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行社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2015-03-11 07:54李细归,吴清,李一帆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行社湖北省优化

[旅游业研究]

湖北省旅行社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引用格式]Li XG,Wu Q,Wang F,et al.Research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travel agencies in Hubei[J].Tourism Forum,2015,8(4):71-78.[李细归,吴清,王飞,等.湖北省旅行社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研究[J].旅游论坛,2015,8(4):71-78.]

李细归a,b,吴 清a,b,李一帆b,王 飞b

(华中师范大学 a.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b.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湖北省983家旅行社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旅行社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其总体空间分布表现出非均衡的集聚分布态势,不同区域的地均和人均旅行社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旅行社在东西向呈“U”形分布,南北向呈倒“U”形分布;旅行社规模分布趋向分散,中间位序的地区偏少,地区扩展效应尚不明显;A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地域构成差异较大,地区经济越发达其A级旅行社的等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不同等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差异明显,在等级规模上表现为纺锤型结构;湖北省旅行社的空间分布结构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定量探讨各因素对旅行社地域分布的影响差异。

[关键词]旅行社;空间特征;影响机理;优化;湖北省

引言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以及线路的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产品的空间串联及其组合模式,而且其总体数量、规模等级及空间格局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对旅行社的研究多侧重于旅行社市场营销、发展路径、风险管理评测及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如Huang L等研究了旅行社的市场定位及其宣传渠道的空间拓展[1];Tsai H等探讨了台湾旅行社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战略[2];Kim D J等对旅游消费者选择旅行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3];Andreu L等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形成及其对旅行社供应服务的相互作用关系[4];Antonio Lobo1等探讨了旅行社服务对象的忠诚度及其作用机制[5];在实证研究方面,Maria Oroian等通过建立多维、多层次的风险管理评估模型来评测罗马尼亚旅行社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旅行社的研究涉及面相对较广,且不断深化和完善。李雪等[7]、宋玉蓉等[8]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旅行社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王逸然等[9]、李世霞等[10]分析了全国尺度下旅行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空间优化对策;蒋蓉华等[11]、黄宝辉等[12]的研究从管理学角度探讨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专职导游管理机制构建的重要性;马爱萍等[13]、詹兆宗等[14]针对旅行社营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并对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开展进行了研究;此外,赵立禄等分析了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15]。

综上所述,已有成果对宏观尺度下旅行社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整体研究的比较多,从中观尺度研究单个省份旅行社的地理空间特征及其规模结构的比较少见。湖北省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旅游产品独具特色。湖北省旅行社作为中部地区及中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其空间分布及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旅游产品知名度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区域旅游市场的开拓及区域旅游合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法探讨湖北省旅行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规模等级差异特征,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旅行社分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湖北省旅行社建设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其他地区旅行社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地理集中指数

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反映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态的重要形式,本研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评估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状态,其计算公式为[16]:

(1)

式中:G为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i地区的旅行社空间分布数,T为湖北省旅行社总数,n为湖北省地区总数。G值越大,表示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

2.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通常用来揭示要素空间分布以及发展水平的规模结构,在城市地理学中运用较为广泛[17]。在此运用位序-规模法则来分析湖北省旅行社的规模结构特征。其表达式为[18]:

(2)

对表达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InP(r)=InP1-qlnr

(3)

式中:r为湖北省不同地区旅行社规模序号,P(r)是序号为r的某地区旅行社规模及其数量,P1为湖北省旅行社分布首位地区的旅行社规模及其数量,q为Zipf维数。当q<1时,说明湖北省旅行社规模分布相对集中,旅行社分布较为均衡,中低位序地区较多,旅行社规模分布差异较小;当q>1时,说明湖北省旅行社规模分布比较分散,高序位地区占优势而中低位序地区偏少,旅行社规模分布差异较大。

