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2015-03-07 08:00乔风雷王永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曲度椎间隙

乔风雷 ,朱 斌 ,马 军 ,鲍 雷 ,王永康 ,陈 璇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a影像科,b骨科,江苏 宿迁 223800;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08)

椎间隙大小的改变是诊断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依据[1-2],如果椎间盘高度下降超过40%,椎间盘高度与腰痛便呈正相关[3-6]。随着诸多新技术应用于腰椎疾病诊治,临床缺少对椎间隙间距及正常椎间盘生理模型的相关数据。笔者通过CT三维重建对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的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进行测量,分析其在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节段是否有差异,为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5月在宿迁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或全腰椎检查的非腰椎疾病患者120例,男 60例,女 60例;年龄 24~83岁,平均(49.0±15.9)岁。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腰椎疾病病史、症状及体征,影像检查无明显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等,年龄偏大患者腰椎退变不明显(增生不明显,椎间隙及关节突关节无明显狭窄倾向)。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20~<40岁 40例,男女各 20例,平均(31.8±5.1)岁;40~<60 岁 40 例,男女各 20 例,平均(47.2±3.9)岁;≥60岁 40例,男女各 20例,平均(68.0±7.5)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64 AS+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上举,双下肢伸直。扫描参数:120 kV,层厚2.0~3.0 mm,准直128×0.6 mm,螺距0.8~1.2,行螺旋容积扫描。

1.3 图像重建及后处理 将图像行骨算法重建:层厚1 mm,层距1 mm。B60s sharp把重建后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中,行MPR。

1.4 指标测量 选择腰椎正中矢状面图像,分别于椎体的前缘、中部、后缘测量每个椎间隙的前、中、后距(图 1)。

图1 腰椎正中矢状面,图中a线即为椎间隙前距,b线为椎间隙中距,c线为椎间隙后距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不同性别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及不同腰椎节段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比较(表1)

表1 不同性别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比较(l/mm,±s)

表1 不同性别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比较(l/mm,±s)

注:相同腰椎节段男性与女性的椎间隙前、中、后间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腰椎节段 前距 中距男性 女性 t值 P值 男性 女性 t值 P值 男性 女性 t值 P值L1~2 7.1±1.6 5.9±1.3 4.278 0.093 7.7±1.4 7.4±1.2 1.215 0.384 4.0±1.1 3.7±0.9 1.156 0.247 L2~3 8.7±1.5 7.9±1.4 3.117 0.300 9.5±1.6 8.8±1.3 2.324 0.207 4.9±1.2 4.6±1.0 1.843 0.066 L3~4 9.9±1.7 9.1±1.6 2.380 0.562 10.4±2.1 9.9±1.3 1.340 0.183 5.7±1.5 5.3±1.2 1.506 0.116 L4~5 11.0±1.8 10.9±1.9 0.289 0.856 10.4±2.0 10.5±1.7-0.321 0.166 5.8±1.5 5.6±1.3 0.882 0.087 L5~S1 12.3±2.6 12.0±2.6 0.634 0.619 9.7±2.2 9.9±2.1-0.336 0.564 4.9±1.3 5.1±1.4-0.477 0.998后距

2.2 各年龄组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比较(表2~4)

表2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前距比较(l/mm,±s)

表2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前距比较(l/mm,±s)

前距腰椎节段 ≥60岁(n=40)L1~2 6.3±1.3 6.5±1.7 6.6±1.6 0.317 0.729 L2~3 7.9±1.4 8.5±1.4 8.4±1.7 1.558 0.215 L3~4 9.7±1.5 9.4±1.5 9.3±2.1 0.408 0.666 L4~5 11.3±1.6 11.1±1.7 10.5±2.5 1.683 0.190 L5~S1 11.9±2.0 13.0±2.4 11.5±3.8 2.912 0.058 F值 P值20~39岁(n=40)40~59岁(n=40)

表3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中距比较(l/mm,±s)

表3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中距比较(l/mm,±s)

中距腰椎节段 20~39岁(n=40)≥60岁(n=40)L1~2 6.9±1.3 7.6±1.3 8.0±1.4 2.989 0.054 L2~3 8.4±1.5 9.3±1.5 9.6±1.6 2.604 0.078 L3~4 10.0±1.6 10.0±1.7 10.5±2.2 1.061 0.350 L4~5 10.6±1.1 10.6±1.7 10.1±2.7 0.698 0.500 L5~S1 9.6±1.5 10.4±1.8 9.4±3.2 2.018 0.138 40~59岁(n=40)F值 P值

表4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后距(l/mm,±s)

表4 不同年龄组腰椎椎间隙后距(l/mm,±s)

后距腰椎节段 20~39岁(n=40)≥60岁(n=40)L1~2 3.7±1.0 3.8±1.0 4.0±1.0 0.823 0.442 L2~3 4.8±1.3 5.0±1.2 4.6±1.1 1.206 0.303 L3~4 5.8±1.2 5.4±1.5 5.2±1.5 1.741 0.180 L4~5 5.9±1.3 5.8±1.2 5.4±1.8 1.010 0.367 L5~S1 5.3±1.2 5.2±1.5 4.5±1.5 1.655 0.196 40~59岁(n=40)F值 P值

