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蜀 砥砺奋进实现水利强省目标新跨越

2015-03-12 09:58
中国水利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水利水库水利工程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5年,在水利部的重视关爱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水利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成功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繁重的建设任务,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一大批期盼多年的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水利投资实现历史性增长,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水利抗灾减灾取得重大胜利,依法治水管水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十二五”水利投资规模和建设水平双突破

“十二五”时期,全省累计落实水利投资1 276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72亿m3,解决规划内农村2 411万人及藏区规划外新增87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0万亩(1亩=1/15 hm2,下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km2。“十二五”是四川省水利建设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历次五年规划完成最好的时期,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水利投资实现历史性增长

2011—2015年水利投入1 276亿元,其中中央468亿元,省级164亿元,地方自筹及银行贷款644亿元,为规划投资1 177亿元的108%,是“十一五”时期水利常规项目总投资326亿元的3.9倍,是“十一五”水利总投资536亿元(含“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投资210亿元)的2.4倍。

2.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大中型水利工程投资536亿元。2011—2015年建成(基本建成)20处、加快建设10处、新开工58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88处,相当于过去62年已成大中型水库总数(116处)的76%。“十二五”时期新开工58处大中型项目,是“十一五”开工15处的3.9倍。目前,全省在建68处大中型项目总投资规模55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11亿元,剩余投资344亿元。积极推进8处明年拟开工和42处储备大中型项目前期工作,总投资规模约700亿元。

农村水利工程投资394亿元。解决农村2 150万居民和261万学校师生及藏区规划外新增87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都江堰、玉溪河等大型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启动中型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开展了132个县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占全省县(区、市)总数的72%。继续实施抗旱水源工程、“五小水利”、牧区水利、水利血防等项目。加强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新增装机容量339万kW。

防洪减灾工程投资180亿元。以实施渠江流域防洪规划为重点,加快建设“六江一干”(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堤防工程,完成569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含2009—2010年109个试点项目),建设堤防长度1 600 km,提高了防洪能力,改善了100个县城和448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纳入国家规划的中型病险水库及大中型病险水闸整治项目,完成1 887座小型病险水库整治;基本完成172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了23条重点山洪沟治理。

水生态保护及其他工程投资166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km2,积极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市、泸州市、遂宁市、乐山市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大力实施“清水工程”,通过取缔肥水养鱼和网箱养鱼等措施,2 600余座水库实现“还一库清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启动全省首批30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3.水利抗灾减灾取得重大胜利

成功应对2012、2015年大旱和2013、2014、2015年特大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5年来解决716万人次因旱饮水困难,实施抗旱浇地1 017万亩,紧急转移受洪灾群众337万人次,年均因洪灾死亡人数比过去20年平均数降低约2/3,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旱灾害损失。基本完成芦山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总体规划内72个水利项目基本完工,预计到2015年年底完成投资38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0%。积极支持和指导康定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依法治水管水能力进一步增强

不断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省人民政府、国家相关部委批复(印发)了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等37项规划。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从2014年开始对各市(州)“三条红线”指标进行考核;健全水法规体系,出台了《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实施办法》,启动了《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立法修订工作。强化水行政执法,全省开展常规执法巡查6.5万次,查处水事案件700多起。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程建设和运行处于可控状态,没有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二、“十三五”水利思路和目标双确定

“十三五”时期,四川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以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以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等民生水利为基础,努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以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深化水利改革为突破口,强化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构建现代水治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四川省从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的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预计“十三五”水利投资超过“十二五”时期。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以16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大中型工程建设。加快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68处在建大中型项目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受益一片;开工建设土溪口水库、李家岩水库、向家坝灌区一期等50处拟建大中型项目,开工一批,增强发展后劲;有序推进“引青济岷”、江家口、青峪口、米市水库等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积极储备一批,适时开工建设。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加快推进已成灌区渠系配套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成《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内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抗旱应急备用井建设,提高保障能力。继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牧区水利、水利血防和农村水电工程。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已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继续实施“六江一干”主要江河和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提高防御洪水能力。加快完善沿江(河)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健全防汛非工程措施,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

攀枝花水保基地农民喜获水果丰收 蒋 文/摄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节水增效。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提高工业重复用水利用率和中水回用水平。

加快推进水利扶贫。按照四川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要求,围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大力实施“四大片区”水利精准扶贫,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重大水利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水利规划,符合条件的优先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加大投资倾斜力度,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水利建设。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km2。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促进生态四川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强化依法管水。深入推进水利依法依规行政,完善水法规体系和水利规划体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确立“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严格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信息化资源,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深化水利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考虑水利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积极稳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价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着力健全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水利水库水利工程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出山店水库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