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茶饮

2015-03-18 04:59陈迎春
云南画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火塘竹筒云南

陈迎春

很多人都是一日不可无茶,但茶是什么?谁解茶的真味?翻了翻各种说法,看到《茶经》里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苏东坡说:“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本草拾遗》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藏族人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德昂族说:“茶叶是德昂的命脉,有德昂的地方就有茶山。神奇的传说流传到现在,德昂人的身上还飘着茶叶的芳香。”

在云南这片神奇之地,各民族的茶文化也常常会令专家们瞠目结舌。云南土著民族的祖先濮人很早就从采集业中发现了茶。直到今天,在临沧、版纳、普洱等地,千百年前生长的古茶园依旧葱茏。朝晖夕照,云雾缭绕,片片饱含天地之精华茶叶依旧青翠欲滴。

茶该怎么吃,混饮还是单喝?

自从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以来,他主张“不杂饮”,把茶从混合饮中提取出以来,成为一种单纯的饮品。他对当时“习俗不已”的混饮颇有微词,如《茶经》“六之用”中有言:“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认为混饮如同“沟渠间弃水”,完全不足取。在汉文化为主的地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圣始创的茶道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在世界茶源之地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却完全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时至今日,混饮依然大行其道,茶饮保留着诸多最原始方式,呈现出民族化、多样化、地区化的特点,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茶在少数民族的生活里,不仅是解渴提神的饮料,而且是日常佐餐的一道菜,也是解除身体不适的一味药,甚至被认为是自己祖先的来源而顶礼膜拜。

汉族敬神农为茶神,因为他最早认识到茶有解毒的作用。而云南的德昂族直接把自己看做茶的子孙,对茶叶有着深厚的认同和感情。在德昂族的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茶被认为是人和万物之源。

一个自称茶叶后人的民族,一部以茶叶为主角的创世史诗。

史诗记载:当大地一片混沌时,天上却“美丽无比,到处都是茂盛的茶树”,这些茶叶精灵问万能之神帕达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到地上生长?”帕达然回答说:“天下到处都是灾难,下凡要受尽苦楚,永远不能再回到天上。”但是茶树为了大地长青,愿意到地上受苦。于是万能之神掀起狂风,使一百零两片叶子飘下凡间。这些叶子在狂风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竟然变成了男人和女人:“单数叶变成五十一个精干的小伙子,双数叶化为二十五对半美丽的姑娘。”从此,这些姑娘和小伙子便在大地上生息繁衍,成为人类之始祖。

千百年来,直到今日,德昂族仍然视古茶树为始祖神,对着古茶树烧香祭祀,顶礼膜拜,十分虔诚恭敬。

另类民族茶饮:腌制、凉拌、混煮、烧、烤

生活原本丰富多彩,就来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想。尤其是茶的食用方法,在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大放异彩,花样百出。如把茶叶做成下饭的酸菜,这在汉族人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茶叶的原产地,鲜嫩的茶叶其实和蔬菜一样普通,而且生长在这里的民族也没受过《茶经》的教化,所以把茶做成酸菜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景颇族和德昂族最具特色的茶饮便是酸茶。制酸茶与做酸菜的方法差不多,都是腌制发酵。酸茶晒干也可以用沸水泡饮,其味酸苦,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茶则要舂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

基诺族凉拌茶的吃法则更为原始,有“人类用茶历史活化石”之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方法是以现采的茶叶嫩梢为主料,用洗净的双手揉碎,再加上碎黄果叶、辣椒和食盐,用少许泉水搅匀,静置15分钟左右即可。吃起来酸辣可口,可令人胃口大开。

就地取材山野饮茶法——鲜叶竹筒汤

在离开村寨务农或进山狩猎时想喝茶怎么办呢?苦聪人、布朗族喝茶的方法会让你大开眼界。他们就地取材,砍一节碗口粗的竹子,一端削尖插入地下,然后向筒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再找些干枝枯叶,当作烧料点燃于竹筒四周。采来几把鲜茶叶投入水中,茶汤煮好,倒入现砍竹筒当茶具,一筒甘甜香醇的原生态茶叶汤就好了。看到几个上山干活的彪悍的汉子独立山野,手拿竹筒,仰头大口喝茶,那气度真是洒脱不羁,无比自在。

围着火塘,喝一口又苦又香的烤茶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火塘,一家人习惯围绕着火塘边吃饭边聊天,在这样的场景里,烤茶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各族人民烤茶的程序大致无二,在烧水的同时,用不同的器具装盛茶叶在火上烘烤。傣族用竹筒装茶叶烤,拉祜族用小陶罐烤,佤族用薄铁板烤,待茶叶烤出香气再投入沸腾的水中。围着火塘,茶水滋润,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时光就这样在茶香中流转。

盐、油、茶的相遇——生命之能量

藏族生活在云南西北部,青藏高原没有蔬菜和水果,茶是唯一能补充维生素的绿色食品。酥油茶的制作是先将砖茶用水熬制成茶汁,再在茶汁里加入酥油和食盐,然后倒入专用的茶筒上下抽拉,使茶水、酥油和食盐充分混合,水乳交融,最后倒进茶壶里加热,注入碗里便成了香味浓郁的酥油茶。一碗酥油茶下肚,有营养有能量,茶叶里的维生素弥补了没有蔬菜的不足。对于藏族人民来说,茶叶就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营养成分。

傈僳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在茶水中加入油盐或者其他食料的做法,其中久负盛名是白族的三道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一苦、二甜、三回味”。奇特的还有纳西族的“龙虎斗”,茶水和酒冲到一起喝……

凡此种种,皆因各民族生活的地域、气候不同,形成了种种不同的饮茶方式。2千年来,茶叶与人类的生活水乳交融,息息相关。各族人民一旦与茶相遇,就再也不能抗拒她的魅力。在人类发展的悠长时光中,揉进了不可或缺的茶香。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围绕的日常生活中,我更愿意相信德昂族的神话,茶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而来到人间做奉献的。喝一口茶,满怀感恩之情,无论生活如何变迁,还好有你相伴左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依然如此。

猜你喜欢
火塘竹筒云南
温暖的火塘
椰奶饭
大班艺术——哈尼族舞蹈活动《竹筒响起来》
大火塘,小火塘
火塘边的乡愁
家乡的火塘
香喷喷的竹筒饭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