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活起来

2015-03-18 22:44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林智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 林智美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才有可能跟紧这个时代,才不至于在这个时代做新的文盲,落后于这个时代。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入坚实必要的基础。

可是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许多学生总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课程理解为电脑课,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上机操作电脑,所以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就是会用电脑就行了。如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家庭都拥有了计算机,许多孩子平时耳濡目染,早就掌握了打字,上网等基本技能,所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必然会导致这些早已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孩子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会对信息技术本身的含义理解产生偏差。但是,信息技术课堂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却又是,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孩子很少接触到计算机甚至根本没有见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一窍不通。如果平时上课不注意培养这一部分孩子有效的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必然也会让这一部分孩子产生畏难、厌学情绪,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平衡这一实际教学情况,是值得从事该课程的一线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根据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几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组玩游戏,找小老师

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热情,有极强的求知欲,还爱表现自己。让已经掌握了基本操作的学生来帮助没有基本操作技能的孩子,能够让这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多得到指点,从而迅速的提高基本技能,并能够在成就感中得到学习更多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而让学生当小老师,还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从中获得荣誉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这样对整个课堂教学来说也是有利的,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之间融洽的相处,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一学生第一次去机房操作实践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给出15分钟让学生玩WINDOWS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让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指点还根本不会玩的学生,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这样,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没有基本操作技能的孩子能力很快得到提高。而且在这个任务的实施中,我也观察到了学生操作水平的差异,为后继课程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二、任务驱动,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已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的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所以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三、任务驱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独立的,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不足的学生,在上课时偶尔会拿出别的学科的书本来学习,觉得上信息技术课浪费时间,恨不得将信息技术课变为自习课。这一部分学生爱学习,但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认为信息技术不参加高考,认为学习信息技术不过是会考的需要。所以,我尽量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潜移默化的让他们明白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好处。

四、任务驱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不单单是会使用计算机。在这个知识点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在教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第一单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给出一个校运会视频,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然后安排学生们分队组合,各自编自己能够理解的“暗语”,并上台表演如何将信息通过“暗语”传递出去。有了这样的一个任务,学生觉得有趣,同时也在学习中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信息技术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不仅仅是会使用计算机就是掌握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实际上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完成了课标中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五、适时表扬

孩子们都喜欢听表扬,中学生其实就是些大孩子。在课堂上老师要多表扬,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而且,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每一次的作业中,我都会点评学生的作品,并对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表扬,得到表扬的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不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一直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总之,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内容肯定枯燥无味,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要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活起来,任务的驱动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只有不断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不断的尝到成功的快乐,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活起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信息技术的课堂才就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