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按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

2015-03-19 08:30杨亚玲
物理通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大学物理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课程按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杨亚玲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070

摘 要:通过对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调研各个学院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需求,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并选择相适应的教材,修订教学大纲,改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应用实践结合起来.按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实施教学,为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教改经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收稿日期:(2015-06-27)

作者简介:杨亚玲(196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course was analysised,adopting different teaching style to different professional preferences was proposed,which can enhance the leaning passion and interest of student and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quality better.By means of surveying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physics course,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was confirm,the suitable textbook was selected,the teaching method was improved,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as connected with actual practice.Th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different profession provides a new idea,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ng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experience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foundational course.

1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探索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研究其中的规律.它以数学作为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正确性的标准,是一门精密的自然科学学科.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与物理有关的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习大学物理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的雏形在国外很早就已出现.1868年美国的哈里斯创立“活动分团制”.20世纪20年代前后,分层式教育模式在各国传播.这种教育模式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了原来的班级授课形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分层式教育模式得到繁荣发展.除美国之外,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也不断发展分层式教育模式,使其变得更加多样化[1,2].在我国,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与分层式教育有非常类似之处,他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孔子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之后,我国的教育家韩愈、王守仁等的教育思想对分层式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4].

按专业分层次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选取相适应的教材,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潜力,对于不同的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我们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中除文史哲及艺体类之外,均开设了该课程,但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需求不一样[5~7].针对该问题,我校已经按照学科差异,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合理地进行了学科分类,分为理、工类,农、林、医类等,对于不同的大类,教学学时和教学重难点都不一样.对于同一大类的不同专业,尽管各专业所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侧重点不一样,但受到教学大纲的制约,教学内容完全相同.以我校开设的《大学物理Ⅱ》为例,开课的专业有工程技术学院的机械类和土建类专业、纺织服装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食品科学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资源环境学院的环境生态类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学院的电信工程和通讯工程等,他们所需的物理基础知识的侧重点明显不同,但教学内容完全相同.针对同一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就不能再适应学科的发展,由于没有将知识的传授与专业实践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加之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传统,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8].分层次分专业教学能够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1)首先调研各个学院不同专业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需求情况.

2013年上半年,通过与不同专业的教师、系主任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学院的专业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不同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侧重点要求.根据调研结果可知,我校不同专业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该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而采用分层次、分专业教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各专业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确定主要教学内容,选择或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

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其具体需求,初步确定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做具体细化.根据细化后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材的内容、难易程度要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让学生学有余力,且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也可以通过教研组编写适合专业需求的教材,满足教学需要.

(3)修订教学大纲.针对不同专业,确定教学重点,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同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要,包括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以及学时分配等,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和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要结合科学体系和教学论的特点,建立严谨的学科体系.教学大纲既要有稳定性,能够继承之前的教学优点,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学科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学大纲还应与专业培养的目标相结合,根据专业的需求,制定相适应的教学大纲.

(4)探索新的成绩评定办法.改变传统的考试成绩与作业成绩结合作为课程成绩的评定办法,同时把撰写物理小论文等方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成绩评定方法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专注度,如果只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对本门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单调枯燥,只学习掌握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出现敷衍学习的情况,同时学生不能综合掌握课程的内涵,不能深入理解课程的知识点,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出现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现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做进一步修改,把撰写与课程有关的小论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课程的学习交互性,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5)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把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只是一味地将大学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不确定,造成学习困惑,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随着课程教学的发展,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课程内容,并且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同时,我们应该根据专业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大纲,把物理的基本知识点与专业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物理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融合,能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与实践中,增强物理课程的实效性.

4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具体需求,确定了相适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教材,制定了相对应的教学大纲,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做了改变,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对食品科学学院该课程2013学年度和2014学年度分层次、分专业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实施教学改革后的2014学年度,该课程的平均分提高了8.3%,补考人数从30人次降为18人次,降低了40%.根据对比数据可知,分层次、分专业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还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反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也更多地把所学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知识运用到相应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所提出的课程改革模式为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陈飞明,黄熙,郭健勇.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典型模式及对比分析.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23(4):44~47

2薛锐,许丽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2013(11):11~12

3于慧,许丽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2(4):422~426

4王桂英,毛强,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按专业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101~103

5江俊辉.大学物理课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69

6陈伟.化学专业对大学物理教学需求的调查报告.物理通报,2015(2):15~19

7邓岩浩,李辛,支壮志,等.关于药用物理创新型教学改革的探讨.物理通报,2015(2):13~14

8郭定和,许一峰,顾豪爽.公共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2(5):55~57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pecialities

Yang Yaling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s course;teaching reform;tailoring teaching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大学物理教学效果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数学语言精准性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