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2015-03-10 05:59陈明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痔上环切术吻合器

陈明环

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陈明环

目的观察混合痔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 其中混合痔最为常见,主要有便血、疼痛、坠胀、脱肛等临床症状,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但该疾病具有难根治、易复发的特点, 临床治愈难度较大。混合痔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传统手术因对患者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时间长以及术后效果差等特点, 临床疗效一般, 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赢得了广大临床医生与患者的认可[1,2]。本院为分析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效果,选取收治的7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7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4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21岁,平均年龄(39.1±12.4)岁;平均病程(11.8±5.1)年;Ⅲ度痔6例, Ⅳ度痔29例;合并直肠黏膜脱垂4例, 伴疼痛31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2例;年龄最大77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38.9±12.3)岁;平均病程(12.3±4.7)年;Ⅲ度痔7例,Ⅳ度痔28例;合并直肠黏膜脱垂3例, 伴疼痛32例。所有患者均无肛门手术史或肛门外伤史, 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 进行钢管直肠内以及肛周皮肤的常规消毒。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进行扩肛, 将肛管扩张器导入, 取出内塞, 保证脱落黏膜落入肛管扩张器内, 将肛管扩张器取出, 将缝扎器经肛门镜置入, 于齿线上3 cm与4 cm处使用4-0丝线进行顺时针(通过旋转缝扎器)行2圈黏膜下荷包缝合, 随后将肛镜缝扎器取出, 最大程度将痔混合器张开, 并将头端延至荷包缝合圈上方, 最后将荷包线收紧、打结;通过痔混合器侧孔使用带线器分别将9点挂线与3点荷包线引出, 将吻合器与两个丝线均匀牵引, 随后收紧吻合器;将保险打开, 击发吻合器, 轻轻压迫约20~30 s, 将吻合器打开后取出;详细观察吻合口, 若存在活动性出血现象, 可使用可吸收线(3-0)进行止血缝扎。将肛门镜拆除后再次检查是否存在出血现象, 并观察痔核回缩状态, 若不满意可进行电刀切除, 且无需缝合创面。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 提起外痔, 于基底部皮肤行“V”形切口, 经肛门括约肌浅面钝性剥离外置静脉丛至齿状线稍上方, 对出血点进行止血缝扎;将内痔痔核充分暴露, 使用弯血管钳夹将内痔基底部夹起, 选择7-0丝线进行结扎, 随后再使用4-0丝线进行贯穿缝扎, 将剥离的外痔与内痔剪除, 修整肛门, 最后使用可吸收线(3-0)缝合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 肛门外形、基本功能恢复, 便后无痔脱出, 可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缓解, 肛门外形基本恢复症状, 便后有痔脱出, 可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与治疗前比较, 无明显变化, 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疼痛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 15.1±4.1 9.8±1.9 0.4±0.2 3.2±0.5对照组 35 62.4±5.9 58.9±5.2 4.9±1.1 10.1±0.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排便困难1例(2.9%), 切口感染1例(2.9%), 并发症发生率为5.7%(2例);对照组出现术后出血3例(8.6%), 排便困难2例(5.7%), 切口感染2例(5.7%), 切口水肿3例(8.6%), 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0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静脉引起的一种团块, 可出现栓塞、出血、团块脱出等现象, 根据发病部位通常将其分为外痔、内痔以及混合痔。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是混合痔, 主要出现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 由于静脉曲张因素发展成为团块, 且无明显分界、内外相连, 痔内与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 互相吻合, 引起括约肌间沟消失, 导致外痔与内痔部分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形成混合痔, 是一种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一种静脉团块[4], 主要临床表现有肛门瘙痒、疼痛、便血、黏液外溢以及痔块脱垂等。临床上主要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也就是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 通过使用一些擦剂或药物缓解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以消除症状与切除病灶为治疗目的, 常用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式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与闭合式痔切除术等, 主要是利用手术手段恢复肛垫原有的解剖位置, 缓解临床症状, 达到治愈目的[5]。

以往临床常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 但由于该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 临床治疗效果一般。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 混合痔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6]。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Longo学者(意大利)于1998年根据痔病肛垫下移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方式主要是利用吻合器于齿状线上3~4 cm处行切除2~3 cm直肠末段的黏膜与黏膜下层, 并形成吻合,上提下移的肛垫并固定;与此同时, 完全阻断直肠下动脉的血液供应, 造成痔核萎缩, 在不破坏肛垫组织的前提下实现治愈目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由于需要进行多个痔核切除术,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 也增加了术中出血量, 增加了术后出血的发生率[7];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采用专用器械, 可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将切除、吻合工作完成, 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 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手术时间为(15.1±4.1)min, 术中出血量为(9.8±1.9)ml, 术后疼痛时间为(0.4±0.2)d, 平均住院时间为(3.2±0.5)d;对照组使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 手术时间为(62.4±5.9)min, 术中出血量为(58.9±5.2)ml, 术后疼痛时间为(4.9±1.1)d, 平均住院时间为(10.1±0.8)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 手术时间短, 对患者创伤小, 缩短了患者的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缓解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

另外, 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 对肛缘皮肤切除较多, 损伤较大, 易给患者留下多个“V”形创口, 术后排便疼痛严重, 且需每日清洁、换药, 不仅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也增加了术后感染以及肛管瘢痕狭窄的发生率, 且易引发局部瘙痒、水肿等并发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由于在齿状线上方进行切除, 并给予吻合, 该部位受内脏神经支配, 无明显痛感, 因此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 且避免了术后肛管瘢痕狭窄发生的可能性,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8]。本次观察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排便困难1例, 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出血3例, 排便困难2例, 切口感染2例, 切口水肿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观察中,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 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缩短了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 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蒙仁文.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4):83-84.

[2]叶春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27):108-109.

[3]吴滔, 徐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济安舒能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2):569-570.

[4]周鸣钧, 范玉宝.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效果观察.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3, 20(16):27-28.

[5]杨高红.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14):2263.

[6]张雪华.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77例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8):1787-1788.

[7]梁嘉迪.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8]王朝喜, 刘成峰.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0, 11(4):283-285.

Observation of effect by anastomat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

CHEN Ming-hu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Shangqiu City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anastomat upper hemorrhoid mucosa cerclage and Milligan-Morgan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Methods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nastomat upper hemorrhoid mucosa cerclage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Milligan-Morgan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pai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t also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mplement of anastomat upper hemorrhoid mucosa cerclage provides precisely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mixed hemorrhoid,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Mixed hemorrhoid; Anastomat; Upper hemorrhoid mucosa cerclag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05

2014-11-07]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

猜你喜欢
痔上环切术吻合器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作用比较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脱垂性痔病肛垫下移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吻合器周围组织包裹的CT研究
痔疮环切术造成肛管缺失Ⅰ度直肠脱垂1例
几种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