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5-03-18 11:43马俊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院校

□ 马俊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马俊娟(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单招学生有区别于统招学生的显著特点,要求实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模式适合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代学徒制 单招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7年,教育部批准8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单独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进行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范围国家示范性及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等。单独招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必须清楚地看到,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与统招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研究适合单招学生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与统招生相比,既有一定的发展障碍,也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录取的学生大都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面狭窄,。对于大学抽象、逻辑性强的知识不能理解,理解能力差。同时,大多单独招生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专业兴趣,而衣食无忧的生活又使其进取意识薄弱,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大都无合理规划,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差。

1.2、自控能力差,纪律性差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纪律意识薄弱。具体表现为迟到、旷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说话、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常有发生。因此,教师经常像维护小学生课堂一样,维持课堂秩序,导致教师无奈和苦恼。

1.3、形象思维强,动手能力较强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不适应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论的学习,厌倦理论的学习,不擅长背诵和记忆,喜欢自己动手去完成一定的小任务,喜欢接受新事物,对于操作技能掌握比较快,动手能力较强。

1.4、独立、自信,期盼实现自我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大都在高中阶段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成绩很差,通过单独招生入学是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唯一途径。同时,作为“90后”,学生个性独立,思想单纯,也比较自信。如我院单招生并不认为自己比统招生差,他们积极展现自己,踊跃参加学院及系部各种活动,尤其是课外生活方面。

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特征的契合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需制订适合单招学生特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结合单招学生不擅长学习抽象、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适应形象思维、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本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体会任务完成时的成就感,增强实践能力。最理想的是在企业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并培养相应的职业道德。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学者们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深入,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初步尝试。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由政府介入和充分保障,行业订立标准,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职业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原则“做中学”,是“做中学”的典型。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课程,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承担着双重角色:学生及学徒,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任务和项目及企业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教室与真实工作环境对接,是从学校到工作最佳的过渡模式。现代学徒制的特征符合单招学生形象思维、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调动单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3、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点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尝试实施现代学徒制,但是要保证实施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试点先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还处于尝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小规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即选择少量单独招生专业中的少量学生进行尝试。试点专业的取舍应以专产融合、校企合作的密切程度、合作企业的知名度等因素为依据。学生的取舍则主要依据主观上是否渴望到合作企业培训和就业,客观上是否满足合作企业对未来员工的基本要求等。在试点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有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企业必须参与学生的选拔工作,而且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第三,正确处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实现多赢。

3.2、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与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升自身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第三,高职院校要改变教学组织及管理模式。在教学运行中,要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弹性”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课程管理、评价实施效果、共同评估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3.3、明确学徒身份及其权利义务

目前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中,参与各方在对学徒制学徒身份及其权利义务的确定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特点是企业先招工、学校再招生的模式,学徒的身份仍然是学生,而非企业员工,具体权利义务由校企双方讨论,并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二是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特点是学徒全部来自于企业,由学校来承担培训,学习内容、进度安排则由合作双方共同讨论决定,学徒身份还是企业职工,学习费用也由企业承担,其权利义务由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来规范。三是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在现有的招生模式下,高职院校正常招生,并明确告知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供学生选择,招生后,企业再进行招工。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就人才培养相关事宜做出明确规定。学徒身份主要是学生,毕业后可自主决定是否去合作的企业,如去则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补发相应工资待遇、福利及社保费用。

明确学徒身份及其相关权利义务是顺利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各高职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合作企业、院校自身、学生需求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

3.4、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要顺利的实施现代学徒制,就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试点阶段,选择企业要求不能太高,只要一家企业是正规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希望通过参与实施学徒制能获得技术技能人才储备,拥有正规的管理制度,有一线实践专家,能够为一定数量的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培训机会,就可以考虑成为合作企业,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持续和深入合作。为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第一,合理设定目标,对企业要求不要过于苛刻。第二,高职院校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质量,以服务换支持,通过对合作企业提供培训、技能鉴定及管理咨询等服务,赢得企业信任。第三,保证企业利益。要考虑企业人才需求,并向企业兼职教师提供一定的费用补偿。

[1]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

[2]王琳.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下)[J].中国培训.2015,(2).

[3]王志伟、张法坤.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中学徒身份及其权利义务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3).

[4]王福全.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教育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

[5]吕扬,刘超.高职院校单招生特色培养方案研究[J].求知导刊, 2014,(8).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魔术师的学徒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