3.捷夫模式

一般而言,在一定区域空间范围的地理要素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等级规模差异,最常见的即是城市规模分布的金字塔定律[19]。捷夫模式可用来分析要素规模分布金字塔的理想状态,在研究中已被普遍接受。在此运用捷夫模式来构建湖北省旅行社等级规模的金字塔状态,即旅行社规模分布的理想状态,其表达式为[20]:

(4)

式中:KR是第R规模等级的A级旅行社数量,P1是最大规模等级的旅行社数量,R是KR的位序。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中湖北省旅行社及相关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旅游局网站(http://www.hubeitour.gov.cn),其中983家旅行社的数据收集截止到2013年。其他统计数据来自于《湖北统计年鉴(2013)》《湖北旅游统计便览(2013)》以及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gov.cn)。图形数据是以湖北省地图院编制的湖北省行政区划图(2010年)为基础,在ArcGIS10.1环境下进行矢量化和地理空间匹配,并建立“2013年湖北省旅行社空间数据库”。

二、结果分析

(一)湖北省旅行社总体空间特征

1.旅行社空间分布趋势

通过运用公式(1)计算得到,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的G值为35.36,高于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均匀分布时的G值(G=24.25),这表明湖北省旅行社总体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借助空间洛伦兹曲线进一步验证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和集中程度(图1),结果表明,湖北省旅行社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十堰、黄冈、襄阳等地区,其中武汉、宜昌、十堰3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占全省总量的48.62%,武汉市旅行社分布所占比重最大,占全省的27.57%,地理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政务网(http://www.hubeitour.gov.cn/index.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图1 湖北省旅行社分布的空间洛伦兹曲线

为深入分析湖北省旅行社发展空间分异的总体态势,本研究借助ArcGIS10.1软件的可视化手段,从不同视角分析旅行社的全局空间趋势。如图2所示,湖北省旅行社在东西、南北地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为突出,在不同空间方向上呈现出微观聚集、宏观扩散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湖北省旅行社呈两边高、中间低的“U”形分布趋势,即东西两头地区的旅行社分布相对较多,而中间地区旅行社分布数量相对较少;在南北方向上,湖北省旅行社呈两边低、中间高的倒“U”形分布趋势,即南北两头地区的旅行社分布相对较少,而中间地区的旅行社分布数量相对较多。

注: X、Y、Z分别表示东向、北向、高度。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政务网(http://www.hubeitour.gov.cn/index.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坐标数据借助Google Earth获取。图2 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趋势图

2.旅行社密度分布特征

旅行社空间分布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湖北省不同地区旅行社的服务范围和空间差异,如表1所示,湖北省内部不同区域的地均与人均旅行社分布密度差异较大。湖北省旅行社的地均分布密度为0.53家/百km2,其中武汉地区的地均分布密度最高,为3.19家/百km2;其次为鄂州地区,其地均分布密度为1.13家/百km2;而恩施、荆门、随州、天门、荆州等地区的地均分布密度不足0.32家/百km2。湖北省旅行社的人均分布密度为1.7家/十万人,其中神农架地区的人均分布密度最高,为24.84家/十万人;武汉、十堰、宜昌地区分布密度相对较高,其人均分布密度均在2.65家/十万人之上;而荆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随州等地区的旅行社人均分布密度较低。

表1 湖北省各地区旅行社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政务网(http://www.hubeitour.gov.cn/index.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湖北统计年鉴(2013)》。

