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2015-03-18 23:44舒荟萃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同学

□舒荟萃

提升大学生全方面素质,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尤其是提高就业能力,因为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在校大学学生都面临着极大的就业挑战和压力,在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下,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成为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升就业能力,不单单是专业教师的责任,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学生干部的主体,应担负起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其中依托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即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就业能力提升的意义和作用

拓展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管理领导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究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合理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前,大多数都一直在校园生活,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和经验,对待择业和就业没有认识,择业的观念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部分同学可能会想往大城市、高收入行业挤,不愿到基层艰苦行业就业。如果在校期间多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和志愿活动,在支援服务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明白,刻苦努力,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任务;慢慢潜移默化地将脚踏实地,艰苦努力的观念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无疑,志愿服务对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至关重要。

(二)依托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从学校组织的多次招聘会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工作经验,遭到了企业的拒绝,多次的拒绝使得同学的自信心很受打击,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校期间,依托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增加就业体验,增强就业自信心。如依托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特点,学校跟承德热力集团一起组织志愿宣传活动,在活动中,由同学们给居民讲解供热常识,供热管道的原理,供热管道维护注意的问题等,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既服务了大众,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依托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开展志愿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将课本上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加以具体应用,服务群众,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工作经验,因为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区别于学校的环境,因此很多同学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在面对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时,学会主动去解决问题,个人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因为能力有了提高,就业自信心相应就得到了增强。

(三)多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职业意志。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学会锻炼自己的职业意志,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意志品质。由于大学生涉世之初,第一次离开校园这个一直熟悉的环境,步入社会,所以难免阅历浅,经验少。因为在组织志愿活动时,老师尽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形式,自己联系活动地点,自己联系活动合作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见许多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新环境、新问题、甚至是新困难,这就需要他们去正确认识环境,学会处理问题,克服困难,才能实现志愿活动的目标,此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决心,很大程度上锤炼了大学生的职业意志。

(四)拓展志愿服务途径,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会关系资源。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简单,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校园,在校期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比如在校期间,学校跟承德市北方设计院开展依托专业的志愿服务,同学们跟承德市北方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商讨志愿服务的细节等,通过此过程,同学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北方设计院工作人员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就业渠道。

(五)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服务中锻炼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众所周知,现在企业衡量大学生的标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在校期间学生所组织的志愿活动中,所有人都是参与者,都是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同学都要求共同参与和组织,因此同学们都会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去参与组织,参与协调,参与策划。所有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要经常沟通,有问题互相帮助,共同去完成整个志愿团体的目标。这种工作方式和工作氛围,使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一方面,志愿服务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灵活,有很多不同的志愿岗位,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志愿者要在服务中接触不同的服务人群和交际人群,在此过程中能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由于志愿服务的公益性质,没有报酬,没有奖励,这就需要考验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当好组织领导者,有序合理地组织志愿者同学们开展活动,凭借的只能是志愿者自身的领导技术和个人魅力。志愿者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提高职业素质。因此,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可以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的实践路径之一,为高校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和途径。

二、增强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志愿服务的形式要多样化,同时要拓展志愿服务的途径,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在教书育人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拓展志愿服务的途径和形式,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2011年度开始,建筑工程团总支和志愿者大队,积极拓展志愿基地,扩大志愿服务面,跟承德市西大街社区,承德市交警支队,承德市消防支队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陆续举办了慰问敬老院、交警宣传、热力宣传服务、党的十八大宣讲、消防知识演练、火场逃生技巧等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社会和服务单位的好评,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自己组织,自己实施,面对突发事件,自己想办法解决,很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得同学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利用新媒体增强宣传力度,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更好的社会重视度。学校一直努力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每次志愿服务结束,都有详细的总结和新闻稿件,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简报、校报、团市委网站、承德电视台,承德日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2011年开始志愿服务至今,累计在校简报发表宣传稿件十余篇,团市委发表稿件十余篇,承德电视台报道四次、《承德日报》报道一次。

(三)依托专业开展志愿服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可以快速提升专业水平。志愿服务可以将课堂内老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建筑系,组织热力公司宣传活动,活动中,大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给社区居民进行讲解,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四)发挥高校志愿者学生主体优势,合理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在政策上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结合“三走活动”,倡导大学生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提供一定的奖励措施。二是校方应主动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如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尽力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拓展渠道,多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尽最大的能力拓展志愿服务的机会。三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地域特点,建立最适合大学生参与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体系。

(五)提高重视程度,将志愿服务和就业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很过高校往往对就业工作很重视,但是对于志愿服务重视不够,现在高校的志愿服务影响越来越深远,组织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是发展还比较受限。高校应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在财政及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将志愿活动和就业服务工作联系起来,为志愿服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六)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系统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依托不同的志愿服务的项目,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教师、专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丰富志愿者的知识储备,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同时提高志愿者的就业技能。

[1]田思源.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及构想[J].法学,2008

[2]曾雅丽.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

[3]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同学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