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8 11:43位晨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研究

□位晨晨 李 普(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位晨晨 李 普(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校田径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对我国近五年关于田径教学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高校田径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从变换训练法的角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依据。

田径教学 变换训练法 应用

1、前言

近年来,关于变换训练法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范围极度拓展,但纵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耐力训练、体能训练、灵敏素质训练等方面的应用,但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目前对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有一种有效的训练法转变为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但能丰富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应用理论研究的不足,还能为今后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降低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变换训练法在普通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图书和中国知网CNKI查阅了近十年有关变换训练法的中英文文献共47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2)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逻辑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3)访谈法。

对济南市长清中学高二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调查。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变换中的田径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田径运动项目中选择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项目,对体育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每堂体育课演变成娱乐活动,类似于过关形式的运动项目,每关设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难度、形式不同,每堂课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田径项目的多种多样的特点,能够充分满足变换中的要求。学生每通过一关,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好参与性提高。学生对田径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参与观念,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应对考试而上田径课,田径课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教师进行田径课的编排时,应是有目的性的,要与课程要求以及教学大纲相一致,在每一关的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讲解每一环节动作技术结构的要求,将教学要求转变成游戏规则,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使被动变成了主动,学习与掌握的速度提升较快。在进行测评时,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将它们编排成一整套测试,教师按照达标和技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通关的综合评价。

3.2、训练法向教学法的转变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在田径教学中应将训练法方法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淡化训练的竞技性,突出教学的全面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学会几项运动项目,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基于这个基础上,对于运动负荷、内容、形式的变换方面,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高强度的变换形式,融入趣味性运动形式,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师在利用其进行教学时,能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接受程度较高。

3.3、变换训练法对传统田径教学的改善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田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严重阻碍了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竞技性色彩严重,教学过程中太注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使参与人数急剧下降。田径教学内容重复性较高,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习相同的运动项目,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田径教学过程中,通常单个项目分别进行教学,项目与项目之间衔接较差。通过变换训练法负荷变换,内容的变换、形式的变换,调整负荷节奏,巩固运动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运动项目进行练习,使各种技术更好的串联和衔接起来,丰富田径课的教学,增加娱乐性,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新的刺激,激发起较高的上课激情,进而激发较高的上课情绪,使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提高训练质量。

3.4、变换训练法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切合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中学生身心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为重要,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由于田径教学模式、内容、训练方法、考试评价相对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下降。变换训练法灵活多样,通过内容、负荷、形式的变换,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练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通过不同的搭配,能够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原本单调的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上课体验,更好的突出素质教育。

3.5、变换训练法的思维方式

变换训练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手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变换训练法思维的特点包括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变换训练法关注的不仅是单个运动项目本身,同时关注着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人之间、项目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人,应该全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单个运动项目。田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而不是培养运动员。所以不管是负荷的安排、内容的选择还是评价方法的选择都要灵活多变、具有多元化。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各种练习手段不断出现,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其他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变换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大的方向,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区别对待,灵活多变,能够兼顾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变换训练法可以作为田径教学改革的依据,不管是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维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3)变换训练法应与其他训练方法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实践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田径教学的弊端,丰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提高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对于田径运动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4.2 建议

(1)在课程改革中要给体育教师足够的自主权,让教师自主安排课堂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教学过程中的需要;

(2)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对教学方法的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灵活应对;

(3)教师要勇于转变教学思维方式,灵活的将变换训练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淡化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增加其趣味性;

(4)在田径教学中变换训练法应用,应注意保持田径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免因技术动作的错误,造成损伤。

[1]张原.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G].学校体育学, 2015,01.

[2]李水粉.浅谈变换训练法在少儿艺术体操训练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3]肖军.变换训练法对提高大学生灵敏素质训练的应用效果研究[G].运动训练学,2014,4.

[4]杨杰麟.殷畅.辛富豪.关于变换训练法在耐力训练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9.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研究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