3.旅行社规模结构特征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旅行社进行由大到小的统一排序,将(r,P(r))生成双对数图。由图3可知,散点图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R2为0.847 8,拟合效果较好。Zipf维数q为1.171 4,q>1,这表明湖北省旅行社规模分布趋向分散,高位序的地区占优势而中间位序的地区偏少,旅行社规模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武汉、宜昌、十堰所代表的点均在拟合直线的下方,反映这些地区旅行社行业发展水平较高,高位序的地区垄断地位较强,但由于旅行社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导致地区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带动作用有待增强。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湖北省旅行社中间位序的地区分布较为欠缺,特别是旅行社在50~80家规模分布的地区偏少,旅行社规模分布不合理,其过渡不自然,中低位序的地区发育尚不成熟。这表明旅行社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需要加强与边缘地区以及旅行社分布较少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快旅游信息的互动以及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提高武汉、宜昌、十堰等地区旅行社的带动效应,以优化旅行社的空间布局,促进湖北省旅行社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政务网(http://www.hubeitour.gov.cn/index.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图3 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关联维数双对数图

(二)湖北省A级旅行社空间特征

1.A级旅行社的空间格局

A级旅行社是旅行社发展水平高低、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反映,往往具有较强的发展水准。截至2013年,湖北省共有A级旅行社156家,其中5A级旅行社11家,4A级旅行社11家,3A级旅行社80家,2A级旅行社54家,无1A级旅行社。基于湖北省旅行社总体空间分布的研究,来探讨湖北省不同地区不同等级旅行社的空间分异格局。

(1)A级旅行社的地域空间分异明显。湖北省A级旅行社分布的地域构成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等级旅行社空间分异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如表2所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A级旅行社以较高等级旅行社为主;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A级旅行社以较低等级旅行社为主。高等级旅行社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两地区,这两个地区的5A级旅行社、4A级旅行社分别合占湖北省总数的100%、63.64%;其中武汉的5A级旅行社最多,有8家,占湖北省5A级旅行社的72.73%。相对而言,低等级的A级旅行社主要分布在黄石、咸宁、鄂州、仙桃4个地区,这些地区的2A级旅行社合占湖北省总数的61.11%;其中黄石的2A级旅行社最多,有11家,占湖北省2A级旅行社的20.37%。

表2 湖北省各地区不同等级旅行社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http://fw.hubeitour.gov.cn/index.s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

(2)A级旅行社的均衡性程度差异显著。湖北省不同等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A级旅行社在数量上具有较大的差别,而同一地区不同等级旅行社的数量也差异明显。借助地理集中指数对A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进行分析发现,湖北省不同等级旅行社分布的集中程度差异明显。如图4所示,5A级旅行社的地理集中指数最大,其G值为77.67,远高于平均分布状态下的G值(G=24.25);而2A级旅行社的地理集中指数G值为35.81。这表明湖北省A级旅行社的等级越高,地理集中指数G值就越大,空间分布就越集中,均衡程度就越低。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http://fw.hubeitour.gov.cn/index.s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图4 湖北省A级旅行社空间分布地理集中指数图

2.A级旅行社的等级特征

湖北省A级旅行社等级规模结构差异明显,中等级别的A级旅行社相对较多,而两端的低级别和高级别A级旅行社偏少,甚至缺失,形成 “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本文以湖北省3A级旅行社的数量作为理想状态的预测标准,运用捷夫模式进行分析,得到5A、4A、2A以及1A级旅行社在简单金字塔状态下的数量分别是48、60、120以及240。如图5所示,湖北省A级旅行社的等级规模现状与简单金字塔理想状态差异较大,5A(11家)、4A(11家)、2A(54家)以及1A(0家)级旅行社的实际数量均远远少于其理想状况下的数量;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A级旅行社在中间位序的凸显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中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这种“纺锤型结构”分布也表明湖北省A级旅行社有可能朝更高水平的倒金字塔结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湖北省A级旅行社等级规模结构的发育尚不成熟,且未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结构,等级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http://fw.hubeitour.gov.cn/index.shtml),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图5 湖北省A级旅行社等级规模结构

(三)湖北省旅行社空间特征的机理分析

1.指标选取及说明

旅行社的地理空间分布结构是由旅游发展规模、旅游消费水平、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等诸多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10]55。根据湖北省的区域特点和旅行社发展现状,研究选取旅游接待人数(X1)、人均旅游花费(X2)、常住人口(X3)、地区生产总值(X4)、旅游运输量(X5)等5个影响指标来探究各影响因子对湖北省旅行社地域分布的影响程度,此外X6表示地区旅行社数量。

