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介入媒体,转型将向何处

2015-03-18 22:49
传媒 2015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资本转型

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段钢:什么时候媒体转型算成功?我认为是资本满意。过去传统媒体沾沾自喜说有人才,有品牌,有内容,到现在如果还说“三有”确实有点过了,未来传统媒体的转型肯定通过资本的纽带转型,通过原来自有的品牌、内容、人才转型这条路走不通。我们是慢慢摸索和资本合作、做投资这件事,我认为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投什么,投的是人,一流的人找来一流的人才;第二个是什么时候退出,这决定能赚多少钱。

@阿布:传统意义上媒体的价值应该是最被看好的,但国内媒体企业市场化程度低、资本介入与退出难度高,且不说传统媒体转型困难价值在逐步降低,而新兴媒体都开始向平台化发展需要资本介入,随着并购整合的加深,可选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创意内容生产的壁垒难以长期维持,产业格局总在不断变化,总会有新兴且有价值的内容公司涌现,内容行业总会有一些小而美的公司存在并生长着。据悉,阿里巴巴已经低调投资了一批小制作公司,例如做微电影的小团队。

@媒介守望者:以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力量正在进入媒体,伴随媒体业的转型大潮,资本的力量能否为媒体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呢?电商联姻媒体,看起来颇为完美,电商强在交易数据,媒体积累了流量资源,两者颇为互补,但磨合起来难度也非常大。

@栾春晖:未来新闻生态的变革或许发生,但是很可能主导的力量和实体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互联网企业或者高科技公司,或者是资本投资方,如果资本介入转型进程一定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和资源效率最高的原则,在拥有资本和技术驱动力的团队和企业实体中选择资源整合的牵动力量。

@马丁:目前我国电视行业能在最前沿开拓陌生领域和边界的,也就央视、上海文广和湖南卫视三大标杆。现在三大先锋去其二,这对一向保守的整个中国电视业而言,不能说不是问题。一个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制度限制所导致的媒体业改革人才的缺失,中国媒体业的这波改革重心,原本就是市场化和资本化的过程,现在上海文广来个“杯酒释兵权”,是否会让资本失去继续深度介入传统媒体业的信心?同时,媒体业的资本化和市场化才刚刚起航,对资本的需求是断不掉的奶水,或许资本层面的看衰将给整个电视业带来新的问题。

@破梗小王:《新闻晚报》的倒下,被某些人视为纸媒被新媒体击败的信号,大错特错。纸媒的发展历程依赖于体制又受限于体制,十几人养数百人,数家报纸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才是导致大量纸媒账面亏损的最根本原因。另一个角度,媒体是如今少数尚未对资本市场开放的行业,一旦资本介入市场化运作开始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

@王传军:互联网产物的繁衍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快速蚕食着《读者文摘》的发行和利润。资本的介入并没能挽救《读者文摘》,相反,资本本身也存在不少泡沫。只有简化国际业务、降低负债并重点经营北美市场,该刊才能向数码传媒转型,起死回生。拥有91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近日向破产法庭申请第二次破产保护,这距离其首次破产保护申请仅仅4年。《读者文摘》曾被美国总统里根誉为必备读物,发行量多年高居榜首,风靡全球,现在却负债4.65亿美元,经营困境难以逆转。这份杂志沦落到今天这种境况,值得传统纸媒深思和借鉴。

@深海的乌贼鱼:随着资本的介入,户外新媒体、网络媒体呈现爆发式增长,广告主的选择前所未有的广泛。而且,在这场惨烈的竞赛中,网络媒体无疑占得了先机。因此,无论传统户外亦或户外新媒体,必须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求变求新,如此方能无虞!

@王凤麟:网络视频、新媒体兴起和电影银幕快速增长,吸引了懂行不懂行的社会资本纷纷介入影视。但全国性通胀、某些制片人一味强调明星效应与播放市场采购明星的潜规,必然导致恶性竞争和演职员天价片酬,迫使制作成本攀高,粗制滥造趋升,及至“横尸遍野”。最终,火了编剧,富了演职,毁了市场,花钱去买教训。

@吴海民:媒体引进资本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靠“小作坊”不能成功,必须有大资金、大投入。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不具备经济实力,即使有点资金准备的,也缺乏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相应的多元投资结构。从长远来说,媒体大购并的时代势必到来,更需要大资金,没有资本介入难以实现。

@曹传虎:现阶段媒体间的购并以及那些携资本进入的圈外人士,我不怀疑他们的媒体理想,但是大部分的人是看重现阶段的媒体出版单位的改制和后续的上市,通过改制时的资本介入获得刊号资源,通过原有资源积累撑起媒体的基本运营,获得资源的价格有极大的灰色地带,包装上市会获得较好的资本收益,但是五六年后呢?

@南冥一鲨:一切都刚刚开始,还不好判断前途,发展之路上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电商与媒体的合作,将加速让媒体边缘化,以码上淘为例,媒体借此做电商对商品进行代销,不用介入到复杂的商品组织、供应链管理中,只需要放置商品二维码。看着简单,但媒体仅仅充当一个广告渠道,介入的不深也意味着媒体无法真正深入到电商运营里面,获取收入也相对有限。媒体能否真正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转型也有待观察。传统媒体加速衰落,既有读者习惯迁移,也有自身思维落后、体制僵化的原因,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合作,看起来互补,但磨合起来难度也非常大。媒体人往往清高,能否从心眼里接受资本的帮助?资本也不会是活雷锋,在实现自己目的的情况下,能否着眼长远,真正帮助媒体转型?这些都值得思考。

@赵亚辉:在无线领域已经有很多新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一个简单例子,过年的时候微信上推过以一个手写汉字,总结过去一年的简单小应用,这个应用有超过4亿的使用,抓到所有用户的关注点,很小的应用体现出媒体在创新领域的尝试。我认为媒体应该是去适应新的变化,可以通过投资、资本的方式闯一闯,跨出媒体领域到更大的文化传媒产业领域探索融合发展,比如我们投了互联网彩票、投体育游戏、投在线教育、投流量入口,甚至还做了一些内部一些创业大赛。媒体融合成为一个公认的发展方向,我们媒体如何有机会去参与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秦朗:现在传统媒体毫无疑问受到新媒体的咄咄逼人的挤压,面临很大的危机。不承认这一点是自欺欺人。我认为传统媒体本身不通过资本的结合,不学习、吸纳市场经济和移动互联时代新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不引入新的基因,仅仅靠自身自我繁衍、近亲繁殖,很难生长出在当今时代传媒市场上有竞争性、有活力的新媒体。现在提倡的是“互联网+传统媒体”,要彻头彻尾地用互联网思维让传统媒体蝶变。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转型,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变化、传播方式的变化,也不仅仅是文字表述方式的变化,真正让新媒体战胜传统媒体的原因所在,也是传统媒体很难突破的局限,是新媒体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商业架构。好的架构能够让新媒体的核心团队分享发展成果、分享可能的商业成功,吸引优秀人才。如果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不能取得突破,以后的前景真是不容乐观。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资本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资本策局变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