军民融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民国防观念日益增强,国防科技工业成绩显著,军地人才共育成果丰硕,军队保障改革步伐加快,国防动员建设扎实推进,边防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双拥共建工作有新的发展。这些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军事系统,在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负有重要职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军事系统在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以更新的观念、更好的思路、更高的标准,扎实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努力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习主席指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强调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要求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今年初考察云南时又强调,要把云南建设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走云南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必须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必须突出民族团结进步这个政治要求,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体而言,要做到“三个充分认清”。

充分认清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客观要求。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背靠国家战略腹地,长期呈现“内忧外患交织并存、多重威胁叠加共振”的基本态势。驻滇部队只有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内构建保持社会稳定、民众安心的和谐网络,对外形成抵御外来干涉、侵略的安全屏障,才能为维护和延长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可靠保障。

充分认清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始终依靠人民巩固国防、建设军队,与我军坚持人民军队宗旨、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辅相成。近年来,驻滇部队通过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以及完成巡逻执勤、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不仅为云南的繁荣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摔打锤炼了部队,提升了驻滇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当前,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已进入关键阶段,只有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驻滇部队全面推进备战、完成使命任务、实现改革发展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精神和技术支持。

充分认清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凝聚意志力量、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现实需要。云南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迫切需要实现富民强滇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驻滇部队作为驻守、战斗、生活在云南的人民子弟兵,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责无旁贷。必须更加自觉主动、更加扎实有效地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全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全省各族人民一道凝聚意志力量,共同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的新云南。

二、坚持发挥驻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特有优势,全面服务和融入云南发展战略

驻滇部队军兵种类型齐全、人数众多,全省基干民兵人数也比较多,具有政治过硬、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等诸多优势,在捍卫云南边防和社会稳定、服务云南发展战略、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具体而言,要在六个方面积极主动作为。

坚决捍卫边防和社会稳定,始终为云南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贯彻睦邻友好、经略周边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坚持维权维稳相统一,严密组织边防常态化管控,稳步推进强边固防工作,着力将云南“八千里边防”打造成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作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前进基地和策应支援其他方向军事斗争的重要支撑。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管联控模式,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口岸”创建活动,持续抓好常态化维稳工作,有效防范打击“三股势力”暴恐活动,积极协助地方处置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主动参与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促进云南社会和谐稳定。

坚决完成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急难任务,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云南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高发的实际,着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持续抓好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和省级国防动员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全省重点民兵分队建设;建立健全军地协作应急机制,及时完善各类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加强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驻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全力以赴完成各类抢险救灾、应急救援任务,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云南建设发展的“瓶颈”。驻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要主动参与兴边富民工程,积极投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突出支援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配合搞好边境经济合作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要充分发挥军事设施的民用效能,边防公路、巡逻道路和饮水工程要兼顾民用。

主动搞好扶贫帮困,继续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深入开展驻滇部队军以上单位帮扶一个贫困县、师级单位帮扶一个贫困乡镇,以及“百个边防连队与百个边境村寨共建、百个人武部与百个贫困村寨挂钩帮扶”的“双百”活动,积极参与“十县百乡千村万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坚持把智力帮扶从扶贫帮困中突出出来,全力协助地方党委政府不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大力推进边疆文化建设,着力构筑军地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军民和睦之魂。要坚持把物质支援与精神扶持相统一,帮助搞好革命遗址、农(牧)家书屋、文化广场和文化惠民示范村、示范社区等建设,主动参与“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活动,适时开展以送理论宣讲、送文艺演出、送影视巡播、送法律咨询、送心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进村入寨”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要持续抓好当前正在开展的“云南边防八千里文化长廊”建设,促进边疆传统文化、边关战场文化、边寨民族文化、边防新兴文化、界碑国门文化融为一体、蓬勃发展。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升美丽云南指数。着眼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组织驻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绿水青山计划”,以实际行动参加“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生态区防护林建设;按照“场地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的标准,落实“一个官兵十棵树、一支部队一片林”计划,打造有示范效应的“国防林”;在森林火险高发地区,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支民兵专业护林巡逻和防火分队,为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云南”做出积极贡献。