2.影响机理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中相关系数法(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地区旅行社数量与上述六个要素之间均在0.01或0.05置信水平下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旅游接待人数、地区生产总值之间高度相关,与常住人口、旅游运输量之间密切相关,与人均旅游花费的相关性较弱。由于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所以还不能确定各因子对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

表3 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相关性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表示相关性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表中括号内为概率P值。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2013)》《湖北旅游统计便览(2013)》,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gov.cn),数据收集截至2013年底。

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本文选取逐步回归模型来深入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与湖北省旅行社地理空间分布的内在关系及作用机制。如表4和表5所示,经过逐步筛选得到第二个最优回归模型,其R2判定系数为0.949,调整后的系数为0.942,估计值的标准误差为15.229;其中入选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客运输量,这两个自变量能够解释因变量的94.9%,说明该模型科学合理。第二个模型的两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分别是0.01和0.05,表明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该模型两个自变量的容忍度(Tol)为0.561,Tol>0.3,且方差膨胀因子(VIF)为1.782,VIF<10,说明多重共线性不明显;其中旅游接待人数的非标准化系数和标准化系数均大于旅客运输量。上述回归分析表明在所选因子中旅游接待人数对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旅客运输量影响次之。

表4 模型概况

注:a自变量:旅游接待人数;b.自变量:旅游接待人数,旅客运输量;c.因变量:地区旅行社数量。

数据来源:作者运用SPSS19.0软件计算所得。

表5 回归系数及检验结果

数据来源:作者运用SPSS19.0软件计算所得。

为验证上述分析,运用回归分析中的曲线估计分析法,选用模拟效果最好的立方模型来研究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曲线函数关系。如表6可见:X1(R2=0.976)> X4(R2=0.9)> X5(R2=0.85)> X3(R2=0.843)>X2(R2=0.62),曲线模拟结果说明,旅游接待人数和旅客运输量与地区旅行社数量之间的拟合结果与回归分析结果相一致;地区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与地区旅行社数量的曲线模拟结果印证了这两个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密切相关性,与湖北省旅行社地域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相吻合;此外,人均旅游花费与地区旅行社数量间的拟合效果最差。

表6 曲线模拟结果表

注:自变量为旅游接待人数、旅游人均花费、人均旅游花费、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旅游运输量;因变量为地区旅行社数量。

数据来源:作者运用SPSS19.0软件计算所得。

结合上述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旅行社地域分布的贡献大小及作用方向存在很大差异。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旅行社的发展规模及其建设方向,综合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对湖北省旅行社的空间分布影响重大。二是旅行社是服务导向型行业,较多的旅游接待人数是旅游咨询及服务产生并形成旅游发展规模的基本保证,而旅游发展规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其影响着旅行社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层次,所以说旅游接待人数对湖北省旅行社分布存在显著影响。三是不同等级旅行社的空间服务覆盖范围存在差异,从微观尺度看,旅行社主要以城市为支撑,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在影响潜在旅游客源市场等级规模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旅行社客源市场的消费结构,所以湖北省旅行社的地理空间分布受地区常住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大。四是交通设施是旅行社发展的重要条件,便捷的交通缩短了旅行社所在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而旅客运输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区交通的优势度,说明旅客运输量对湖北省旅行社的地域分布存在一定影响。五是人均旅游花费作为旅游消费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该地区旅行社的发展效益,不过分析表明人均旅游花费的高低变化对地区旅行社分布的影响不大。

