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习疲劳』,才能健康地学习

2015-03-19 03:20季海
初中生天地 2015年35期
关键词:用脑小伟身心

□季海

克服『学习疲劳』,才能健康地学习

□季海

典型案例

眼看着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小伟告诉自己:要想考个好成绩,考前一定得冲刺!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很多额外的学习任务。

小伟本来还为自己的计划沾沾自喜,可没过多久,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学一会儿就感到腰酸背痛,还容易走神。上课时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不由自主地打瞌睡,思维也变得迟钝了。半个月下来,他觉得疲惫不堪,人瘦了一大圈,也没有精力去完成那些额外的学习任务了。

“我的计划明明很完善,可为什么越学越累啊?学习效率这么低,考试该咋办?”小伟很郁闷,我们该怎样帮帮他呢?

心灵导航

从小伟的情况来看,他这是明显的“学习疲劳”的表现。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地学习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

目前,青少年产生“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大多表现为:大脑反应迟钝,头脑麻木或疼痛,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等。

造成青少年“学习疲劳”的原因相对较多,如: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搞“题海战术”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休息;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毫无快乐可言,等等。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产生“学习疲劳”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即可得到恢复,对身心发展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并可能引发身体器官的病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需要引起我们格外重视。

心灵处方

“学习疲劳”虽然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但只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还是可以克服它的。那么,小伟现在该怎样做呢?

第一,切记不要用脑过度。用脑时间不要太长,不要等到脑袋麻木了才想到休息。研究发现,用脑过度会导致大脑慢性充血,不仅会使人产生迟钝感,造成动作不协调、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还会引发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极易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第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充足的睡眠是消除身心疲劳的最好方式,因此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睡眠质量不太好的同学来说,睡前不要进行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看武侠小说、看恐怖电影、听摇滚音乐等。睡前不吃东西,不喝咖啡或浓茶。洗个热水澡,喝杯温牛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帮助你尽快入眠。

第三,劳逸结合、勤于锻炼。体育锻炼是解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处于复习阶段的青少年,长时间伏案学习使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更易出现头昏脑涨现象。这时可以把功课放一放,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这样不仅能消除大脑疲劳,还能调节紧张的备考情绪,在运动过程中使内心的压抑、沉闷情绪得以宣泄。

第四,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充足的营养是激发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考前的高度紧张会使大脑消耗大量营养,此时若营养跟不上,很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效果。平时不要挑食,多吃一些鱼、奶、蛋、肉和新鲜果蔬,对提高大脑思维很有帮助。

最后,小编想对小伟说,“学习疲劳”并不可怕,更不要对学习失去信心,只要调整好心态,加上合理的作息习惯和充分的体育锻炼,相信你一定能克服学习上的这个“小难题”。

栏目主持人:李力

猜你喜欢
用脑小伟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近视
认真用脑的请举手
给身心降个温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什么是用脑过度
美丽糖纸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