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选择性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15-03-18 22:44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朱芳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选择性优质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朱芳籽

九十年代起,民办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至今,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就我国民办教育近20年的发展看,民办学校只有一部分是越办越好、长盛不衰,一部分则勉强维持,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却在审批后只办了一两期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政府和教育者,已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选择形成的教育市场中,民办学校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在2013年11月考察民办教育时指出:“民办教育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从以前的补充型转向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教育选择。”

一、民办学校从补充性教育向选择性教育转变

在教育产业链中,学校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受教育者及其家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如同购买其它商品一样,群众通过缴纳一定费用购买教育服务,这就是一种教育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个人教育消费的增长,教育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而进一步决定了选择性教育的趋向。选择性教育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它适合不同家庭对子女的希望,适合不同学科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之下的就业形势,也适应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等。

二、“选择性教育”发展的四要素

1.多元:尊重个体差异

为了孩子的自然真实成长,学校就得在多元发展上下功夫。教师最好在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殊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差异化教学。

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学习困惑和失望的原因在于他们看不到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的联系,学校应研究和开发新的教材教法,强化课程和实际工作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目前学习内容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实施参与性和真实性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和基于未来就业的学习课程和科目,为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智力的培养,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有所忽视。很多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过于冷漠、自我,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处理问题偏激、极端,抗挫折能力差,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有这些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选择性学校可以针对以上问题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进行道德重建和技能培训,从而使他们适应社会。

2.民主:尊重师生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民主化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完全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来进行,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学生的教学中心地位得不到体现。事实上,要实现教学的成功,平等、民主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平时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选择性学校致力于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氛围,注重师生间关系的融洽。学生们在接受严格的管束和科学有效的训练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以及人格上的尊重和平等。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充满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优质:尊重选择本质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教育教人变好,坏教育教人变坏。因此,选择性教育必须是优质的,不是让学生为了选择而选择,而是因为适合学生才选择,这样才能教出优质的学生。关于教育的“优质”,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定义和理解都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优质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和谐统一。

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培养优秀人才的结果,而且是追求教育过程的优质,因为过程不仅表征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反映了教育能力和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从产生到优质是不断生成和优化的过程,也是接受检验评价从而成为优质的过程,同时更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提升优质内涵的过程。因此,优质的教育过程,必然充满包容和谅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各得其所,乐学、善学;也只有在这样优质的教育过程下,才能产生优质的教育结果——使学生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增强自信,为他们的成功人生做准备。

4.创新:理念与时俱进

无论是狭义的教育还是广义的教育,改革教育意味着各个方面的教育创新,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机制创新和教育系统创新,其中教育理念创新是核心和灵魂,它统摄着其他各个方面。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左右实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既是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又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办学理念既要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又要满足社会和家长日益增强的需求。

选择性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强调的是开放性,鼓励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尊重差异性、尊重矛盾的特殊性。摒弃所谓的“标准化”和“模式化”,因为这既不符合认知规律,亦有悖辩证法,对创造性是一种扼杀。墨守成规吃老本是目前民办教育同质化现状存在的一个根本原因。而“老本”目前已经没多少可吃了。教育只有传承性和规约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生产性和创新性,能生产出新的思想和知识,能够创造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校长和教师,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让选择性教育紧跟时代脉搏。因此有创新的激情,把资本运作和业务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民办学校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三、结语

选择性教育是一种兼容,呵护着各种不同性格、才智、个性、背景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没有种族、阶层、性别等歧视,师生感受到的是莫大的生命自由,感受到学校博大的胸怀,涵育着每一个“真实的个体”的生存。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同等的学习机会,消弭学生教育机会的差异,这是选择性教育的旨归与责任,也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才真正具备了“选择性”。家长、学生没有办法的选择不能称之为“选择”。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选择性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选择性听力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四川成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