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17 09:09陈耿谊高镇松张胜佳陈伟鹏
河北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氯氮精神分裂症

陈耿谊, 高镇松, 张胜佳, 陈伟鹏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 汕头 5150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耿谊**, 高镇松, 张胜佳, 陈伟鹏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 汕头 515021)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1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等3项心肌酶检测和心电图检查,每周1次,连续4周,统计AST、LDH、CPK异常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前4周心肌酶谱总异常率为50.6%,其中,AST异常率为34.8%,LDH异常率为37.2%,CPK-MB异常率为38.4%。前4周心电图总异常率为37.8%。较大剂量氯氮平、长时间联合用药、严重阳性症状、高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是心肌酶谱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并定期监测心肌酶和心电图,控制危险因素,对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精神分裂症; 心肌酶; 心电图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如:心跳、胸闷、气促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也常可发现心肌酶学和心电图方面的异常。但由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的危险因素并未完全明了,相关报道较少。故此开展本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1]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年龄18~60岁;③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按情酌量,辅以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④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初次检测在正常范围;⑤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⑥能完成本项研究。排除标准:①伴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药物依赖者;②既往有心脏病史者;③有药物过敏史者;④儿童、孕妇、哺乳期或老年患者;⑤研究进程中不同意本研究者。共入组164例,男性96例,女性68例,年龄18~58岁,平均(32.6±5.7)岁,已婚61例,未婚103例,初中以上文化89例,小学以下75例,有业73例,无业91例,病程(14.9±6.2)月,精神病家族史阳性33例,阴性131例,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单用59例,联用105例,药物种类包括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帕利哌酮、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奋乃静等。

1.2 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监测方案:按计划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动态监测:①成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定期监测课题组;②制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监测方案,每周1次,连续监测4周,根据病情必要时增加监测次数;③应用麦瑞BS380全自动特殊化分析仪,于当天清晨7:00空腹采集静脉血 5mL,分别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等心肌酶谱;④每周1次应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仪检查心电图,连续4周;⑤针对发现的心脏副反应进行相应治疗并合理调整精神科用药,并认真履行告知义务;⑥分析心脏副反应检出率。有胸闷、胸痛、心跳、心悸、气促等不适主诉时随时检测。

1.3 观察指标:①心肌酶异常患者AST、LDH、CPK的检测值;②4周累计AST、LDH、CPK异常例数、检出率;③心电图诊断、4周累计心电图异常例数、检出率、发现时间;④调查记录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建立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数据库,应用SPSS11.0软件对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4周累计心肌酶谱异常情况:AST异常57例,占34.8%,平均值为167.2±29.8U/L;LDH异常61例,占37.2%,平均值为393.5±57.6U/L;CPK-MB异常63例,占38.4%,平均值为284.6±48.9U/L。4周累计心肌酶异常总数83例,总异常率为50.6%。

2.2 患者4周累计心电图异常情况:窦性心动过速43例,占26.2%;窦性心律不齐37例,占22.6%;窦性心动过缓16例,占9.8%;QTC延长17例,占10.4%;束支阻滞31例,占18.9%;偶发室性早搏11例,占6.7%。4周累计心肌酶异常总数62例,总异常率为37.8%。

2.3 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心肌酶谱异常为因变量,以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经量化后,以前进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6个危险因素进入方程,即:氯氮平剂量较大、联合用药时间长、阳性症状、高血压、高血糖和锥体外系反应是心肌酶谱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4 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心电图异常为因变量,经前进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5个影响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时间长、氯氮平剂量较大、有饮酒史、锥体外系反应和高血压,见表2。

表2 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较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不同病期症状多样,不同临床各型有其症状特点,患者在幻觉、妄想症状、紧张焦虑的影响下,可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如:心跳、胸闷、头晕、出汗、震颤等,以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较多见,其中,既往躯体疾病史、长期住院、病程长、用药时间长、传统抗精神病药因其副作用较大以及联合用药均可能是不良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出现异常,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或病情恶化有关[2,3],病情因素和药物因素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2,3]。多项研究发现[3~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谱检测对精神分裂症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引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分析。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前4周累计心肌酶谱总异常率为50.6%,其中,AST异常率为34.8%,LDH异常率为37.2%,CPK-MB异常率为38.4%。前4周累计心电图总异常率为37.8%,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异常率为26.2%,窦性心律不齐为22.6%,窦性心动过缓为9.8%,QTC延长占10.4%,束支阻滞为18.9%,偶发室性早搏为6.7%。

以前进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氯氮平剂量较大、联合用药时间长、阳性症状、高血压、高血糖和锥体外系反应是心肌酶谱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时间长、氯氮平剂量较大、锥体外系反应和高血压,是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较大剂量氯氮平、长时间联合用药、严重阳性症状、高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是心肌酶谱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3,4,6]一致。推测可能的机理是:氯氮平和长时间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抑制Na+-K+-ATP酶,使心肌细胞复极产生障碍,能量代谢受阻、ATP供应减少、离子泵功能降低,正常的离子梯度差无法维持,致细胞内渗透压改变,从而引起细胞肿胀,膜孔隙增大,酶自细胞内向外溢出,血中酶的浓度明显升高。对心电图的影响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有关,能够继发引起迷走神经的抑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和T波改变。药物的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5,6]。氯氮平系二苯二氮杂卓类抗精神病药,其抗胆碱(M1)、抗组胺(H1)及抗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导致其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常见[4]。已有研究报道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均有影响,氯氮平对心肌的损害作用大于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甚至引起昏厥、心脏停搏、猝死等一系列心脏功能损害[5]。阳性症状严重、高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则标示着病情较复杂,甚至呈兴奋状态,通过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机制影响心肌酶谱和心电图。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张静,刘连忠.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1):53~54.

[3]胡红霞,赵倩,白天山,等.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血清心肌酶异常增高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9): 156.

[4]周琳琳,许义,忻珏陈,等.1227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住院病人心电图变化的资料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 (6):348~349.

[5]何杏梅,张程帧,薛标玉.阿立哌唑、氯氮平、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4):295~297.

Analysis on Factors Related to Abnormal Cardiac Muscle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HEN Gengyi, GAO Zhensong, ZHANG Shengjia, et al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tou,Guangdong Shantou515021,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abnormal cardiac muscle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From Feb.2013 to Jan.2014,164 cases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tested cardiac muscle enzymes,serum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reatine phosphokinase-MB(CPK-MB)and electrocardiogram,once a week,for 4 weeks.The cardiac muscle enzymes abnormal rat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 rates were collected and factors related to abnormal cardiac muscle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During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cardiac muscle enzymes for 4 weeks was 50.6%.The incidences of abnormal AST,LDH and CPK-MB showed 34.8%,37.2%and 38.4%,respectively.The total 4 weeks’rat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was 37.8%.Higher dosage of clozapine,longer time combination drugs,worse positive symptoms,hypertension and extrapyramidal side-reaction were main risk factors of abnormal cardiac muscle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Conclusion:It would be reference valuation in directing treatment to closely observate and periodically test electrocardiogram and cardiac muscle enzymes,and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Schizophrenia; Cardiac muscle enzyme; Electrocardiogram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4.006

1006-6233(2015)04-0546-04

2013年度广东省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编号:汕府科[2013]88号第1项)

** 通讯作者:Email:chengengyi2011@126.com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氯氮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布南色林致锥体外系综合征1 例*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