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综述

2015-03-18 11:43陈思羽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武术中学体育

□高 龙 陈思羽(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综述

□高 龙 陈思羽(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梳理法,对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皆在为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的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认为: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并不理想,其中教学手段匮乏、单调,教师武术能力差、基础薄弱是发展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所在。建议中学武术教学应以课程为核心环节,从学生兴趣、教师自身武术素质、教材教法方面进行突破,从而培养学生的武德,促进中学武术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中学 武术教学 综述

在全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开展武术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适当的体育,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更可以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加大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的培养,真正在中学学生中广泛开展武术课程的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强身健体是体育及武术的初衷。通过武术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柔韧性、爆发力、力量耐力、身体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提高民族自豪感,使之得到传承。所以应在学生内心可塑性极好的中学阶段让学生接收到更好的武术课程教育,让武德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为我国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做出贡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梳理法,对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皆在为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的提供参考与借鉴。

1、学校体育中对武术教学的研究

旷军在 《广州市中学生体育课武术教学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应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探究中学生武术课兴趣的方法。李领航在《走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尴尬局面——从促进中小学生习武兴趣的角度探析》中提出,应从改变教材教法、提高教师的武术素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习武兴趣。孟云鹏《阜阳市中小学传统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制约因素及相应策略探析》中提出武术教学应多渠道、多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武术专业能力,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对武术教育的重视。张丰利在《中学武术的教学现状浅析》一文中提出,学生对陈旧,干巴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产生学习兴趣,特别是武术的教学。张蕾在《吉林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提出,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之一,其中包涵的人生哲理以及传统文化极其丰富,仁爱、博爱是武术的精神内涵,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要锻炼自身的体魄,还要让习武者从武术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武术的精髓。

综上所述,武术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并不是很理想,其中发展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是在于教学手段匮乏、单调,教师武术能力差、基础薄弱,无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得不到正规的武术教育。武术课中,不应只强调武术的技术动作和动作难点,更应加强武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观。单一的武术教学即无法吸引学生又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所以应加上武德教育,作为武术课中的一部分。

2、中学武术师资队伍的研究

张梅、姜立秋在《新课改下大连市部分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从师资的“量”与“质”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专业武术教师缺乏是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学校武术方面师资严重缺乏。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体育教师90%以上专业是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他们在高校学习时都接触过武术,但把武术作为专项来学习的却甚少。另一方面,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片面地选择三大球类与田径专项方面的人才,其他专业的人才则被冷落在一旁,所以武术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李科,李淑蕙,王龙刚在《重庆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指出重庆市武术专项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具备武术教学能力的教师仅占5%左右,55%的教师不能教授武术内容,教师具备自编武术教材能力的占5%,不能自编的占56%。韩林在《武术之乡徐州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指出,加强武术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武术教学水平是徐州地区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基本条件。提高教师素养途径有: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配备更多的武术专业教师。

综上所述,师资队伍是教学的首要保证。目前武术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已远远滞后于武术发展的需求。抓好武术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是武术能否在学校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大部分地区的初级中学的武术教师都无法达到需要的标准。

3、中学武术教学课时的研究

徐培兴在《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从现在武术课时在教学时的连贯性中发现问题,她精辟指出,按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初中每学年有4至6学时武术教学,如果按照这样的要求来进行武术课的学习,初中阶段学时可以得到良好的武术课程学习,但是由于武术课教学采用零星分散的教学,违背了武术课连贯系统的教学原则,影响其教学结果。汪如锋在《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中提出。在他所进行的大量调查所得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结论,武术项目传统学校开课情况较好,但是非武术项目传统学校的开课率并不高,个别学校从没上过武术课。姜玉泽在《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中认为,不仅是中学的武术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大部分中学每周的体育课只有两节,一半的时间要进行素质练习,一半的时间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内容,这样的话,学习武术的时间基本没有。

综上所述,让学生学习武术课的前提前提条件是学校对于武术课课时的安排,在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中,加入武术课的学习内容无法达到正常的课时需求,武术课的学习需要坚持长期性、不间断性的训练,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是不行的。

4、结论与建议

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其中教学手段匮乏、单调,教师武术能力差、基础薄弱是发展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所在。所以无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得不到正规的武术教育。我国中小学武术普及状况极不均衡,武术课课时在体育课中所占比重不高,部分学校不开展武术课,只把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武术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体育教师决定着武术教学效果的成败,应从学生兴趣、教师自身武术素质、教材教法突破、培养武德教育、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入手。

[1]旷军.广州市中学生体育课武术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06.

[2]李领航.走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尴尬局面——从促进中小学生习武兴趣的角度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07.

[3]汪如锋,白广昌.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0.

[4]孟云鹏.阜阳市中小学传统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制约因素及相应策略探析[J].运动,2012,11.

[5]张丰利.中学武术的教学现状浅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9.

[6]张蕾.吉林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7]张梅,姜立秋.新课改下大连市部分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8]李科,李淑蕙,王龙刚.重庆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9]姜玉泽,尹海立,邓永明.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10]韩林.武术之乡徐州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11]徐培兴.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03.

[12]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 (3).

猜你喜欢
武术中学体育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