三、结论与优化

结论:(1)湖北省旅行社总体空间分布较为集中,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和集聚分布特征;其空间分布趋势,在东西方向上,呈两边高、中间低的“U”形分布趋势,在南北方向上,呈两边低、中间高的倒“U”形分布趋势;湖北省不同地区的地均和人均旅行社分布密度差异较大;湖北省旅行社规模分布趋于分散,高位序的地区占优势而中间位序(50~80家规模分布)的地区偏少,旅行社规模分布不合理。(2)湖北省不同等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地域构成差异较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高等级A级旅行社为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以低等级A级旅行社为主;湖北省不同等级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程度差异明显,A级旅行社的级别越高,地理集中指数G值就越大,空间分布就越集中,均衡性程度就越低;湖北省A级旅行社等级规模结构的发育尚不成熟,且未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3)各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的贡献大小及作用方向存在很大差异。相关分析得到地区旅行社数量与旅游接待人数、地区生产总值之间高度相关,与常住人口、旅游运输量之间密切相关,与人均旅游花费的相关性较弱;回归分析得到在所选因子中旅游接待人数对旅行社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旅客运输量影响次之;曲线估计分析得到旅游接待人数、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旅游运输量与地区旅行社数量之间的拟合效果比较好,人均旅游花费与地区旅行社数量之间的拟合效果最差。

优化:(1)优化旅行社空间布局。湖北省旅行社及A级旅行社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突出,地域分布差异明显,有必要协调湖北省旅行社的区域发展,实现旅行社空间均衡发展。(2)发挥核心地区旅行社的扩散效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充分发挥武汉、宜昌、十堰、襄阳、黄冈等地区旅行社的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旅行社的快速发展。(3)优化旅行社规模结构。湖北省旅行社中等位序的地区分布较为欠缺,低等位序的地区分布偏多,旅行社规模分布不合理。在加强恩施、咸宁、荆州等中等位序地区旅行社建设力度的同时,应重点建设随州、神农架、潜江等低等位序地区的旅行社,完善湖北省旅行社的规模结构,实现湖北省旅行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构建科学合理的旅行社等级体系。湖北省在加强低级别旅行社建设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快高级别旅行社的发展,使得A级旅行社等级体系向更为成熟、服务水平更高的倒金字塔结构转变。(5)鼓励旅行社跨区域协同发展。湖北省旅行社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通过强化旅行社的横向一体化战略,推动区域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合作,来丰富旅游线路和发展旅游产品形式,提高不同地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及综合效益,这对于区域旅游合作乃至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湖北省旅行社为研究样本,以湖北省17个地市(区)为研究空间单元,从中观尺度上揭示了湖北省旅行社内在的等级结构特征及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对单个城市或较为微观地域单元的旅行社空间分布以及不同等级旅行社的空间格局进行探讨,为微观尺度下旅行社的空间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此提高旅行社的空间服务半径及其效益。

参考文献:

[1]Huang L,Chen KH, Wu YW. What kind of marketing distribution mix can maximize revenues: The wholesaler travel agencies′ perspectiv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5):733-739.

[2]Tsai HT, Huang L, Lin CG. Emerg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del for Taiwanese travel agenc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5):787-796.

[3]Kim DJ, Kim WG, Han JS. A perceptual mapping of online travel agencies and preference attribu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2):591-603.

[4]Andreu L, Aldás J, Bigné JE, et al. An analysis of e-business adoption and its impact on relational quality in travel agency-supplier relationship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6):777-787.

[5]Lobol A, Maritz A, Mehta S. Enhancing Singapore travel agencies′ customer loyalt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ustomers′ behavioural intentions and zones of toler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9):485-495.

[6]Oroian M, Gheres M. Developing a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 travel agencies a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1598-1603.

[7]Li X, Li ST.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ourism enterprises:A case of Qingdao City [J].Social Scientist, 2012(5):71-75.[李雪,李善同. 旅游企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12 (5):71-75.]

[8]Song YR. 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travel agency development disparity in China[J].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36(3):113-117.[宋玉蓉. 中国旅行社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113-117.]

