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2015-03-14 09:36包美荣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广义内涵概念

包美荣

(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民族问题”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包美荣

(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以下简称《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是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中运用十分普遍的核心概念,对“民族问题”概念如何界定,对于理论界、教育领域、民族工作都极其重要。由于民族问题的不同界定、不同的理解必然会导致在社会实践和民族工作中对“民族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产生不同的连锁反应。《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民族问题”概念作为难点问题,尽量讲清楚两种概念及相关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发挥教育功能有重大意义。

民族问题;广义概念;狭义概念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学科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是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中运用十分普遍的核心概念。对“民族问题”概念如何界定,对于理论界、教育领域、民族工作都极其重要。“民族问题”概念的界定不同或对“民族问题”概念的不同理解,必然会导致在社会实践和民族工作中对“民族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产生不同的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

《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在教学过程中把“民族问题”概念作为难点问题,尽量讲清楚两种概念及相关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发挥教学功能的关键。

一、“民族问题”内涵的不同观点

民族问题是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和执政党来说,科学的认识民族问题,正确的把握民族问题的内涵是处理民族问题、调控民族关系的基本前提。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们对民族问题不仅没有科学的认识,更谈不上解决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论波兰》等著作中,对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科学的阐明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民族问题及社会革命诸问题的关系,科学的论述了民族问题的存在,正确指明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什么是“民族问题”从未下过明确的定义。诸多学者对什么是民族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学者乌尔希耶夫,发表于《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四期的文章《再论民族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实质》,认为“民族问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在社会各领域所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二,学者丁汉儒,发表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一期的文章《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认为所谓民族问题,就是民族矛盾,它不是指民族的内在联系和斗争,而是指民族外部的相互关系。与此相同,新疆民族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的教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里,认为“民族问题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问题”。第三,彭英明、唐奇甜发表于《民族研究》1981年第一期的文章《民族问题及其实质浅谈》认为民族问题,就是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中基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问题的总和。第四,吴治清学者发表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一期的文章《民族问题含义新探》认为“民族问题就是民族形成、发展、融合过程中民族性的问题”。第五,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民族理论与政策纲要》、1989年12月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等,认为“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指民族的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民族集团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

根据以上观点,不管“民族问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的关系问题”之说;还是“民族问题是民族之间矛盾”之说,还是“民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问题的总和”之说,或者是“民族性的问题”之说;民族问题内涵之争的焦点是广义、狭义之争。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从改革开放初期在民族问题实质大讨论背景下开始,至今从来没停止过。

总之,“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是客观存在的,回避不是办法,不如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清楚而全面的交代,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和阐述也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是某个角度使他们对“民族问题”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二、现行教学内容体系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解说

广义民族问题概念获得官方认同并正式发布之前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材一般采纳“民族问题”狭义的概念为多。广义民族问题概念获得官方认同并正式发布是1992年1月14日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所作的报告里。指出“民族问题既是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但是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并没有广义民族问题有了官方的认同而停止,金炳镐等学者在他们的文章、著作、教材里仍然坚持“民族问题”狭义论。甚至,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概括的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基本观点十二个方面,对民族问题概念重申了“一个发展”、“三个关系”(或两个包括)的广义论,但在学术领域仍然存在分歧和争议。与此相反,在教学领域对“民族问题”概念的解说有明显逐渐转变的趋势。这种情况,可以从我区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统编教材,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解说变化能看出来。1992年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使用广义民族问题概念,至今已有二十几年,期间我区高效《民族理论与政策》统编教材已有三个不同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布赫主编《民族理论与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解说是:“民族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因此,所谓民族问题,通常是指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明显看出,回避了广义、狭义之争,认可了广义民族问题概念;同时强调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第二个版本,是学者丁龙召、李晶主编《民族理论与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解说是:“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民族问题包括民族之间并涉及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和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狭义方面讲,民族问题是指从民族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一切矛盾问题。”很明显,认可民族问题广义、狭义两种概念的存在,但对两种概念都没有更多的解释和阐述。第三个版本,是学者丁龙召、李晶主编《民族理论与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二版),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解说,2007年的第一版本有相同的地方是仍然认可广义、狭义两种民族问题概念的存在,不同之处是对广义概念,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做了细致的解释和阐述,体现了“民族问题”概念的解说明显转变趋势。

三、“民族问题”概念是本门课教学一大难点

第三个版本统编教材,即现行教学内容体系对“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阐述中:民族问题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并列出现;对两种概念的科学性及以哪一个为依据没有说明;没提出怎样区别对待和使用两种概念;没有指出两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即联系和区别。这种情况给教学、任何老师、听课的学生都带来一些困扰。

教学领域与科学领域有所不同,在科学研究领域可以自由探讨和争论,但在教学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因此,我们只能把民族问题概念作为难点问题;尽量理顺好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讲清楚两种概念及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比较清楚的交代。

1.是否要讲清楚两种概念及其内涵。

根据现行教学内容体系对民族问题狭义概念解说,民族问题是民族之间矛盾问题,表现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贯穿于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全部过程。首先,体现了民族问题发生或存在的范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这就说明民族问题只能发生在民族的外部或两个和两个以上民族之间,或者说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同一个民族内部矛盾再激烈不算民族问题,在单一民族国家内部不存在民族问题,在多民族国家某一个民族内部不会发生民族问题。不同民族之间只有发生关系的时候才会产生民族问题,但不能认为不同民族之间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是民族问题,带有民族色彩的问题,即民族四个基本特征有关的问题、民族利益权力有关的问题,而且不同民族群体成员之间的问题才是民族问题。其次,体现了民族问题表现的领域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即政治、经济、文化。最后,体现了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是民族存在的全部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就会发生。根据现行教学内容体系对民族问题广义概念的解说,民族问题“两个包括”,即包括“一个发展”、“三个关系”。而且对广义概念内涵,即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做了细致的解释和阐述。

2.是否要讲清楚两种概念的科学性及其关系。

三十年来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的结果,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定狭义论;第二种观点认定广义论;第三种观点认定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并存。但是从现行教学内容体系中两种定义并列出现的实际情况及科学领域多数学者把民族问题概念定义为“民族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又认可广义民族问题的概念的姿态,可以明确看出:民族问题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第三种观点占主导地位。那么民族问题两种定义中哪一个是科学的?在社会实践和民族工作中以哪一个为依据?既然都认可民族问题概念同其他事物的概念一样分为广义和狭义,说明两种定义不仅有并存的合理性,而且还说明两种定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民族问题两种概念内涵的解说看,发生在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是狭义的民族问题,发生在民族之间以及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包括民族自身发展问题是广义民族问题。我们不能将广义定义看成是狭义定义的一种丰富和发展,以广义的定义代替狭义的定义。社会、人、民族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社会是由人组成,社会的人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民族又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而独立存在。试想,如果民族问题不仅包括民族内部或自身的发展问题,还包括民族的外部,即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这个社会除了民族问题还剩下什么问题。这种做法会使民族问题泛化或从某一个角度否定民族问题的存在。对两种定义应该区别的对待和区别的使用:狭义的定义体现民族问题的民族性,使用于本专业或本学科内部;广义的定义体现民族问题定义的社会性,使用于社会实践和民族工作中。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布和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布和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4]《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内古蒙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二版。

G642.0

:A

:1671-864X(2015)10-0074-02

包美荣(1964——),女,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广义内涵概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The Last Lumberjacks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一类特别的广义积分
任意半环上正则元的广义逆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