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专项规划体系研究

2015-03-18 11:43周强猛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布局全民

□周强猛(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专项规划体系研究

□周强猛(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当前,城市建设步伐日趋加快,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设备,其科学合理地布局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将体育公共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结构与城市综合建设总体框架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而且对提升全民健身,丰富业余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将以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和规划思路为依托,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践活动为契机,创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布局新模式及其适用范思路,以期为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理论设计及实践成果提供参考。

公共体育设施 规划布局 城市建设 专项配置

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各大城市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建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配置以及专项规划体系迫在眉睫。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我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镇居民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科学布局,满足需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据此,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是政府扩大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方面仍然需要进行科学地规划配置、合理地布局乃至提升建设标准。努力在“体育惠民”上下功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化、简单化、实用化,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激发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使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引领社会潮流,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新风尚,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进而使现代城市更具人文属性和人文价值。

1、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界定及其分类规划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它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体育设备。按照常态化分类,公共体育设施可分为群众体育设施、赛事体育设施和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分为共三大类体育设施统称。在城区布局规划中可按照市级、区级、社区(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四级进行布局;中心城区范围外则可按照乡镇、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基层村四级进行引导。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休闲等生活需求,其相关科学合理地设置、规划标准、观众规模、用地面积、人均面积等指标数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专项规划体系。

2、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的可行性

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可按照设区城市、县(市、区)的标准规划并建设“五一工程”,即综合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市、县体育场馆应满足承办县级运动会和县级以上单项赛事比赛的需要,并具有向市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功能。体育公园或登山步道等可结合郊区基本生态网络以及郊野公园建设,其他有条件的公园应建设体育设施及健身步道。每个镇、街等规划建设一个中型或小型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市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以塑胶田径场、建造小型足球场或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为基础,统筹考虑灯光场地和全民健身路径设施。农村新型社区体育场地可与文化广场结合,重点实施硬化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台,预留便于观看群众比赛和健身操等其它乡村民俗活动的场地。根据实际情况,中心村必须设立户外体育运动场,实现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体育健身服务,我国各大城市积极争取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项目,在各项公共体育场所中配置了双杠、休闲荡椅、太空漫步机、臂力训练器、儿童健身运动乐园等公共体育设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为广大城市居民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健身氛围与生活环境。然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需求正体现复杂性、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将公共体育设施与之融合统筹,避免结构性资源浪费,保证全民健身利用率,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加强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群众体育事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将如何在体制、机制上给予群众体育发展以切实有力的保障?据此,积极建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专项规划体系的重要举措:

3、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率,整合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

当前城市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急需开发利用大量土地,同时也需要大量土地建设城市公共体育配套设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各级政府拟作商业开发利用的土地形成难以调和矛盾,公共体育馆的建设与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把公共体育馆建成一个利于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等集体性功能完善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也是各级政府真正想干的一项民生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城市体育设施来满足广大群众训练所需场地,应该是解决公共体育建设所需土地修建训练场的一项较好举措,既满足了全民健身需求,又提高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在减少了土地浪费的同时也节约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成本,切实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城市各项资源得到了有机整合。在合理布局上,让公共体育设施与市民休闲绿地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场地器材的综合利用率,为群众健身提供方便,真正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综合效益。

4、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作用

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配置完全依赖政府投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仍难以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我们采取政策倾斜、审批优先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有效补充了公共体育设施的不足。规划创新是解决健身问题的根本。首先要将配套体育设施列入规划之中,针对体育设施设立专项资金。滨河路及其他路段规划绿地、草坪较多,现可在发展绿化的同时,将体育设施与此融合,园林部门可与体育部门相互协作,提出参考意见开展建设,这样既可解决健身场所及设施不足的问题,又可达到绿化的目的。加强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广大群众创造环境优美的体育休闲场所,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在建设体育设施设备时,要考虑到所有人群,体育器材要适合大众,可结合各级城市特有的人文特点重点建设,既能解决市民健身问题,又可体现城市体育的个性特点,塑造独特的全民体育文化。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体现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标志性建筑。满足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休闲等方面的生活需求,是现代城市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体育不仅仅承载着让百姓健康的己任,现已更多地成为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及专项建设,方便、快捷、节约、利民、便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发达国家已有范例。我国一些城市也后来居上、特色鲜明。相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中,我国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化布局,定会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的研究》2014B22208)

[1]孙思敏,欧洋,赵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专项规划体系研究——以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4,07.

[2]毕红星.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3]武毅欣.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高艳艳,王方雄,毕红星,付革.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进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布局全民
全民·爱·阅读
比亚迪集团扶贫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可持续全民医保
VR布局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