三、坚持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不断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全面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驻滇部队只有深深根植于云岭高原,紧紧依靠云南各族群众,立足经济与国防建设的融合点、找准发展成果转换为军事实力的切入点、着眼战斗力提升的生长点,才能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不断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切实形成组织、力量和保障“三个体系”。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构建科学规范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军地联合领导和指挥体制。云南驻军单位多、隶属关系复杂、军地边境管控和维稳力量多元,遂行重大军事任务集中指挥和联合保障难度大。因此,必须构建“军地一体、平战结合、权威高效、运转顺畅”的联合领导和指挥体制,完善由党政军警民各成员单位联合参与的情报信息、指挥控制、政治工作、综合保障等指挥要素单元,明确职能任务和相互关系,才能在遂行任务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联合指挥。二是健全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依托国动委,充分发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的牵头作用,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逐步完善信息共享、论证决策、协调落实、评估调控等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军事机关要定期向领导小组或地方有关部门提报对接军事需求,协调纳入政府规划,统筹推进落实,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满足国防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党管武装、双拥共建、民族团结纳入军地各级绩效考核体系,调整细化考评细则,营造民族团结、军民融合良好氛围。三是推进云南“法治边疆”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涉及军地资源配置和利益调整,仅靠教育、经济、行政等手段难以有效推动,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战略要求,紧跟依法治省步伐。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云南边防特点和边境管控现实难题,争取国家立法支持;另一方面,抓紧制定兵员征集、军地联合管边、军事设施保护、物资征用和储备办法、优待抚恤、参战支前等方面的地方性配套法规。同时,抓好普法教育,强化执法监督,提高联合执法能力。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构建平战结合的力量体系。一是优化组织结构布局。适应支援保障作战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军地资源,统筹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装备配套的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和政府应急力量,形成作战、支援、应急和储备四种类型队伍梯次配置、互为一体的力量体系。二是加强军地联合训练。按照实战化训练的要求,加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演练。结合战场勘察、战役集训、“军事日”活动和遂行应急抢险、反恐维稳、灾害救援等行动任务,深化拓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边境地区军警民联防联训、内地民兵赴边境一线连队驻训参勤和省民兵预备役应急通信分队伴随保障驻滇部队野外行动,全面提高军地领导机关的联合指挥能力和各种力量联合遂行任务的能力。三是推进新型力量建设。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军工科技生产单位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优势,突出抓好民兵网络攻防、电子对抗、心理干扰、防空反导、侦察预警等新型后备力量建设,按计划展开军兵种预备役部队组建工作,为开展军事斗争提供坚强力量保障。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构建军地衔接的保障体系。一是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人才。依托国民教育体系,继续抓好国防生招收培养、现役官兵学历升级和培训深造。完善退役军人推荐、选拔、培养、安置机制,加强双向择业、岗前培训和综合考评,择优安置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就业。军地共同抓好预备役军官和专武干部的联选、联训、联管、联考、联用,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二是基础设施贯彻军事需求。当前我国正加紧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云南正着力建设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等五大基础网络。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部队进出道路、武器装备装卸载平台、动员物资集散平台、军事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为军队遂行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适当预置接入信道资源。三是加强军队后装社会化保障。继续探索“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新模式,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助军队完成能源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基建营房、生活保障等任务。充分利用地方科技资源,加强电子网络、工程防化、气象测绘、交通物流等装备物资保障,建立健全联储联征机制。驻滇部队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搞好协调,适时把非军事职能移交给地方,把社会能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把利用市场能办的事情推向市场,确保军队后装保障各类资源有效配置,实现综合保障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孙永钰)

简 讯

河南省组织2015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暨高校征兵工作业务培训

为有效提升高校征兵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推动大学生征兵工作有效落实,近日,河南省组织了2015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暨高校征兵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形势、查找存在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办法,部署了今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任务。培训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交流了开展征兵工作的经验做法,与会人员参观了河南工程学院武装部建设及征兵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全国征兵网操作使用、大学生入伍后学籍保留和退伍复学升学、学费补偿申请办理、高校学生兵役登记、大学生征集组织实施办法及廉洁要求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这次会议暨集中培训,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大学生征兵工作的目标任务、熟悉了高校征兵工作政策规定、掌握了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程序方法,为促进全省高校征兵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网上征兵操作练习

(王红波 杜 磊 张正军 摄影报道)

猜你喜欢
军民民族团结云南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族团结之歌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