[9]Wang YR, Lou JJ.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agency and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J].Tourism Forum, 2010,6(3):726-733.[王逸然,楼嘉军.旅行社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旅游论坛,2010,6(3):726-733.]

[10]Li SX. Study of travel agency scale and spatial pattern in China[D]. Beijing: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13:57-59.[李世霞.我国旅行社规模及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57-59.]

[11]Jang RH, Zhou HY, Yan C. Buil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vel agency[J]. Reformation and Strategy, 2006(10):41-43.[蒋蓉华,邹海伊,闫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改革与战略,2006(10):41-43.]

[12]Huang BH.Study 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on professional tour guide of travel agencies[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31(2):213-216.[黄宝辉.旅行社专职导游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213-216.]

[13]Ma AP. Travel agencies’ product and marketing adjustment in Post-SARS era[J]. Tourism Science, 2004,18 (1):45-47.[马爱萍.后SARS旅行社产品与营销调整问题[J].旅游科学,2004,18(1):45-47.]

[14]Zhan ZZ. How to develop network marketing for travel agency[J]. Tourism Tribune, 2007,22(5):9.[詹兆宗.旅行社如何开展网络营销[J].旅游学刊,2007,22(5):9.]

[15]Zhao LL, Duan WJ.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a’s travel agency industry[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6(8):180-183.[赵立禄,段文军.我国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180-183.]

[16]Bao JG, Chu YF. Tourism geograph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3:54-5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6-38.]

[17]Tan MH, Fan CH.Relationship between Zipf dimension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4,23(2):243-248.[谈明洪,范存会.Zipf维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的关系探讨[J].地理研究,2004,23(2):243-248.]

[18]He XH, Bai K, Wei HY, et al.Fract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t flow scale in special session of Xi’an: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Day[J]. Arid Land Geography, 2011,34(5):858-865.[贺晓慧,白凯,卫海燕,等.西安特殊时段旅游流规模分形结构特征研究:以“十一”黄金周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34(5):858-865.]

[19]Yuan J, Yu RL, Liu CL,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national A-grade tourist districts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2):324-328.[袁俊,余瑞林,刘承良,等.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10,30(2):324-328.]

[20]Liu HG, Liu KW.The center distributed model of towns’ rank-size resorted fractal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6,22(3):74-77.[刘红光,刘科伟.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城镇等级—规模模型的分形构建及其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3):74-77.]

[责任编辑:连云凯]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Travel Agencies in Hubei

LI Xigui1,2, WU Qing1,2, LI Yifan2,WANG Fei2

(1.KeyLaboratoryforGeographicalProcessAnalysis&SimulationHubeiProvince

Huazhong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2.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s,Huazhong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Taking 983 travel agencies in Hube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travel agencies by means of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Firstly,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agencies in Hubei has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of unbalanced clustering in space.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agency’s density of the land and per capita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agencies shows “U” type on east-west, but it shows inverted “U” type on north-south. Secondly, the travel agency size of hierarchy was more dispersed, medium-sized areas were less and thus results in its expansion effect are not obvious. Thirdly,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rank of A-grade travel agencies was distinct.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the hierarchy of A-grade travel agencies was higher, and otherwise contrary.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ravel agencies shows larger differences, while its class-scale is a spindle-structure. Fourthly, this research pointed out that different influence factor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degree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agencies by building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Key words:travel agencie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mpact mechanism; optimizing; Hu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15)04-0071-08

[通讯作者]吴清(1983- ),男,湖南涟源人,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旅游地理。

[作者简介]李细归(1990- ),男,湖南娄底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与旅游地理、GIS应用。

[收稿日期]2015-02-09

猜你喜欢
旅行社湖北省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近200家旅行社接入“清新福建”智慧旅行社云项目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旅行社的选择
旅行社违约如何索赔
重庆市两家旅行社荣获全国百强旅行社称号全市旅行社实现质与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