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对6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

2015-03-11 06:03刘小芳李玲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动干预

刘小芳 李玲玲

【摘 要】 目的:探讨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儿都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同时对研究组的患儿进行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以及心电图、B超异常减少的比例。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体重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以研究组体重比对照组轻(P<0.05),同时研究组心电图、B超异常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更有利于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的控制。

【关键词】 营养治疗;运动干预;肥胖儿童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91-02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单纯性肥胖儿童检出率逐年攀升:1992年为2.0%,2002年为4.1%[1],给患儿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6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行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2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7.15±2.88)岁;轻度肥胖18例,中度肥胖27例,重度肥胖17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7.23±2.71)岁;轻度肥胖17例,中度肥胖28例,重度肥胖15例。所有患儿的体重均超出身高标准体重的20%以上,排除因代谢性疾病、遗传、药物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都采取运动疗法进行干预:根据患儿的喜好、生活环境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尽量选择带有趣味性、易于坚持、能促进脂肪消耗的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呼啦圈、仰卧起坐、登山、游泳、跳绳等。强度一般为患儿运动时的最大心率为宜,并逐步进行递增。每次运动时间不低于30min,2次/d。同时对研究组的患儿进行营养治疗:根据患儿的肥胖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膳食,各成分配置为:蛋白质20%~25%,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45%~50%;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粗细搭配、少脂肪多蔬菜、抵制坚果零食的诱惑。并要求患儿食用低糖的水果,如黄瓜、樱桃、苹果、火龙果、橙子等,另严格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如油炸、奶油、碳酸饮料等。早、中、晚三餐热量合理分配25%,40%,35%,治疗时间为半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以及心电图、B超异常减少的比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JP3]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体重差别不明显[BF](P>0.05), 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较 研究组心电图及B超异常减少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导致热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从而体内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久而久之形成肥胖现象[2]。儿童在肥胖人群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引起儿童肥胖的常见原因有:①遗传因素父母肥胖,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父母之一(特别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3]。②不良生活方式进食速度过快,过食脂肪和热量含量较高的快餐和零食,儿童长期食用易导致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脂肪、热量的摄入过多引发肥胖;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飞速发展使部分儿童锻炼的机会明显减少,导致运动不足,也明显的增加了儿童肥胖的发生率。③其他因素。如儿童患病率增加使得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增多,心理因素引发机体代谢异常等。肥胖若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常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部分患儿的肥胖甚至

可跟随其成年,伴随一生。因此,应对肥胖患儿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用健康的减肥方式来减少身体脂肪,减轻体重。

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热量的摄入和消耗失衡,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主要由基础代谢、机体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组成。正常情况下,基础代谢和食物作用较稳定。因此,若需增加能量的消耗,增加机体的活动量成为常用的方式。运动能有效的增加机体的活动量,同时还能使机体内的脂肪变为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中,并将其消耗,故是临床对肥胖的常用干预手段[4]。除此之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热量的摄入,热量主要从食物中获取。儿童正处于体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一味的限制食物也会给患儿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行饮食治疗的原则有:①应在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热量的控制。②以不影响儿童学习、生活和正常活动为度。③根据肥胖的程度选择需要量。④控制膳食和增加活动同步进行。在控制膳食的同时,适当增加活动,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促进体脂分解,减少体蛋白丢失和增加合成,有利于正常氮平衡的维持[5]。因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营养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我们在运动的基础上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食谱行营养治疗,与治疗前体重差别不明显的一组进行比较。治疗半年后,行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结合的一组体重明显比单纯行运动治疗的一组减轻,同时行营养治疗的一组心电图异常和B超异常减少的比例明显更高。综上所述,营养治疗与运动干预联合更有利于对肥胖儿童体重的控制,且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于康.实用临床营养手册[M].1版.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502-503.

[2]成美娟,郑冬梅,龙朝杰,等.综合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疗效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7-1611.

[3]杨志清.浅析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4,12(3):24-26.

[4]徐晨.营养控制联合运动对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干预效果[J].医药前沿,2013(12):241-242.

[5]何扬,王川,黎锋,等.肥胖对不同糖耐量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5):932-936.

猜你喜欢
运动干预
体育锻炼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
运动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心理弹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COPD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康复效果随访研究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