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2015-03-11 05:02陈方戴姣黄惠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陈方 戴姣 黄惠勇

【摘 要】 目的:观察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秋水仙碱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减轻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土家药;内服外敷;秋水仙碱片;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01-02

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及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土家医认为该病属于“火流”的一种,治疗当以赶火败毒、消肿止痛为原则[1],笔者采用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35.45±1.41)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19.46±4.65)个月;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5.23±1.33)岁,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20.57±4.4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2]和国家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痛风的诊断标准[3]拟定:急性关节炎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表现为单个关节,或第一跖趾关节、单侧跗间关节,或非对称性关节肿胀;可疑或已证实的痛风结节;血尿酸增高;排除因肾病、血液病癌症等引起的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关节炎以及丹毒。

1.3 排除标准 年龄>70岁以上及有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能力者;皮肤过敏严重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基础对症处理,治疗期间不加用其它药物,帮助患者认识该疾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舒畅心情。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应用土家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口服方剂为:葛根40g,金钱草、海金砂各30g,土茯苓、车前仁各15 g、桃仁、红花、地龙12g、汉防己10g、泽兰10g,上药,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取水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服药期间要求患者忌食香菜、海鲜及动物内脏等。外敷方:鸟不落10g、六月雪10g,烂篱笆树根10g,上药为末,温水调匀,用纱布袋装置于患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片(国药准字H20003842)治疗,每次0.5 mg,每小时1片,连服6片后停药3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待不良反应减轻后改为每次0.5 mg,每天3次,共用7天。10天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 参照1995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肢关节活动度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肢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患肢关节活动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患肢关节活动度受限。疼痛指数采用数字评分法[4]:是一个从0 至10 的点状标尺,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1为无疼痛,记7分,2~4为轻度疼痛,记5分,5~7为中度疼痛,记3分,8~10为重度疼痛,记1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比较 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减轻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土家医属“火流”范畴,为土家医古病名,主要为火热邪客于患部[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以标实为主,系因湿热之邪阻滞经络[6] 。现代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于风湿免疫病,以调整饮食结构为主要预防措施,药物治疗主要是促进尿酸排泄真正缓解痛风症状。

土家医药物治疗法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治疗原则分为八法,即表、提、消、败、赶、下、补、和。内服方中葛根清热,对肿胀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土茯苓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金钱草、海金砂、车前仁、萆解长于清热利尿,五者配伍,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毒郁结之关节肿痛;稀莶草、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桃仁、红花、地龙有疏通经络和消肿止痛之功效;汉防己利湿消肿,取其多种生物碱作用;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外敷方为土家民间验方,体现“消、败、赶”中鸟不落疏风除湿, 清热化痹为主药,烂篱笆树根赶气畅中止痛为佐药疏风除湿, 六月雪有清热化痹、泻火祛瘀之功效,是为引药,外用达治疗的目的。诸药同用内服外敷, 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疏风活络之功, 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1]。综上所述,土家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芳胜,田华咏,滕建卓.土家方剂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273.

[2]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183.

[4]王宁华. 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8): 2738-2739.

[5]彭芳胜,田华咏,滕建卓.土家方剂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267.

[6]兰红勤,韩彬.旷惠桃教授论治痛风病经验掇要[J].中医药导报,2006,12(1l):186.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