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数学通识课程定位问题探讨

2015-03-19 14:00阳永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科类通识文科

阳永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数学通识课程定位问题探讨

阳永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学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对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数学通识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课程定位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通识教育;数学教育;课程定位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将数学及其应用推向了几乎一切学科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文科数学无用论的观念正在逐步转变;数学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通识素养方面起着其他任何学科教育都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我校将高等数学列为所有文科专业的通识必修课,这是深化教育改革,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所采取的积极措施。然而,在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除外)开设数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比较薄弱,高职文科数学课程定位问题仍不明确,认识也未能统一。所以,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

1.数学教育对高职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1989年公开发表的《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公民将需要极其多样的数学教育,以对付工作场所中的大量以数学为基础的工具、设备和技术——当学生离开学校并进入工作生涯时,数学教育极大地决定了一个人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与不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然而,中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或许能比较容易地解出诸如:方程求解、代数式化简、恒等式求证、函数作图等等需要相当技巧的数学问题,但是却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数学。如:设计合理的存款方式,在信贷消费时计算月供,计算彩票中奖的概率,看统计图表和股票大盘等等。高等数学是l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现代技术革命和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是一种文化,具有基础性、应用性、适应性、先进性和教育性等特殊性质,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成联盟的纽带,显示出巨大的推动和启发作用。

高职文科学生如果不学高等数学,势必影响他们素质的提高和就业;缺少现代数学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也将约束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洞察,制约他们的发展与创造性,影响他们对工作的适应和对环境的驾驭。因此,高职文科学生应当对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学习一定的基础数学知识,了解一些数学历史、数学方法和数学应用。

法国哲学家孔德说过:“社会学家也像其他人一样,惟有懂数学才能获得真正科学的证明意识,形成合理和决定性的思维习惯。”高等数学作为现代数学理念最主要的载体,能够培养学生模型化、公理化、辨证思维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精确、简练、整洁和坚毅的生活品格;能够培养学生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观察、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思维品质和全方位能力的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和各自专业特点,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科数学的开设对我国高职教育大众化的人才工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2.高职院校文科数学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文科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普遍较低。由于高考机制催生的应试教育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形象,只重视数学技巧而忽视实际应用,只重视严谨、抽象而忽视趣味和人性化。衍生了学生对数学的一些错误认识,如:“除了高考以外,没有任何用处;太难,虽然努力,却见不到效果;太抽象,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将来不会再学”等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此而选择了文科,他们对数学学习唯恐避之不及,进入大学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还会暗自庆幸从此不再有学习数学的痛苦,这种现象在高职文科类学生中更为普遍。如何彻底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这种抵触情绪,使他们意识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意义,是目前高职院校文科数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对高职文科数学教学重视不够。承担文科专业数学教学任务的老师都是理工科专业出身,在思想上容易轻视文科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采用工科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把文科数学课程当成理工科数学课程的简化模版,因此,很难调动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文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工作考核和评估等原因,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有关师资也没有足够关注文科数学课程建设及相应的教学研究。另外,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压缩学生总学时的背景下,许多院校往往会优先压缩该课程的学时,甚至删除这门课程,文科数学课程的开设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导致领导不够重视、教师难以安心教学的局面。

高职数学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被人为割裂。文科专业的数学老师虽然有着扎实的数学功底,但当他们从事文科专业的数学教学时,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往往很难将文科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案例与数学教学有效结合。数学教师只是从数学专业的角度讲授知识,专业课程对数学的运用仅仅局限于某些结论、公式,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两种课程难以整合。在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呼声甚高的今天,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功能也没能在基于岗位能力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使得即便是数学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很难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专业问题。

总之,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高职文科类数学教学的目的尚不明确;学生学数学变成了背定理、套公式,枯燥无味,数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严重负担,既导致了数学在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的艰难,又失去了在文科专业中开设数学课的意义。那么高职文科类数学课程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开设呢?

3.关于高职院校文科数学课程定位的思考

回答高职文科数学课程定位的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数学教育三个层面的功能:一是理论思维的功能,数学体现了人类进行理性思维的方式和能力;二是技术应用的功能——数学技术和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成为创造财富的生产力;三是文化修养的功能,数学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基本素质的一部分。其次,必须理顺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与数学课程的关系: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数学课程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具体来说,高职文科数学教育的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明确教学目的是前提。高职文科数学教育要面向自己的教育对象,面向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这不仅是文科数学教育课程定位的基本点,也是实现文科数学教育课程价值及其目标的出发点。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严谨性、开放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创新性,形成文理互补,进一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应是高职文科数学教学目的的准确定位。

确定教学内容是关键。应当向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传授哪些数学基础知识,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授这些知识,具体知识点之间以何种结构出现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任课教师应与专业教师共同讨论、确定讲授的基本内容,难度要控制在具备初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学生都能听懂的程度。其次,在内容选材上应兼顾人文素质培养和数学技能培训,不同专业各有侧重。如:针对社会学类各专业的数学教育模式应是数学人文并重,而文秘、外语和艺术类各专业则宜以人文为主、数学为辅的教育模式。最后,应本着优化学生所学学科知识结构、联系学生所学学科知识内容、适当强调数学思维与技能、注重文理渗透等原则进行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从传统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主干课程中选择基础性、应用性的经典材料,以专业应用背景为纽带,辅之以富有哲理性或激励性的相关数学史料,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既通俗易懂又丰富有趣的内容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是保证。为适应高职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革新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根据文科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特性,辅以教师课堂解释,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和要点、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以数学模型和数学实验为教学改革的内驱力,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情境,进行体验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做数学”,在合作中学数学,在学习中感悟数学。例如,学习数理统计知识时,让学生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丰富教学评价体系是条件。高职文科类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也应发挥文科学生特长,突破传统的“一纸考试定优劣”的方法,突出对学生体会、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考核。为此,可以将文科数学评价体系分为理论评价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加强教学的“过程”评价,强化实践考核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实践考核可通过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设计实际问题的数学情境,考查学生在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

4 结语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数学通识课程建设与发展是互联网+时代我们面临的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学科定位,如何及时把握机遇、采取合理措施以促进其更加深入地发展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仅是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修订完善高职院校文科各专业数学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文科数学教育的保证,有待研究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需要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和介入,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形成一个群体研究环境,加强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研究,从而促进高职类文科数学教学教改的发展。

[1]王新长.高等院校文科数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6(3).

[2]彭振宇,彭春萍.台湾技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1).

[3]劉振維.通識教育本質芻議[J].朝陽學報,2004,(9).

[4]徐向红,王守宏,张学润.中国教育环境下开展大学数学通识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23).

[5]张杰,姚云飞.关于高师文科高等数学通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6]冉彬.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J].教育与职业,2012,(23).

G710

A

1671-5136(2015)03-0081-03

2015-09-20

阳永生(1977-),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规划理论及其应用,高等数学应用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科类通识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豆文科作品
关于高校文科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