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解放碑商圈“后街经济”的对策研究

2015-03-19 14:00许昊高峰张靖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背街解放碑街巷

许昊 高峰 张靖伟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重庆40013)

发展解放碑商圈“后街经济”的对策研究

许昊 高峰 张靖伟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重庆40013)

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市渝中区打造历史最久、知名度最高的商圈。文中通过对解放碑商圈周边34条大小街巷的实地走访调查,对其后街经济发展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分析了当前发展后街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丰富商业业态,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

解放碑;后街经济;都市核心

一、调查的背景及必要性

“后街经济”是指利用主要商业中心周边的背街小巷,打造业态多元化的特色商业街,与主干道的业态形成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突出“一街一景一特色”,彰显特色商业文化。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把渝中区全境划为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中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根据市委的会议精神提出了强化都市核心功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倾力共建“美丽半岛、幸福渝中”的总目标。在解放碑商圈的背街小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尚元素的特色主题街区,能够丰富解放碑的商业业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都市核心功能。

二、后街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主要特点

(一)后街数量众多,发展参差不齐

通过对解放碑商圈的背街小巷进行摸底调查,共统计大小街巷34条。第一,通车情况。其中通车的街巷22条,约占总数的65%;部分通车的街巷4条,约占总数的12%;不通车的街巷8条,约占总数的23%。由此可见,解放碑的背街小巷大部分都是通车的。第二,街巷长度。其中长度在100米以下(包括100米)的街巷8条,约占总数的23.5%;长度101-200米(包括200米)的街巷11条,约占总数的32%;长度201-300米(包括300米)的街巷8条,约占总数的23.5%;长度301-400米(包括400米)的街巷7条,约占总数的21%。由此可见,各个街巷的长度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都在400米以下的小街巷。第三,环境状况。中华巷,30度街吧为不通车的步行街,路面比较干净整洁,门店招牌比较规范整洁。其余的背街小巷的商业发展大多呈现出无序状态,环境卫生也较差。特别是毗邻解放碑的鲁祖庙和四贤巷,由于紧靠石灰市菜市场,卫生环境较差较乱。

(二)业态种类多样,餐饮零售主导

通过调研发现解放碑的背街小巷广泛分布着餐饮、百货零售、药店、娱乐、生活服务、住宿、金融、中介服务等不同的业态。但是从每条街的主导业态来说,餐饮零售业较多。具体来说,餐饮业为主导的街巷有17条,约占总数的50%;百货零售业为主导街巷有7家,约占总数的21%;其他业态为主导街巷的有10条,约占总数的29%。

(三)服务功能齐全,商务配套较多

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解放碑的背街小巷的主要功能比较多样化,主要有商务配套、社区商业配套、其他配套和连接带。具体如下:主要功能是商务配套的街巷有15条,约占总数的44%;主要功能是社区商业配套的街巷有10条,约占总数的29%;其他商业配套占主导地位的街巷有2条(重医附二院商业配套、罗汉寺商业配套),约占总数的6%;主要功能是连接带的街巷有7条,约占总数的21%。

三、后街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问题突出,日常管理欠缺

首先,后街小巷的建造年代普遍久远,在建造之初,相应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并没有到位。加上原先设计是以住宅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商业用途。其次,大多后街小巷都存在着街道面积狭窄、房屋密度大、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最后,由于缺乏及时完善的物业管理,加之年久失修,后街小巷普遍存在垃圾污水乱倾倒、小摊小贩占道经营、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

(二)同质现象严重,业态档次较低

目前后街小巷商业是自然形成和无序发展,业态布局不科学。

一是由于缺乏政府在宏观上的规划,导致了目前后街小巷的经济同质化现象严重。对34条后街小巷目前存在的商业业态与商家数量的调研结果如下:零售业共有205家,占全部调查商家总数的28.2%,餐饮业共有191家,占26.3%,摆摊商贩共有115家,占15.9%,公共服务类共有31家,占4.3%,娱乐业共有25家,占3.4%,生活服务类共有88家,占12.1%,住宿业共有28家,占3.9%。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知,零售业、餐饮业以及摆摊商贩共占比高达70.4%,而娱乐业、住宿业分别都不超过总数的4%。

二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解放碑周围后街小巷现存的商业形态档次较低。摆摊商贩共有115家,占15.9%,“一心四门”主干道主要聚集名表、珠宝和国际名品,业态能级高、形象好。支马路和背街小巷集聚一些餐饮、小饰品、服饰小店等,房屋老旧、业态低端、形象差,曾有人大代表形容为“贵妇边站着的乞丐”。主干道和支马路之间已经形成业态“断崖”,阻碍了商圈发展。

