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5-03-18 11:43黄文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五年制身体素质篮球

□黄文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常州 213000)

五年制高职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黄文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常州 213000)

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为选项课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是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有少数高职院校在积极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但是还没有在职业院校中推广普及。本文就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篮球选项课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分析相关分层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实施中的利弊,从而为分层教学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五年制 高职 分层教学 实验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常州刘国钧高职校学生120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各两个班(每班30人,均为男生选项班)。

1.2、研究方法

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素质和技术测试,依据50米、1000米、引体向上、全场体前变向运球接两大步投篮这四项成绩,前三项是身体素质测试,第四项是技术评定,作为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依据,并以学生智力水平作为参考依据(依据上学期文化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组四项中有三项测试成绩均高于单项平均成绩X,B组测试成绩要有两项高于单项平均成绩X,剩下的为C组,再根据素质差异和智力水平将各等级人数作适当调整,尽量人数均等。各个等级的人数一分为四,再将各个等级的人数进行平均分配,成为无明显差异的4个教学班a、b、c、d。其中a、b两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分层教学,c、d班按照原先教学形式上课,成为对照班。

2、实验方法

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实施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理论分析,以验证分层教学模式对篮球选项课教学的效果。

2.1、教学目标

在篮球分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层次来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才是分层教学的保证。在对A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在满足学生进行教学比赛的前提下多进行一些对抗性练习,多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及战术配合,在比赛中进行强化,不断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篮球能力,为以后这部分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对B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在篮球基本功上多下工夫,来强化学生的基本的篮球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配合练习,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比赛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兴趣,为篮球运动打下基础。在对C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在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功上下功夫,对篮球的技术可以多采用一些游戏方式进行,在教学比赛中可以适当对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简化,进行趣味性的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

2.2、教学过程

(1)制定教学目标。

依据《五年制高职体育教材》及《篮球校本课程》的内容,高职三年级学生的授课现已进行到篮球第三模块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准备,在班级内部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备课。A层次目标熟练完各项模块基本技术,熟悉几套战术配合,对身体素质要求参照进班前测试内容制定了提升计划。B层次学生目标熟练完成篮球变向运球结合两大步投篮的技术动作,基本掌握传切、策应、掩护等基本技术,每节课安排身体素质练习;C层次学生目标是基本掌握左右手体前变向运球结合两大步投篮基本动作,课上安排中等强度的身体素质练习。

(2)实施课堂教学。

在实验班内部采用分层教学,对于三个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教学目标,对于A层次的学生,由于技能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在课程设计时多结合带有身体对抗的技战术练习,加强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并针对个人特点允许学生进行创造性技战术组合练习,如各种变向运球结合投篮,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多设计教学比赛的教案,在教学比赛中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技术指标,并安排大强度的身体素质练习;在对班内B层次学生教学时,更加注重基本技术完成的准确性,并加大课上练习技术内容和身体素质的密度,在练习中将技术练习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篮球基本功的加强,C层次的学生,教师设计教学计划时多安排跟种运球、传球、投篮单项练习,在基本熟练地基础上,将几项技术动作进行组合,并在联系中多安排脚步移动的练习。采用班内分层教学会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一堂课中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教学群体,再进行教学设计时课题的前半部分可以三个层次学生共同完成,在技术强化部分和身体素质练习部分要分开进行,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不能忽视了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

(3)进行教学评价。

A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课上采取了很多教学比赛带动技术练习的设计,实战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运用更加合理,他们希望教师再教授些相对有难度的技术动作,以提升自己的个人技术。B层次学生课上在上半学期学习积极性较好,能在教师组织下完成技术动作,单进行到下半学期,学习积极性明显下落,主要看到A层次学生在进行教学比赛,他们不想只练技术动作,想要实战,考虑到学生这种想法,教师决定只要经过四项测试达到A层次进班的基本条件,可以进行层次晋升,此举一出,效果显著。C层次学生练习中主要针对特定的技术动作练习,时间一长,都感到枯燥,教师每节课设置了一个“进步系数”,只要达到进步点,可以进行半场的教学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经过一学期分班教学的实验,对a、b、c、d四个班进行四项指标追踪测试,表明:

3、结论与建议

从表格测试数据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班a、b测试成绩都要优于对照班c、d,,虽然c、d两个班进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除引体向上这项比较相差不大以外,其余三项都是对比明显。说明在班级内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效果要明显优于自然班的教学效果。

3.2、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益,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锻炼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3、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经过教学评价,得出分层教学切实可行,效果显著,这样才能够正真惠及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教学“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督促学生不断进步。

[1]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一占科技与经济, 2004(01).

[2]刘晓芳,骆毅.我国分层教学的历史演变[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3).

[3]孟祥林.教学过程最优化: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的分层教学策略[D].民办教育研究,2008.

[4]程国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07,(05).

[5]付宝威,曹纯,郑一绮.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6]彭兴云.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性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五年制身体素质篮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过了把篮球瘾
江苏:调整五年制高职顶岗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