由表2~4可见,相同腰椎节段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腰椎椎间隙前、中、后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2.3 腰椎不同节段椎间隙的前、中、后距比较(表5)

表5 不同腰椎节段椎间隙的前、中、后距比较(l/mm,±s)

表5 不同腰椎节段椎间隙的前、中、后距比较(l/mm,±s)

腰椎节段 前距 中距 后距L1~2 6.5±1.6 7.5±1.4 3.8±1.0 L2~3 8.3±1.5 9.1±1.6 4.8±1.2 L3~4 9.5±1.7 10.2±1.9 5.5±1.4 L4~5 11.0±2.0 10.4±2.0 5.7±1.5 L5~S1 12.1±2.9 9.8±2.3 5.0±1.4 F值 144.823 46.095 36.026 P值 0.000 0.000 0.000

由表5可见,不同腰椎节段的椎间隙前、中、后距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的趋势是随腰椎节段下降,其椎间隙前、中、后距增大,前距的最大值出现在L5~S1节段,中距和后距的最大值均出现在 L4~5椎间隙。

3 讨论

腰椎间隙内主要为腰椎间盘,腰椎间盘是2个腰椎椎体之间的软骨组织,由纤维环(围绕髓核的纤维软骨,与上下软骨板和前后纵韧带紧密连接)、软骨终板(椎间盘接触椎体上下面的2个软骨面)和髓核(在椎间盘中心部分)3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且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呈负相关,而与疗效呈正相关[8]。腰椎椎间隙的大小在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椎间隙大小虽不是反映椎间盘退变的敏感指标,但其数值的下降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明显相关[9],更重要的是椎间隙高度的变化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指导治疗[10-13]。笔者认为,上述报道均采用腰椎退变椎间隙与无腰椎间盘疾患的正常对照组的横向比较,而缺乏对正常腰椎椎间隙及腰椎椎间隙在腰椎椎间盘疾患进展趋势的观察。本文研究正常腰椎椎间隙间距数值,包括椎间隙前、中、后距,为进一步揭示其在腰椎疾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数据[13-14]有些不同,可能与测量方法和测量部位不同有关,脊柱正中矢状面的CT图像作为测量层面减少了椎体的不规则所致边缘比中心椎间隙偏小的影响,更能代表椎间隙的真实数值。本研究中,腰椎间隙在脊柱正中矢状面上的前、中、后距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间隙前后部并不等宽,随脊柱生理弯曲有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与年龄有关,以往普遍认为50岁以上,椎间隙要比青壮年窄一些,而本研究中,腰椎椎间隙大小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间隙的前、中、后距在不同腰椎节段具有差异性,且基本趋势为从L1~2至L5~S1逐渐增大,前距最大值出现在L5~S1,中距及后距的最大值均出现在L4~5节段。

综上所述,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的椎间隙前中、后距均不同,且变化有一定规律,其正常值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椎间隙改变所致腰椎疾病提供依据。

[1]谢幼专,侯筱魁,朱振安,等.前后椎间隙比判断腰椎不稳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4):289-291.

[2] Frobin W,Brinckmann P,Kramer M,et al.Height of lumbar discs measured from radiographs compared with degeneration and height classified from MR images[J].Eur Radiol,2001,11:263-269.

[3] Nakana T,Nakano N.Does the disk narrowing of the lumbar spine cause symptoms[A].Boston,MA,1990.

[4]王晓东,马丽,王德洪,等.60—69岁老年人腰椎椎间隙高度与慢性腰痛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6):540-544.

[5] Chaleat-Valayer E,Mac-Thiong JM,Paquet J,et al.Sagittal spinopelvic alignment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J].Eur Spine J,2011,20:634-640.

[6] Roussouly P,Pinheiro-Franco JL.Sagittal parameters of the spine:biomechanieal approach[J].Eur Spine J,2011,20:578-585.

[7]兰俊,陈其昕,翟晓军,等.腰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形态与腰椎曲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2):157-159.

[8]高群兴,张盛强,朱干,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与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正骨,2006,18(5):13-14,16.

[9]韦坚,韦贵康.脊柱生理曲线变化的生物力学基础及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1999,22(1):50-52.

[10]罗建,温元强,丰芬,等.踩跷力学参数与腰椎曲度及椎间隙变化相关性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27-29.

[11]吴成如,孙国荣,李强,等.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J]. 颈腰痛杂志,2013,34(6):449-451.

[12]王崇伟,叶超群,刘秀梅,等.桥式运动对腰椎融合手术术后椎间隙高度影响的影像学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71-672.

[13]林飞跃,李康华,雷光华,等.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后椎间隙高度变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5):470-473.

[14]盛卫东.X线正常腰椎间隙和腰椎比值测量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80-81.

[15]李庆刚.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间隙的观察及变量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9):182.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曲度椎间隙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为什么人老了就矮了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椎不宜太直
长期坚持八段锦锻炼的老年男性体质和身体成分特征分析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颈椎曲度牵引器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