(三)发展阶段较低,文化内涵缺乏

一是目前解放碑周边“后街经济”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后街小巷里的商业只具备了单一的功能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与休闲相结合的“一站式消费”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后街经济”则应在业态布局上呈现多元化,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多元化的需求。

二是当前“后街经济”没有注入重庆、渝中区有关的文化内涵,没有形成品牌形象。一个成熟的“后街经济”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独一无二的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这些不可复制的元素在当前经济一体化、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是弥足珍贵的资源优势。全国知名的如:北京的王府井、秀水街,上海的吴江路等是把商业打造与城市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典范。

(四)产权问题复杂,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后街小巷里的产权问题十分复杂。由于房屋密集,人口集中,任何一条后街小巷的整治动迁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除了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外,在“后街经济”打造过程中也存在着无法立项、政府资金无法进入的困难。一旦“后街经济”被划归为商业项目,那么就属于市场行为,政府无法直接进行资金干预和宏观规划和引导。“后街经济”的打造具有商贸、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特征,打造周期长、涉及面广,而社会资本更看重的是短期效应,因此容易出现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四、大力发展后街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克服后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后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广泛凝聚共识、统筹协调推进

区政府应成立后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区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如政府办、CBD管委会、商委、旅游局、文广新局、房管、工商、税务、食药监、市政、统计局、经信委等为成员),引导“后街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即对“后街经济”的行业分布、总体数量、营业额、利润率、个体商业的品牌效应、载体规模、业主构成、租金情况、业态分布、可视性、可达性、周边相邻关系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解放碑商圈发展和支马路现状,进行通盘规划,使大街有特色,小街有补充。调查研究和规划必须要细致,按照“一街一特色”的原则,体现重庆文化特色和现代休闲时尚的完美融合,为下一步的业态调整和业态控制指明方向。

2.多管齐下,统一产权

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碑后街小巷的商铺的物权比较多元化,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国资购买、商铺租赁等手段统一物权,然后再对这些商铺进行装修美化,统一招商,与入住商家签订相关协议,使商家保持特色街的特点与风格,同时区政府要做好服务与管理,从而在服务好商家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3.包装设计,突出特色

由于在解放碑工作的多为白领族,对生活品质和消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针对顾客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偏好,加强对“特色街”的包装设计,使之既有重庆文化特色,又充满时尚气息。使顾客在消费的同时,能够进行文化的体验与精神的享受。

4.招商引资,培育品牌

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主要引进重庆本地的传统品牌和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利用“特色街”这个载体培育一批重庆特色的品牌。

(二)市场作用为主、政府调控为辅

1.多方融资,促进发展

首先,政府要设立后街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为发展后街经济的启动提供资金保障。其次,政府每年要配置后街经济发展所需的专项发展资金,以保障后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后,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力推进后街经济快速打造与发展。

2.利用市场,强化管理

一方面,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做好后街经济的运行与管理。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特色街”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市场理念。

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要使背街小巷管理长期达到干净整洁、管理有序,必须建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背街小巷管理机制。

3.惠及群众,增强意识

后街经济既是经济也是文化,所以要树立“小街巷大民生”意识,重视背街小巷的打造建设工作,让背街小巷的市民享受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让传统文化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得以保护和传承。背街小巷居住的市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强化他们对后街经济的认识,确保后街经济健康发展。

(三)积极进行试点,稳步有序推广

1.学习经验,加快实践

我国其他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在打造“后街经济”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上海吴江路小吃街、陕西北路老字号特色街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成功经验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解放碑商圈的实际,加快应用到解放碑“后街经济”的发展实践上。

2.选好试点,积极推广

培育和发展后街经济应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产权状况、租赁关系、商贸状况、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等选择较容易的一两个区域作为试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打造,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带动作用。

3.有效引导,吸引消费

由于“后街经济”受自身地理位置的制约,各街、区、巷的“特色”往往不易被市民和消费者发现和所知,这就需要做好“特色街区”的广告宣传。如在旅游者和消费者常去的公共场所免费发放介绍“特色街区”的旅游、消费指南,重新设计指向“特色街区“的清晰路标,通过户内户外平面和立体广告,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渝中区“后街经济”和各“特色街区”,扩大渝中区“后街经济”和各“特色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

4.积极促销,凝聚人气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打折优惠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如开业优惠、网上团购和积分送礼等优惠活动和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活动,从而集聚“特色街区”的人气,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

F722.1

A

1671-5136(2015)03-0056-03

2015-07-20

本文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一般课题《发展解放碑商圈“后街经济”的对策研究》(批准编号:CQDX2014B—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昊(1987-),男,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党校教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背街解放碑街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成果展示
边走边唱
钟声里的解放碑
雨中的街巷
北京设立“街长”“巷长”专治背街小巷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二期预计9月完成土建工程
解放碑的往事和解放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