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竞争:标准之争诚可贵,效益转化价更高

2015-03-16 07:42作者陈亮
通信世界 2015年25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专利标准

作者|陈亮

5G竞争:标准之争诚可贵,效益转化价更高

作者|陈亮

尽管通信产业还处在4G时代,但为了抢占未来,5G,尤其是5G标准近期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客观看待5G标准?标准的力量最终应该如何体现?

在业界为4G取得成就而欢呼时,5G演进已经成为争夺未来的“不见硝烟的战场”。众所周知,过去的通信技术标准领域中,中国一直都是技术和设备输入国,在未来的5G技术标准领域中,中国能否成为主导者?

地球村中的小世界与大市场

在过去的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路径中,其实都有各方势力的深刻烙印。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在通信技术领域中,掌握了技术专利就意味着掌握了市场的未来。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SM来自欧洲、CDMA2000来自美国,而“烧冷灶”的高通公司也凭借所掌握的技术专利,抓住了3G市场加速起步的机会实现了绝地反击,成为今日通信技术和芯片领域的王者。反观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但由于历史原因却一直在通信技术上受制于人,在经历了3G时代TD-SCDMA这项“国产技术”的短暂陶醉之后,旋即又陷入4G“洋技术”的困惑,因此面对5G技术演进的机遇,有人不禁担忧,中国是否还会继续“受制于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速,地球村已经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小世界”,所以仅仅来自“某一方”的技术制式实际上并不存在。如今每一项技术标准的制定,都是多方势力共同参与、相互角逐、最终取得均衡的结果,不同参与者(通常是来自全球各个地域的企业)的强势领域和技术专长都有所不同,由于代表利益不同,故而存在差异和矛盾是必然的,所以,无论各方力量如何角逐,最终确定的标准必然是大家所共同遵循,并根据标准中专利族群的贡献来进行利益分配的。因此,TD-SCDMA和LTE TDD并非所谓的“国产技术”,而大家公认的国际标准LTE FDD,我国的企业(例如华为)也在其中有一定的占比。

因此,在未来的5G技术制式之争中,探讨所谓的“中国主导”并无实际意义,中国的通信企业为了更好地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开展竞争,也必然会着力加速技术制式和专利标准的研发,以努力争取在未来的5G标准族群中占据更高的比例,以期在今后可以降低竞争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一言以蔽之,市场的问题,应当交由市场和企业来解决。

当然,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空间无限巨大的“大市场”,因而国内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形成最大的竞争力来尽可能“切到”更大的“蛋糕”,是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考虑的。

由于目前国内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尚处于挑战者的地位,专利技术和研发人员团队的积累尚需时日,所以通过适当手段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地推动发展。回顾TD-SCDMA产业链发展过程,相关协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功不可没。然而,作为推动者和引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如何准确客观地把握市场规律,因势利导推动整体价值链走向成熟,及时发现和预见短板并加以干预和解决,如果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将成为行业整体发展的推动力,反之则可能成为阻碍,甚至也可能成为角逐“山头”利益和相互杯葛的反作用力。

加速转化是关键

对于任何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企业而言,不论投入的研发资源有多少、占有的专利标准比例有多少,最终都必须转化为市场效益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市场价值的实现,虽然和专利技术的占有比例有一定关系,但这并非惟一的决定因素。

首先,国内企业应当有合纵连横、取长补短的策略,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不同厂家之间的专长领域不尽相同,在有限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研发投入的转化率尤为重要。但是,考虑到国内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对可能影响未来市场的前沿技术的掌控,是每一家企业的高级机密。因此,国内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合作和共享是前提基础。

其次,应当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市场价值和潜力空间巨大,中国企业应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球市场的扩张,小米、华为、中兴的发展战略无不如此。尽管中国市场不等于全球市场,但中国市场已经足以影响全球市场,中国的准标准能否成为全球的实际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看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影响力。当然,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还有政治、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等多方面的阻碍因素,这一点国内企业也吃过“哑巴亏”,因而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再次,国家应当通过政策支持,加速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价值转化。近年来,国家通过3G、4G牌照的发放,推动我国通信产业迈入了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关于“互联网+”、“工业4.0”的倡导,也为引爆产业热潮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在5G技术的研发应用中,国家政策扶持、及时“开绿灯”和“踩油门”,是缩短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生产力向市场价值转化周期的重要手段。

最后,价值链多方参与和价值共享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TD-SCDMA产业链的催化过程中,部分价值链的缺失和策略的偏差使得最终并未能取得预想的成效。虽然目前谈5G演进为时尚早,但吸取前车之鉴、未雨绸缪做好产业规划尤为必要。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专利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专利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专利文摘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