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3-14 09:36钟培丽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本课文文章

钟培丽

(丛台区沁河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钟培丽

(丛台区沁河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而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育对阅读却只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内容上,小学语文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强行将教师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的能力,因此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探讨。

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使学生更加活跃地融入课堂,增加语文的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非常重要。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只有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培养起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增加学生与阅读相关的基础训练

(一)加强语句训练。

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句子的组织能力,让学生通过造句等方法进行训练,在学习课本内容时注意文章中优美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勾画并且多读增加自己的感受,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例如小学课文《匆匆》,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者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并仿照文中句子的写法再写几句。最后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让学生背诵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让学生更加灵活地使用词语。

(二)加强写作练习。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给学生出一个与学习过的文章相接近的题目,进行写作小练习,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一个这样的写作练习:在学习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之后,出一个这样的题目:《走遍天下___为侣》,让学生自己想象往空格里加入东西去写,自己命题,写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东西。

(三)展开想象,续编下文。

在讲解文章时,会注重对文章内省略的句子进行续编练习。学生在读故事时也会对省略的句子产生好奇,从而展开联想,对文章的下文进行续编。这种做法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更加自如,在阅读时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站在伯父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又如对课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进行续写,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以后对狐狸的态度怎么样?让学生在学过课文的基础上对下文进行续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

小学生对阅读的方法并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去读。因此,教师应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为学生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做到快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从而领悟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一)问题法。

阅读时可以带着问题去读,例如阅读课文《女娲补天》时,可以在读之前根据课文插图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么样去补天?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勾画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也可以在阅读中对不懂的字进行注音,查意等。另外,让学生摘抄自己有感触的,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很有必要。摘抄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文化水平。

(三)默读法。

默读可以使学生全心投入课文之中,做到眼到心到。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安静的读书环境下做到边读边思考。特别是在阅读长文章时,注意理解每个句子,每一段的大概意思,可以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将大意整合起来,使文章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学生的阅读范围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中,还应拓展阅读范围,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并且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知识含量多的书籍,例如:也可以在课堂上引用一些课外的小故事或者名人谚语等,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修养,让学生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教师还可以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为学生引申,让学生突破课本,例如学习课文《将相和》之后,可以跟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出处《史记》,并让感兴趣的同学去进行研读,深入了解。又如学习课文《景阳冈》后,可以为学生们引申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简述其中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们去进行阅读。学完古诗词之后可以让学生扩展阅读《唐诗三百首》,在学完《桂林山水》后,可以推荐相关的写景文章进行阅读。在学完童话故事之后,可以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增加读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场所,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报刊杂志等收集起来,互相交换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书物或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对文章发表自己的建议与看法,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交换各自的想法,增加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书籍量进行统计,采取鼓励机制,奖励读书多并善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多看多说。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课本文章之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准备。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等,让学生初步对文章有一个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于阅读仍没有很大的兴趣,在阅读上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教师要转变上课方式,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不应拘泥于教材,应采取一些受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并体会人物的内心,增加语气,使课本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加阅读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利于阅读的措施,让学生喜欢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1]罗爱萍.《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研与幼儿教育,2001(5).

[2]宋正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

[3]胡培培.《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J].江苏教育,2007(9).

G623.23

:A

:1671-864X(2015)10-0100-02

钟培丽(1986—)女,汉族,现为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沁河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课本课文文章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