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治视域下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

2015-03-18 09:18黄文竹
关键词:高校管理法治学生

基于法治视域下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

黄文竹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针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从法治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依据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高校的运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法治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法治在高校管理中的发展进程,找出法治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起的作用。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制定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调查问卷,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优秀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法治;学生;高校管理

作者简介:黄文竹,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王韶玉,硕士,讲师,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7-0027-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le of law, the paper put forward guidelin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e aim is to find out the laws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we us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literature and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urvey data, we find out the problem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e, while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in which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融合视角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及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14C071)。

十八大背景下高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法治如何运用到实际的高校管理中去已经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焦点,基于此我们对该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法治理论研究

1.法治在高校管理中的发展进程。

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中修改了有关教育方面的一些原有规定,逐渐将法律的触角向高等教育学校内部延伸。2010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加速了法治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进程。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更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借鉴,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治教。

2.法治的内涵。

法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上进行的考虑,即政府部门及教育各领导部门规范其对高校的管理,实行依法管理;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即各个高校内部对学校自身的管理要做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提倡的法治管理核心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同于“以法治校”和“以罚治校”。它提倡的是充分发挥“法治”精神,实际上是通过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来保障权利的实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主人翁权利的实现。

3.法治在高校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高校有两个中心各自运转,一个是校党委,另一个是校领导,分别承担着公司中的总裁和总经理的职责。校领导要听从党委在学校发展方面的宏观把握,通过各种教育法的规定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管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推进学校的发展。

二从法治角度下看我国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现状

1.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

为了解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通过向M省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展开调查。学生均为随机选取,为简单抽样调查。从问卷的填写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学校管理,极少数学生认为不重要,少部分学生认为参不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都无所谓;虽然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上参与过学校的管理,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在涉及是否参与过学校管理活动这一问题,绝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向学生征求意见时参与的,少数同学通过其他方式参与,但通过网络方式参与的学生数量为零,说明学生参与管理形式单一;总体上,学生对学校现有管理方式比较满意;在涉及学校侵犯学生个人利益时,表示会维权的同学仍为少数;在学生对于学校管理方面提出的相关看法和建议中,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扩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从法治的角度看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的意愿不大,学校主人翁意识不强。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学校管理,但在学校侵犯学生个人利益这种情况发生时,只有少数同学表示会维权,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维权意识较差,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人翁意识有待加强。

(2)学校听取学生意见的形式单一。

参加过学校管理活动的学生一般是在学校听取学生意见的座谈会上,仅有极少数的积极分子通过参加的学生会、或者向所在班级老师提出意见参与过学校的管理活动,没有人用过网络方式参与过学校的管理活动。由此可见,现如今高校存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形式单一。

(3)学生只能参与到学校小范围的管理层面,对于学校重大决策没有参与权。

通过调查,目前学生只有在学校听取学生反映学校状况的座谈会上才有少数学生代表参加,对于学校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可以看出学校在学生参与学校决策方面存在问题,亟待完善。

(4)参加学校管理决策的学生数量较少,校内民主有待加强。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现在的高校决策一般是校领导之间讨论决定通过,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参与学校决策会议的学生一般以学生代表为主,参与管理的学生数量比较少。校内的决策一般以文件形式直接下达,而非学生、教师投票选举是否通过该决定,校内决策的民主性有待加强。

3.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参与意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的管理对象,学校处于领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被领导地位。学校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很难做到听取学生意见,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产生的思维惯性很难让其主动想到参与学校的管理中,这种长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缺乏参与意识。

(2)学生自身性格的影响。现在高校都是“90后”的大学生,存在做事冒进、急于求成、遇到困难退缩的性格缺点。一些学生由于向学校管理部门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从而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性格的原因,自尊心受挫,他们往往不再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

(3)学校没有合理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现在的学校在做出重大决定时往往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直接由校领导之间讨论决定,也很少让学生代表旁听,只在一些小的方面听取学生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权利的行使,没有合理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校拓宽听取学生意见的渠道较单一,对学生意见的关注度不高。现在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的方式单一,没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追根究底是因为学校对学生意见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对学生意见的关注程度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校领导并没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还把自己摆在领导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意见无法得到充分的尊重。

(5)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高校的民主化发展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教育在这方面还不健全,有待完善。

三解决对策

1.健全法治规范,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鉴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在学校管理方面不健全,建议相关部门将学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高校内部从领导到师生皆树立法治精神,在学校管理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做到人人依法治校。

2.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决策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保证学校的决策快速、合理执行。只有当学校管理者扩大学生参与高效管理的渠道,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时,才能提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渠道,有利于使高校处于和谐、民主的氛围之中。

3.拓宽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建立多元的师生互动平台。根据上述调查,现在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基本上以学校开展的座谈会为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比较单一,鉴于此建议我国高校管理层合理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当代大学生应该主动运用社会舆论等作用合理监督高校的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应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让校长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

4.建立健全师生协商机制。高校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应该多多听取学生意见,做到依法治教。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后勤老师也应该不定期向学生询问情况,以适时做出调整。学生也应将老师作为好的倾听者,对于学校的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向老师反映,这样,不仅师生相处融洽,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方圆.“90”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与改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31-32.

[2]李艳.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徐之清.对高校实践依法治校的再认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1):256-257.

[4]何学.高校依法治校的内涵[J].中国成人教育,2012(4):12-14.

[5]罗丽华.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7(3):121-125.

[6]包家新,刘磊.高校依法治校需要处理好的几层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73-75.

[7]吴汉东.依法治校彰显“大学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7-9.

[8]魏琳.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米扬洋.加拿大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初探——以多伦多大学与阿尔伯塔大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s Students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le of Law

Huang Wenzhu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China)

Key words:rule of law;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Class No.:G64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法治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赶不走的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学生写话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