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途径

2015-03-19 17:55霍冬旭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意识形态功能

浅谈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途径

霍冬旭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基于当前社会开放性的特点,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进一步探究了其具体的实现途径。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功能;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一、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批判维护功能

维护功能即为我功能,二者是一致的。“所谓维护功能就是一定意识形态总是为一定阶级或国家进行合法性论证服务的,维护和巩固一定阶级和国家在思想上的统治”。可见,维护、巩固政权的合法性是意识形态的首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为了使国家权力拥有完全合法的权威性,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为强化民众对党的认同感,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势在必行。

(二)导向教育功能

“导向功能就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面旗帜,为一定的社会或国家进行政治目标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阻滞”。一定阶级的价值标准和行为都受到意识形态的指导,一个政党的决策和措施若不符合现实的发展,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

“就个体的社会成员来说,要想真正地融入所在的政治体系,就要接受必要的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这其实也是符合自身所在的生存条件所要求的必经之路”。这并不是否定个人、团体对科学、客观真理的追求,不管对客观真理拥有怎样坚定的信念,个体都无法彻底脱离其身处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就是说,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的,这种思想的主导作用可以让人们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文化功能

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在一定阶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引领文化的功能,具有这个社会文化的印记和文化的特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个阶级的文化都属于特定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换句话说,在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发展主要由意识形态推动,所以,文化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也有特定的文化性质。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继承、深化、发展、繁荣文化的作用,各种意识形态凝聚了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等,不断创新文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从辩证的角度看,我们既要坚持意识形态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意识形态在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方面的重要意义。

(四)凝聚整合功能

意识形态的作用体现在服务于特定阶级的利益。由于不同阶级具有特殊的集团利益,所以其意识形态一定会不同甚至冲突。所以,国家就需要通过意识形态来集聚人民群众与各个集团的意志,从而形成一致的行动。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有规范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整合凝聚不同社会力量与社会集团的功能。

首先,意识形态的整合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是执政党在法律允许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仰体系,即执政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次,意识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既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和需求,也为不同社会阶层提出长远的发展方向,能平衡和解决各社会成员的矛盾与利益,激发其聚合心理,将之升华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从而实现国家民族的和谐统一。

面对不同政党及各种理想与信念的冲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带领人们走向改革开放的新征程,这些都反映了意识形态强大的凝聚整合功能。

二、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大众传媒

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有学者说,“我们需要报纸,报纸有助于意识形态的功能有组织地、系统地得到发挥和宣传”。国家对新闻宣传的主流方向进行监督,始终如一地控制着时代的话语权。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的主流媒体,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大众传媒传播的是其自身所认为的真实,按照规则将信息进行整理并传播。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一旦把大众传媒的内容当作自身的判断准则时,便接受了藏于它背后的意识形态。

(二)学校教育

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学校的教育功能,竭力运用各种方法维持与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在学校,向学生传播完整系统的意识形态,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其思想行为。学校是国家传播灌输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和导向功能。

如美国很重视学校教育,以培养学生对意识形态的信仰。首先,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这种效果是普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其次,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活动。很多学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实践,伦理道德规范的传输对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效用甚微,需要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美国高校支持学生遵循学校的有关规定组织学术、宗教、文化、政治等社团以锻炼能力,并且,号召学生有组织地走出校门,承担一些社会服务工作。有的国家对学生的教育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和策略,在校规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某些活动才可以最后得到毕业证。所以,学校教育是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重要渠道。

(三)执政党政策

执政党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是否具有凝聚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执政党如果想更好地管理建设国家,巩固自身的领导地位,就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和政党建设是同步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如何强化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更好地制定和宣传政策,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有关键性的作用。

当今,国内外有人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大力宣扬错误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这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攻击。在促进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既要体现人民的价值追求,又要不断传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还要借鉴外国的有益成果,从根本上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样,民族精神才能得到振奋,国家凝聚力才能得到增强,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实现全面小康创造一个有利的思想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黄传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与意识形态建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于丹.意识形态概念和政治功能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9(2).

责任编辑:丁金荣

黄虹宇/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广东广州510006)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意识形态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