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现状

2015-03-18 11:43李朝成郭艳飞陈杭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650昆明重工中学云南昆明6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巧家县儿童农村

□李朝成 郭艳飞 陈杭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昆明重工中学 云南 昆明 6500)

巧家县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现状

□李朝成1郭艳飞2陈杭生3(1、3.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2;2.昆明重工中学 云南 昆明 6502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经商、务工,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多方面原因,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群体应运而生,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综述,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留守儿童 农村体育教育 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些被烙上“农民工”三个字的人,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史上可谓立下汗马功劳。每一幢楼房,每一条延伸的铁路,每一条街道的建设,乃至城市的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他们的血汗。他们常年在外打拼,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了农村,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度过他们幸福而辛酸的童年……

本文通过对巧家县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让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使更多的人来帮助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

2、巧家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巧家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53.96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3114万人,9.2万农民外出务工。据巧家县教育局最新统计的24所中小学的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占在校生总数的16.8%,比例在30%以上的有中寨乡、新店乡、红山乡,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红山乡的松林小学三甲班,该班共有3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3人之多,占到了39%的比例!

由于这样的严重比例,全县15个乡镇,要使家乡经济腾飞、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而留守儿童更是一大阻碍,因此,政府应抓住实际,全盘思考,统一规划,多渠道去减少留守儿童,能使家长都在留守儿童身边,使他们有一个舒适的坏境,温馨的家、愉快地享受自己的童年,愉快中求取知识,达到自己的理想。

3、对农村留守儿童未来体育的思考

(1)政府的作用要强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由于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农村的社会经济总是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总体偏低,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以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滞后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强化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使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把发展农村,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纳入小康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要将体育工作列入政府及主管单位的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工作业绩之一。

(2)在各级政府的财政规划中,要把农村体育教育费用和体育基本建设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建立资金专项管理,周密安排,集中资金优势,改变各中小学的场地,并做出长远的规划。要有明确具体的体育场地设施达标的条件。

(3)要建立专业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宣传,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在政府职能部门中,设立专业工作机构,制定出科学的量化标准,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在不断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扶持的同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同时,政府在发挥作用时,一定要“建立制度,形成规范,依法行事”。建立制度,就是指对于政府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以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投入不到位,政策的持续性不够,以致成虎头蛇尾,换一个领导,变一种方法的尴尬境地。

(4)各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对农村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进行培训,合格者持证上岗。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发展,另外,加大对师范学院的扶持力度,鼓励广大青少年体育爱好者报考体育学院,并投身到农村的体育教育中来。再则,每年我国有大批退役人员,这样,既减轻了政府压力,同时也为农村体育教育指明了道路。

(5)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目前我国县、镇级以下农村中小学有53万所左右,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在校生1.6亿左右,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软硬件建设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自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老、少、边地区修建了希望小学11000余所,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才是占了较大的比重,只有真正地把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放在一个高度进行管理,才能让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国民教育的同等性。

4、对策及建议

4.1、重视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2、拓宽体育经费渠道

根据农村的实践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器材设备简陋的状况。

4.3、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4.4、利用校外周边场地地形

好多学校都建在山坡旁边,自然环境优美,学校附近的山坡平坦,车辆行人较少,学生活动安全而又方便。农闲时的打谷场,夏天里绿荫连天的河堤,这些都是天然的运动场,还可利用山地开展野外活动,利用江河湖畔有组织的开展游泳活动等。

4.5、知识拓展课

向学生讲授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卫生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生理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常识、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的方法。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5、结论

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留守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更是希望你、我、他,乃至全社会每一个爱心同胞都来共同努力,为留守少年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这些“留守的花朵”越开越美丽。请献上您的爱心,关爱留守儿童。

[1]康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2]王海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康钊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5]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03.

猜你喜欢
巧家县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巧家县农家书屋的现状与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巧家县黄牛冻精改良配种技术推广经验
赞农村“五老”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