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规则探讨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2015-03-18 11:43阳春市中心业余体校广东阳江52963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专项

□ 杨 涛(阳春市中心业余体校 广东 阳江 529636)

基于新规则探讨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 杨 涛(阳春市中心业余体校 广东 阳江 529636)

在摔跤比赛的新规则下,使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新规则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针对性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分析新规则对摔跤体能训练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借以为当前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女子摔跤 新规则 体能训练

对于摔跤运动员来说,体能是一项重要的竞技技能,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十分重要。从2004年起,女子摔跤成为了一项奥运比赛项目,而其技战术水平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而体能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随着女子摔跤竞赛规则的改变,体能训练也应及时而深刻的改变。

1、摔跤体能训练的特点

摔跤是一项对心理、运动智力与专项体能都有着很高要求的技能主导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很高的综合技能,一方面能够在与对手的对抗中与全身性接触中对技术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运动员需要保持在单场高强度对抗下,以及全天重复约6场高强度比赛的体能。

2、新规则对摔跤体能训练的影响

任何一项比赛都需要其相应的比赛规则来进行指导,同时比赛规则在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新规则下摔跤比赛的对抗性力度明显增强,比赛节奏加快,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运动员必须具有更加连贯性的技术;第二,摔跤运动员角斗姿势由站立为主取代了传统的跪撑为主姿势,这使得技术动作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第三,“抱腿”技术作为主要的得分技术,新规则下对其进攻、防守、反攻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第四,新规则下,跪撑攻防能力仍属于比赛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跪撑角斗连续得分取胜的关键。在上述新规则的改变下,使得摔跤运动员的特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即首先从体能供应来看,在摔跤比赛中的供能将可能更多的身体耐受乳酸能力与糖酵解能力;在新规则下同一级别比赛需要在一天内结束,而这也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体能的恢复,保持最佳的状态。其次从技术要求上来看,由于新规则下比较注重的是站立技术,因此摔跤运动员各个肢体的力量以及力量形式也变化巨大,不仅需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同时还需要加强运动员起动力量、爆发性力量与力量耐力的训练。

由此可见,在新规则下摔跤体能训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摔跤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摔跤的体能训练中需要对训练理念进行重新的认识,通过思考进行新的定位,对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进行筛选、更新,结合新的比赛规则与专项特点来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的摔跤运动的专项体能训练。

3、新规则下的体能训练取向

(1)随着体能训练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变化,“体能”的概念在引进的同时得到深化和发展,体能训练的内容也在发生变革。在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以及摔跤部门领导的指引下,专业的体能胶料出现在运动员的身边,并同时派遣学习团队去往国外进行专业培训,邀请指明的训练专家对运动员进行指导和授课示范,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深化了教练组对于现代“体能”概念认知。主要包含有:1,相较于以往的概念,现代的“体能”更加重视神经肌肉产生的募集能力以及其协调性;2,随着训练的加深,运动员的动作趋于标准化、合理化,力量与日俱增;3,给现代体能的指导,训练过程中所引进的“平衡”、“不稳定”等训练帮助伤病运动员得到回复,使专项力量得到转化。

(2)对体能训练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定位训练过程中的关键点。根据摔跤项目的规律以及运动员的生理特征,课题小组认真分析和探讨我国在该项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最终得到了“上肢以肩带控制力量、腰部根据左右方向旋转力量、膝踝以不同的方向进行快速的移动”的重要训练方阵,让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3)重点强调核心力量摔跤训练是一种具有盖度的应变性质的格斗对抗性项目,需要身体的直接接触、同时克服瞬间产生的变化阻力。将专项训练的力量特征概括为多元性与全面性并存,在相持的状态下展现出最大的爆发力,以及在五羊运动的过程中发挥出机体最强大的力量等特点。

4、新规则下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

4.1、力量训练方法

在摔跤体能训练中,力量一直是练习的重点内容,因为摔跤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及表现为捕捉战机、瞬间将对手制服所展现出来的快速力量。同时也表现为与对手处于相持状态,或者是坚持到最后的耐力。针对这两种性质的力量,训练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对负荷阻力、练习的次数、持续的时间等进行调整和搭配。不管是何种级别,摔跤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当时决定其成绩的关键,最大力量的训练一般通过杠铃进行。相关资料显示,卧推、卧拉以及抱蹲等方式都是女子摔跤运动员锻炼最大力量的手段,能够改善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和持续能力。另外,使用杠铃锻炼有以下好处: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强身体各个部分肌肉的稳定性、维持机体的平衡与协调、提高训练成果。

4.2、速度训练方法

速度是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价一名运动员身体训练素质和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通常,教练员会选择应用重复练习的方式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速度,时间过程中,教练员对于练习的负荷强弱、赤持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等都做出了相关的要求。如练习的时间通常以15s为宜,而强度要求较高,运动员应当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完成训练;平均要采用超过85%的强度进行联系,以便于运动员适应更快的速度的,通过皮坏以往的动力定型状态提高绝对速度水平;间歇时间各组之间基本保持一致,在休息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放松和调节的联系,放松运动员的心理,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防止运动员体内的乳酸等分解物质发生大量、快速的累积,能够你有效的保持运动员的速度潜力,以不断突破,发挥自身的潜力。采用快速高质量的训练完成练习。运动员只有在掌握合理的技术方法的前提下,善于轻松的完成各项动作,才能够将速度水平完美的展现出来。因此即使是简单的徒手抱腿等动作,也需要保证质量,反复进行,才能够改善对动作的运用能力和速度水平。

4.3、耐力训练方法

在摔跤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运动员以多次、反复的发挥出接近最大力量水平的能力作为典型的运动特征。在于对手发生对抗和僵持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肌肉非常容易出现疲劳,进而导致对赛程的把握能力下降、动作的精确性下降,战术和技能的双重弱化就会让运动员失去对赛场的控制权。因此,耐力训练也是非常关键的项目之一。基于生物能量代谢的环节来看,摔跤项目具有典型的ATP-CP供能的特征。而摔跤运动项目的专项耐力构成的关键在于专项力量的耐力,需要对其进行许梿,才能够调节运动员对最大强度负荷训练的适应能力。耐力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进行短时间的负荷期间,其机体中乳酸的形成时间较一般运动员要更迟,所以在竞赛过程中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每一个动作,具有很强的活动性能力。摔跤运动员实施力量耐力训练需要考虑到攻守技术和赛程的长短。当前,比赛的规则发生改动,每一场比赛分为三局,每局两分钟,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时间安排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这样的时间安排对运动员的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应当根据时间的安排特征开展,提出更加符合当前规则的手段,对以往的训练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善,在转型耐力练习过程中突出强度的训练,改善耐力的发挥,提高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成绩。

5、结束语

本文详细讨论了现阶段新规则对于摔跤体能训练的影响,并指出在新规则下摔跤体能训练针对性改变在比赛中取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及新规则下的体能训练取向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需要分别从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来适应新规则下的比赛,实现运动员综合素质、身体素质与技能战术的全面提升。

[1]董志业.新规则下女子摔跤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J].科学时代,2014,(18).

[2]杨志刚.实效理论在女子摔跤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中的导向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

[3]何子红,冯连世,张豪杰等.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1).

[4]何子红,冯连世,张豪杰等.我国不同运动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3).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专项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