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品改促产业发展

2015-03-18 13:39新晃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419200姚茂清
湖南农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晃品种改良同龄

新晃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419200) 姚茂清

肉牛品改促产业发展

新晃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419200) 姚茂清

一、全县品改网络建设情况

在肉牛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新晃县始终把肉牛品改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不断完善品改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品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晃县先后投资120万元,建立了1个县级肉牛品改中心、6个乡镇区域品改中心站、15个乡镇品改站和10个乡村冷配点。其中县级肉牛品改中心拥有一座贮氮能力达5个立方米的贮氮站,全年提供液氮40立方米、良种肉牛冻精2万支。二是品改技术队伍方面。通过不断强化品改人员技术培训,全县组建了一支58人的技术过硬的专业品改员队伍,其中农民专职品改员12人。能够自行开展品种改良工作的能繁母牛养殖示范场3个。

二、品改成效

1.经济效益 2014年,全县免费发放液氮40立方米,推广冻精2万支,完成肉牛品改1.56万胎次,出生杂交牛 1.29万头。根据“新晃黄牛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研究与屠宰性能测定项目”实验结果得出,每头18月龄利本杂交牛比同龄本地黄牛平均增重139.68公斤。按当前28元/公斤计算,即每头利本杂交牛育肥出栏增加产值3911元,全县所生产饲养的杂交牛共可增加产值5045万元。

2.社会效益 一是不断优化肉牛品种结构,提升肉牛产品市场竞争力。肉牛品种改良带来的显著效益,使杂交牛生产数量不断增多,2014年,全县出栏牛5.64万头,其中杂交牛4.5万头,占出栏肉牛的80%。二是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养+销”产业模式基本形成,目前,全县有牛肉加工企业22家,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700余户,养牛3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105家,发展养牛合作社36个,有500多人的贩运队伍,产业发展解决了近2万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养牛纯收入1135元。

3.生态效益 通过品改与饲养相结合,积极推广“牛-沼-草”生态养牛模式,普及种草养牛、秸秆青贮利用等养殖技术,减少了秸秆焚烧污染,保护了林地,有效实现了肉牛养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科技效益 一是提高了生长速度。利西本杂交牛初生重较同龄湘西黄牛增加17.26公斤;6月龄体重较同龄湘西黄牛增加60.27公斤;12月龄体重较同龄湘西黄牛增加106.61公斤;18月龄体重较同龄湘西黄牛增加154.67公斤。二是提高了育肥效果。同等饲养条件下,相同年龄阶段的利本杂交牛育肥日增重为1.18公斤,比本地黄牛提高42.17%。三是提高了屠宰性能。利本杂交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57.71%、47.23%,分别比本地湘西黄牛提高了5.32%、3.52%。四是促进了技术进步。通过多年的技术培训和品种改良实践,品种改良技术不断进步,肉牛品改受胎率从2002年的50.2%提高到85%,这一技术指标在怀化市乃至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品种改良,把科技效益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新晃黄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新晃品种改良同龄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晃:努力办好优质均衡教育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民工叹
新晃侗藏红米: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新晃有颗“红宝石”
杨树嫁接换代品种改良选择及接穗采集处理
Let's play!一起玩吧!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浅谈贵港市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