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发展演变研究

2015-03-19 17:55朱立斌,刘丽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发展演变研究

朱立斌,刘丽辉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师体育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认为,我国高师体育在百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初创、兴盛、转型、低谷、恢复和繁荣六个阶段;其教育特征由旧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强身尚武、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合格教育人才”到当代社会转型“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教育自觉、文化自立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高师体育;发展变迁;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G2014011115)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统与“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范精神融合发展的产物[1]。它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开启之时,便与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秉承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包容了西方体育竞技、健身、休闲、娱乐的文化内涵;并以“师范” 教育的价值核心,成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所在。这种基于社会变革、民族崛起和新教育思想发展影响下的高师体育,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之先河。以中西体育的融合和校园体育的蓬勃发展引领了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之风。因此,在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之际,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变迁进行梳理与回顾,不仅有助于认清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的发展脉络与特征,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高等师范体育初现

初创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学校体育系统的发展中,不但以教育章程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确定,如课程以体操、田径为代表的西式体育教学内容和模仿军事训练的兵式操守练习为主,还对体育设施的布置及器材设置进行了明确,如学校体操场分两处,一处为屋外、一处为屋内,其各种体操之器以应各科之用[2]。此外,学校还举办各种形式的课余体育活动,并提倡学生的广泛参与。如京师大学堂举行的首届运动会,就以“盖学堂之宗旨,必以造成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的宗旨,倡导“今日本大学堂开第一次运动会亦不外公表此宗旨,以树中国学界风气而已”。开我国高等教育举办运动会之先河[3]。这种课堂内外的体育教学与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广大学生不仅在课上认真练习各项体育技术,还在课余主动参与、积极锻炼。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的发展演变

(一)初创时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02~1911年,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以体操命名,学习体操、有益运动和兵式训练等内容,教法以学习器具操、兵式体操和兵式体操教学法为主。课程不仅贯穿整个修业年限而且要求考试时“衣冠由学生自备、不得误时”。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救民救国的重要价值,其体育思想含有体力中心的意思,带有明显的尚武精神和军事色彩。此阶段,学校随时开放的体操场馆和校园内专门用于练习的体操设施,不仅以备学生随时练习之需,而且还积极鼓励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其校园内以强身健体、中华崛起为核心的体育之风,促使学生们广泛而自发地进行体操练习。并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的影响[4]。

(二)民国时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11~1949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步入民国时期。受国内辛亥革命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推广新文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运动的军事色彩逐渐降低。虽然师范院校的教育功能和培养目标发生了转变,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教育理念却保持依旧。体育课程内容在保留原有体操和兵式训练内容的基础上,还将田径、篮球、足球、网球等新型西方体育运动纳入其中。此外,在以美国桑戴克为代表的试验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始注重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以实用主义为特色探索在运动中强健身体的方法。这一阶段,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我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行者和健身思想的传播者,不但把篮球、网球、足球等运动推向社会,同时也把健康、休闲、娱乐的思想普及开来。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49~196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师范教育的调整发展时期。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体制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同时受各级学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影响,高师体育教学也秉承了“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现代青年”的教育主题,在体育思想、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转变。体育课程内容在继续保留篮球、田径、体操等西式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将武术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纳入到课程中来;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多种运动的技术、达到三级运动员为目标;教育过程广泛采用了以大训练量、重复训练法为特征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这一阶段,体质教育论思想一直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在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进行劳动生产、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和通过运动项目的等级测试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方式。

(四)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66~1976年,是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严重受挫时期。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大都彻底停止,只有极少数的院校以军事体育课的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学习解放军的队列、投弹、刺杀等简单动作)或以劳动的形式代替体育教学。田径、篮球等体育项目和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被列为“资产阶级教育”范畴而被全部取缔。学校体育教学体系被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被占用、损坏。这种极左思潮,使学生的体育教学变成了“民兵训练”和“学军活动”,学生的体育教学名存实亡。

(五)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期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76~1999年,是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全面恢复与发展时期。在高等师范教育全面恢复的情况下,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也纳入了正轨。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体育课程以培养既具备体育技能又具备教育能力的体育教师为主,教师大都来自专业的体育运动队,专业水平较高;学生经过高考体育的选拔,在入校前就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身体素质。这种专业化的培养使得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后不仅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运动技能,而且成为学校各类学生体育活动的带头人。公共体育课程以学习三大球、田径、体操等基础运动项目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体育精神。虽然公共体育学生的运动水平要明显低于专业学生,但受当时社会改革发展和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人数却远远高于体育专业的学生。

(六)新世纪转型发展期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特征

1999~至今,是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转型期。这一时期,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物质发展快速增长的阶段。高等师范教育受到综合性和师范性学术上的争论,开始在坚持师范方向的基础上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教学体系上各种非师范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内得到快速发展,对师范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教育思想上社会改革中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不断地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5]。学校内体育文化活动也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运动会、体育比赛又有健身表演、健康讲座。各种新的运动方式被引入到学校中来,如轮滑、攀岩、飞镖、有氧舞蹈等,体育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休闲、娱乐、保健、交际的文化特征。体育竞赛中原有的竞技色彩被大大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个性的自我展现和满足学生欣赏高品质的体育比赛的精神文化需求。

高师体育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教育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社会发展转型、全球多元文化融合的当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要实现自立与自强就要在传承体育理念的基础上,以社会的需求发展为契机,塑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全新模式。以此,充分发挥高师体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良好导向功能,使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升文化认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健康的身心、积极向上的活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翟博.北师大与百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EB/OL]. [2002-09-06]. http://www.eol.cn/20020906/3066811.shtml.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3.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151.

[4]吴昊.京师大学堂体育课程设置及其思想源流[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30-132.

[5]刘捷,谢维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

责任编辑:魏明程

陈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团委副书记(广东广州51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